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发生,为什么源于原始宗教?

作为中国哲学的“源头”---原始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才开始产生一种十分原始和朴素的宗教观念。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认为,人类生活资料的获得手段及其发展程度是最重要的,并把它们作为划分原始社会人类发展阶段性的标志,他将“古代社会”分为:1.蒙昧期;2.野蛮期;3.文明期。

按照原始宗教起源、发展,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包括动物崇拜、植物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其实,以“自然崇拜”作为原始宗教的“起源”,而以“祖先崇拜”作为“结束”,基本依据原始社会的发展状况来“设定”的。

自然崇拜

起源于农牧时期,当时原始社会时期落后的生产力难以改变周围环境,人们需要顺应自然规律,以实现在农林渔牧生产里获得最大效益。

由于原始氏族社会的生产力低下,先民在面对自身的努力受到极大限制后,对险恶的自然环境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又对动物强大的生存技能十分羡慕,幻想可以依赖一种超出人力的能力,即超自然能力,来改变或者征服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

这种自然力刚开始时可能还是模糊不清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具体形象起来。总的来说,它是一种民生智慧和思维成就,是先民为征服自然通过幻想和想象而产生的,之后不断夸大这种自然力,甚至将其提升为万物的主宰,成为集体膜拜的“神灵”。除此外,先民也在进行生活实践,并运用了很多技艺、工作方式。

久而久之,他们逐渐拥有自己通行的道德准则、神灵、风俗、宗教仪式、占卜、禁忌、梦术等,借此分担心理和生活重担,反抗人对自然界的各种限制,从焦虑中解脱出来。当然,也有一些原始社会在生活处于十分残酷、贫穷的条件下,进行自我约束,坚守传统。

我国古代文献上载有用歌与舞并敲击乐器来祭祀天地山川的事。“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袭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以上载于《周礼·大司乐》)

又《粹编考释》载:“殷人于日之出入均有祭,盖朝夕礼拜之。”从事农耕的民族,对四季节令的祭祀是非常重视的,认为这关系到全年收成。在殷商时期,每年在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之日,天子都要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和大夫,分别迎日于东、南、西、北四方之郊野,礼拜祭祀。卜辞中还保存了很多有关自然崇拜的记载。

信仰原始宗教的民族,一般都保有很多与自然崇拜相关的生产习俗,围绕着自然的日常与岁时变化,还衍生出一系列岁时和祭祀的习俗。如哈尼族,在其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祭祀内容就是对地神或地母的供奉。播种前,哈尼族会祭祀地神,以期望丰产丰收。此外,围绕着农事活动中作物生长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对自然神的祭祀活动。

(1)动物崇拜

实际上,当今有些国家或民族还保留着将某一种动物奉为神灵的习俗,如印度、阿拉伯地区和非洲,甚至美洲的一些地区还存在对牛的崇拜。

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原始人还没将自己和动物完全区分开来,“人”的观念还没有成熟,认为自己部族的祖先就来自于某种动物。但是,这些属于狩猎部族的人们,长期的生存方式方式都是狩猎,就不得不依靠宰杀动物谋求生存,但是又担心动物“复仇”,就想通过崇拜来乞求宽恕。当然,这里面还包含一层意思,就是原始人企图通过崇拜,使动物听从于人类,这就涉及到原始人最早的巫术观念,认为:在图画里表现人类征服某一动物,那么在现实生活也如此。如我们在一些原始社会的壁画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场景。

(2)植物崇拜

原始先民最初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原始采集,在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先民们每天采集植物的果子、根、茎、块、叶为生,在自然宗教里“万物有灵”的观念影响下,对于地上长的花、草、林、木都当成有人情感与品格的东西。尤其当野果成熟时期,先人们得到意外的收获,从而认为是树木给予的恩赐,因此心中充满感激之情;而当有时因气候等找不到成熟的植物的果实等,不得不忍饥挨饿,继而又产生悲观、失望、恐惧等情绪,以为植物有意躲着他们。

这样一来,本来是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被先人们幻想认为植物具有超出人的意志与力量,变得神奇莫测,因此引起先人们狂热的植物崇拜。

