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裕和最优秀作品,不刻意,不拖泥带水,却能于无声处激起共鸣?

《无人知晓》是枝裕和电影中最为残酷的一部。如此一个悲伤的故事,是枝裕和却使之处处洋溢着幸福,没有苦大仇深的场景和对白,却最后能够令人潸然泪下。是枝裕和的成就或许就是每个渴望着拍摄一部完美家庭电影的导演的终极目标。纪录片般的摄影和调度,毫无做作与刻意煽情,却残酷地一片片撕碎观众的心。平静中喷薄欲出的绝望与残酷,无疑是是枝裕和最优秀的作品了。

是枝裕和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克制的镜头语言来讲故事,但这个故事实在是最为残酷的故事。无法归咎于谁错谁对。看似平淡的流水叙事,却讲了一个人间惨剧。电影看似平淡却张力十足,这就是是枝裕和的电影魅力。柳乐优弥拿戛纳影帝真的没得说的,是他应得的荣誉。据说现实比电影更为残酷,更是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无人知晓》是一部充满细节的电影,到处铺满的细节让这个看似没有高潮全程琐碎的电影情感力巨大,男孩从懂事顾家到暴躁阴沉的时间跨度里,是生活艰难所致,是母亲撒手不管所致,是三个弟弟妹妹的期望,是自己的孤独,是无处可诉的处境。导演用冷眼旁观的镜头处理这个绝望残酷的故事,要知道真实事件更惨烈,至少电影还存有希望。

随着镜头语言的悄然转变,本片在冷淡克制外壳中,注入了一种纯粹的感性输出,放弃了针砭时弊的现实主义视角,将影片的成败交给了的移情。而这个勇敢的接近偏执的选择背后,是是枝裕和对于叙事节奏自信且游刃有余的处理手法,看似平铺直叙,实则精雕细琢。悲剧以如此平静的面貌呈现,不嚎哭不控诉,让人不知如何面对。绝望与挣扎都在无人知晓的时光中放空。没有什么比踏实朴素地讲好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更有力量。是枝裕和自大学毕业时就开始准备影片《无人知晓》的剧本,15年后才开拍,大约积累消化得足够,以克制收敛的叙事手法达到了一部此类影片所能达到的境地,是枝裕和将一些都放在影片里,却从来不明说,让观众有种看了之后也表达不出的心酸。虽然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只是借了个框,更多的是他借助于这被母亲遗弃的四个孩子的生活发展出来的从儿童视角对社会、对生活、对金钱、对亲情等的理解,以及在逐渐接受被母亲遗弃的现实过程中,以长子明心理变化为主轴,微妙的情感变化与成熟,以导演擅长的温情脉络叙述一个压抑的悲惨故事。镜头也没有过多的煽情,只是些琐事的记录,也没有辛辣的讽刺与批判,甚至都没有情感宣泄上的失控,有的只是压抑、沉重和虐心,带给观众十足的灵魂层面的震撼。是枝裕和竟然用这样的呈现方式,令人叹服--没有煽情,悲剧就这样风轻云淡的铺展开,色彩是明亮的,音乐是轻快的,四个孩子就如同阳台上他们用泡面盒养的花草般,既是脆弱的,又是顽强的,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成长着。整部电影没有煽情和失控,一直都是平静忍耐,贯穿着压抑情绪,导演和观众一样站在旁观的角度,不带煽情,却更能入戏。即使没有煽情的背景音乐和画面,却会让人心痛和无奈的电影。没有一处煽情画面,看完却叫人极其压抑和悲伤,给人的内伤太大。没有等到团圆的美好结局,可是谁又知道他们最后到底怎么样了呢?真正理解的生命的人不会在死亡面前别过头去,真正勇敢的人即使在不断的失去中也能找到安顿自己生命的力量,但当这种坚韧出现在这些无人知晓的孩子身上的时候,却只让人感到生之残酷,越平静的描写,越体现出深深的残酷,死亡的主题再次让人动容,生活永远不会停止,尽管它极度的残酷。

电影被冷冷的阳光笼罩,这是个绝望的故事,深沉的绝望,强烈的情感,那是努力活下去的生命的能量,然而却无人知晓。在结尾处,以一段小生命的结束做了最后一次情感累积后的爆发。是枝裕和并没有把电影拍的绝望或者说是残酷不堪,至少紧握的双手带来了共同抵抗命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