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懂质量的起源:物理和化学的原点

物理和化学的原点

回望科学史史上物理和化学的起点,我们会发现,它们都围绕着“质量”这个词展开:

1687年,牛顿发表了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著作当中,牛顿从定义“质量”开始,构建起了经典物理学的大厦。

1777年,拉瓦锡向巴黎科学院提出了一篇论文《燃烧概论》,在这篇论文中,他讲述了自己的金属煅烧实验,并提出了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而在这篇论文中还提到了著名的质量守恒定律,从此化学正式从炼金术的阴影走出来,并开启了科学化之路。

然而,如果你问牛顿和拉瓦锡:质量到底是什么?

你很难能够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因为,关于“质量”探索一直伴随着整个科学的发展,一直到近几年才完全尘埃落定。那质量到底是什么呢?

微观世界

如果我们把时间推到2000年以前的古希腊世界,当时的古希腊先哲们就在思考:万物的本原到底是什么?

著名的科学哲学之父泰勒斯曾经提出:万物的本源是水。这也被认为是科学和哲学的起点。泰勒斯也给后来的学者提供了一条从微观世界探索万物本原的路径。后来,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之一的德谟克利特提出:万物的本源是原子和虚空。古希腊先哲们受限于观测设备,没能在这条路径上走得更远。

到了20世纪,当科学发现了微观粒子时,他们想到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于是,就用原子来命名他们发现的微观粒子。但实际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和如今的“原子”是两码事,他的“原子”是万物的最小构成的单位,而如今的“原子”还可以继续再分成电子和原子核。

不过,古希腊先哲的思路是没有错的。在探索“质量”的道路上,寻找不可再分的粒子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通过对撞机,发现了许许多多的粒子,它们有的可以再分,而有的不可再分,这也被科学家戏称为:粒子幼儿园。

那这些粒子的出现也给科学家出了一个难题,如何才能把这些粒子归纳起来。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就发现了引力和电磁力。而随着对原子结构的探索,科学家还发现了强力和弱力。要知道,原子核内的质子都是带正电,照理说,根据同种电荷相排斥的原理,质子不太可能会被约束在一个很小的尺度内。

强力的强度要比电磁力大,是强力把质子束缚在原子核内。至于弱力,它的强度很弱,主要发生在原子核衰变的过程当中,它会改变粒子的种类。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牛顿当初对于“力”的定义已经不够用了。于是,科学家提出了“作用”一词来取代“力”。换句话说,按照目前的物理学观点,万物的基本单位是基本粒子,而各种基本粒子是通过“各种相互作用”来构成万物的。目前,我们已知的一共有4种相互作用,分别是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

那这些“相互作用”又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呢?

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提出了“规范场”理论,试图统一这几种作用。在这个理论中,“相互作用”是通过“场”来实现的,比如:磁力就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强力和弱力也有相对应的“场”。这个理论也被叫做杨米尔斯理论,是由杨振宁和他当时的研究生米尔斯一起提出的。

后来,盖尔曼等人又完善了这个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我们可以把各种“相互作用”看成是把某种粒子扔来扔去的结果。强相互作用就是把“胶子”扔来扔去;弱相互作用就是把“W玻色子”和“Z玻色子”扔来扔去;电磁相互作用就是把“光子”扔来扔去。

质量之谜

在这个理论中,科学家发现,物质质量的99%实际上是来自于强相互作用把夸克束缚在质子和中子所对应的能量。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等价E=mc^2,质量和能量是等价关系,所以这部分能量是具有质量的,占据了物质总质量的99%。那么问题来了,剩余的1%的质量从哪来的呢?

你可能要说,那基本粒子不应该有质量吗?

其实按照规范场理论,基本粒子其实是没有质量的,但是在实验观测中,科学家就发现,光子是没有质量的,而传递弱相互作用的Z玻色子和W玻色子却是质量的。这和那1%的质量其实紧密相关。但也让科学家非常头疼,甚至有的科学家一度怀疑规范场理论错了。

后来,科学家为了调和这个问题,它们提出了著名的希格斯机制。他们认为在宇宙空间中还存在着一种场叫做希格斯场,它可以通过给粒子减速来让粒子获得质量。如果希格斯场没有给粒子减速,那么这个粒子的速度就会是光速。而电子和夸克等基本粒子之所以有质量,就是因为被希格斯场减速,这也就是那1%质量的由来。

为了证明希格斯场的存在,我们就需要找到希格斯玻色子。这一直以来困扰着实验科学家,这是因为要寻找希格斯粒子就需要足够大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后来,在2012年,欧洲的LHC在成功证明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随着希格斯玻色子被找到,困扰科学家300多年的“质量之谜”也随着解开。根据目前的规范场理论,我们知道,物质99%的质量来自于强相互作用所释放的能量,而剩余的1%的质量是由希格斯场所赋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