实际上,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不仅限于采集活动。建房子用的木材以及早期的生产工具,甚至精神寄托等都需要从植物中获得。如竹子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竹子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这在文献典籍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汉兴遂石宾。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边,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也有类似记载:“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

图腾崇拜

自然崇拜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派生出图腾崇拜。“图腾”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阿尔衮琴部落奥吉布瓦族的方言“totem”,即他的亲属,指的是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

我国最早引入该概念的学者是清末严复,他把英国人类学家马克思的《社会通诠》里的“totem”一词译成中文“图腾”。此后,中国学术界便一直沿用“图腾”这一术语。此外,严复还阐述了“图腾”的两层含义:一,原始民族将动植物形象刻在石碑柱表上,作为区别于其他氏族的徽帜或族标;二,作为图腾的动植物是本氏族的祖先,氏族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对其顶礼膜拜。

按照这种“理论”,那么对于早期典型图腾崇拜的就可以解释为,每个氏族都起源于某一种动植物或自然现象(早期一般为动物),他们将这种动植物等当成“图腾”,从本质上讲他们与现实图腾动植物共用一个“图腾神先灵”,“图腾神先灵”在人间的化身就是他们和他们的图腾动植物们。因此,先人们将现实的图腾动植物当成有血缘亲属的亲戚;将氏族名称改成图腾动物的名称,将氏族标志改成图腾动植物形象,严禁屠杀图腾动物,严禁同一图腾的人结婚,违者严惩,甚至处死。其实,推行部落内不同图腾氏族之间的通婚的作用,对优化血缘传统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原始先人们还认为“图腾祖先灵”是氏族的保护者,氏族的兴衰要靠图腾的保佑,因此在保护图腾的活动中,一般都要举行巫术繁殖图腾物的仪式活动等。

实际上,从考古学和民族学来看,严复对“图腾”的阐述还是不够完整的。大家可以看金泽先生的《宗教人类学导论》,里面有详细论述。

尽管迄今为止,考古学和人类学方面还没有关于早于图腾崇拜而存在的其他宗教形式的有力证据,但图腾崇拜却是世界普遍存在的最古老的宗教现象。如北美印地安部族也多以图腾动物命名,如狼、熊、龟、海狸等。我国很多地区的少数民族至今仍保存着图腾崇拜的遗迹,如纳西、傈僳等族的虎图腾,彝族的竹图腾和葫芦图腾,鄂温克等族的熊图腾,黎族的猫图腾,瑶族的犬图腾等。

祖先崇拜

在原始宗教的主要崇拜形式中,祖先崇拜最贴近于人类现实生活,包括对家庭祖先、宗族祖先、部落祖先以及氏族祖先的崇拜。祖先崇拜一产生,就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推动下,得到大范围的承认与传承,对人类的发展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经久不衰。

实际上,自祖先崇拜产生起,人类的宗教崇拜对象不再局限于“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而是开始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亡灵。这也反映出人类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了,人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开始关注自身超越自然的主观愿望,一句话就是由求助于自然力量转为求助于自身的死去的灵魂。

先人们把畏惧死者灵魂的心理,扩展到人的生活和社会关系,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对亡灵的崇拜仪式。如每一部族拥有共同墓地,且死者的头一般都向着居住处。

由于人们相信灵魂是活着的,那么“他们”也应该需要生活用品。如一些部族在死者坟墓边生火、宰杀牲畜、摆放家具以及武器等,认为死者在灵魂世界还用得着。

每逢部族遇到如战争、传统节日等重大日子,均要举行祭祀活动,以获得灵魂的参与和帮助。

实际上,人类的需求与畏惧一旦结合起来,自然就产生了祖先崇拜。这里的“需求”可以解释为,在死者生前,对部族的发展很重要;而“畏惧”可理解为死者生前一定是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让全部族对他产生一个畏惧心理。换句话说,“祖先崇拜”一般都是崇拜“祖先”中的强者,这样一来,就上升为崇拜人格了,这对于原始宗教是一大突破。之后,由部族过渡到部落联盟,最终形成最初奴隶制国家,在部落联盟中会崇拜主神,并被认为是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