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看到两种人,一种人在把一天的工作做完后,剩下时间会积极学习,或者尝试着熟悉另外一项业务,而另一种人,完成了工作,就想着怎么好好休息下,其实坐在办公室里,也没做什么体力活,他就是感觉很累,不想动。

为什么有的人一天到晚,体力充沛,精力旺盛,而有的人则总是显倦怠,提不起精神;有的人思考问题,思路清晰,而有的人思路却混乱不堪,抓不住重点。

有的人认为,自己这一生就这样了,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命运的宿命,而有的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一切皆可改变,只要方法对头,再加上勤奋努力,就是愚公也能移山。

以上这两种人,是有一个词相对应的,那就是你是成长型思维,还是固定型思维的人。

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自己的目标,只要勤劳实干,就一定能实现,这世上的一切皆有可能。他们的内心充满动力,每天学习新知识,领悟新要领,用新理念新思维,来充实武装自己,他们会从这里获取快乐,他们认为精神力和知识力,是人快乐的源泉。

他们会从每天平凡的生活中,看到一个不平凡的未来,他们很有洞见力,他们会预知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做事很有规划,能在预定时间内,达成预设目标,而努力奋斗。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场奋斗。

当然,也不是说他们不会享受生活,而是说他们的生活是以学习和成长型为主,他们以认识和看清事物本质为乐,许多生活中的问题,他们一眼就能找出关键性的东西,并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都是他们爱学习,而获得的能力。

固定型思维的人则不同,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上天已经安排好了的,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跳出这个框框,因此,他们对待生活和工作,就是得过且过消极应对,不爱学习,不愿意付出努力,他们也不期望自己能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接受现在,比认为自己应该可以更好,更贴切实际。

他们很现实,表现在生活和工作中,就是维持一个现状,害怕改变,他们的口头禅就是:只有这样了,没有其它办法......因循守旧是他们惯用的方法,不愿意接触新事物,缺少创新精神。

这两种人,最本质的区别是,一个愿意接触新事物,爱学习,一个不喜欢新事物,排斥学习,因此,他们在工作状态上,表现积极和消极,主动和被动。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人呢?那就是看你愿不愿意走出心理舒适区,当你内心强大时,你就有足够的勇气,走出心理舒适区,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而当你内心不够强大时,你就只愿意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因此,前者更富有探索精神和竞争力。

当然,这两种状态是你的选择,人都应该尊重别人的选择,当你内心不够强大时,你呆在心理舒适区里一段时间,是有助于你恢复内心力量的,但是当你恢复差不多时,你还呆在原地,那就叫做懒惰,这个就是一个错误了,我们不能犯这样的错误。因为,既然是错误,它最终会害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