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少光年外发现类太阳和类地行星,地球和太阳的“镜像”写照?

在已知的4000多颗系外行星中,KOI-456.04是一颗特别的行星:大小不到地球的两倍,它围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行,其恒星和行星的距离,可能允许有利于生命存在的行星表面温度。该行星是由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领导的一个团队发现,宿主恒星名为开普勒-160,发出可见光;另一方面,几乎所有其他系外行星的中心恒星都发出红外线辐射,比太阳更小、更暗,属于红矮星一类。

在过去的14年里,诸如CoRoT、开普勒和TESS这样的太空望远镜,已经让科学家们发现了大约4000颗系外行星。这些行星中的大多数都有海王星的大小,大约是地球大小的四倍,并且围绕它们各自宿主恒星的轨道相对较近。但科学家们也发现了一些像地球一样小的系外行星,它们可能是岩石类的。而且这些较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距离主恒星也是合适的,因此有可能具有中等的表面温度,可能存在液态水。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科学家和新研究的主要作者勒内·海勒博士解释说:然而,宜居性的全貌也涉及到恒星特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大小不到地球两倍、有可能降低地表温度的系外行星都在围绕红矮星的轨道上。红矮星以其极长的寿命而闻名,围绕一颗古老红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上的生命形成和进化的时间可能是地球上生命的两倍。但是红矮星的辐射主要是红外线,而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可见光,许多红矮星还因为发射高能耀斑摧毁行星而臭名昭著。

这些行星后来变得适合居住,只要这些恒星还年轻,它们的恒星亮度就会增强。此外,任何可居住的行星都离恒星太近,以至于恒星引力开始使行星实质上变形。由此在行星上产生的潮汐加热可能会引发致命的全球火山活动。总而言之,科学界对红矮星周围行星的宜居性进行了激烈辩论。在新研究文章中,来自MPS、Sonneberg天文台、哥廷根大学、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和美国宇航局(NASA)科学家团队现在报告表明:

地球和太阳的“镜像”写照

发现了一颗大小不到地球两倍、类日恒星光照适中的候选行星,距离3000光年,开普勒-160恒星位于开普勒主要任务的视野中,从2009年到2013年连续被观测到。它的半径为1.1太阳半径,表面温度为5200摄氏度(比太阳低300摄氏度),以及非常类似太阳的恒星光度,这使得它成为我们母星的天体物理写照。开普勒-160是两颗名为开普勒-160b和开普勒-160c的系外行星的宿主恒星,这一点已有大约六年的时间。

这两颗行星都比地球大很多,并且围绕它们恒星运行的轨道相对较近。它们的表面温度肯定会使它们比烤箱还要热,而我们所知的一切都不适合生生命。但开普勒-160c行星轨道周期的微小变化给了科学家第三颗行星的特征信号。科学家现在返回开普勒-160的档案数据,以搜索该恒星周围的其他行星,并验证开普勒-160c轨道扰动体的行星起源,此前在旧的开普勒数据中成功地发现了总共18颗系外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