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游乐园濒临停运,为何颓败?

石板坡长江大桥南桥头,到南坪的公路还需要穿过隧道。隧道钻过的那座山包东侧,修起了重庆市科普中心,即后来的重庆游乐园。

依稀记得曾经去过几次,印象很浅;即便我是如假包换的重庆土著,对它的感觉如果非得找出深刻的地方来,也只限于在许多年前,它高高在上的那轮只要走南区路往解放碑方向就必定能在通过长江大桥北桥头的时候,看见的摩天轮。

摩天轮

三年前,摩天轮退役前曾经带着孩子去过一次游乐园。淡蓝色与白色交织的钢架设备,像一头任劳任怨的水牛,把我们驮上白云苍狗的蓝天。渝中的繁华和南坪的不修边幅被那条浑黄的大江隔在两边。

在这个位置的天空上,要再去打量重庆,就属于猴年马月了。

当时心里这样想,现在,则连这回忆亦模糊起来。发展,始终得出现一些遗忘类的遗憾。乐观一点,便念着“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悲观一点,便“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曾经在青春最盛时被亲爱的女孩带到过成都游乐园,海盗飞车,过山车,大摆锤…什么刺激就玩什么,关心的却不是有多好玩,而是那张严肃又苍白的脸。我记得那个冬天寒风里瑟缩的丝巾,唉,那个成都女娃子,最终也只是在越来越稀疏的梦里,惆怅地清唱《同桌的你》。

那时候,未来是盲目的,可青春经得起折腾;时光流逝,我们的成熟让我们开始认真,爱情便不再因为喜欢而一直单纯。重庆游乐园却一直懵懂,游乐设施不再统一属于一个主体,而是承包经营,统一管理。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最近网上重庆游乐园管理处的最新声明没有,主要意思如下:管理方称游乐园经营者口中的停运是因为经营合同到期,属于正常撤场。换句话说,承包者的租赁合同满了,不再续约;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经营亏本,不做了。

路口

很多人说游乐园是重庆人怀旧的地方,我也希望自己能产生一种道不清理还乱的情怀。但说实话,很难。因为它从经营方式转变以来,就与情怀这种真情实意的感情背道而驰了。一个没有灵魂的地方,不过是利用你以为的快乐谋财。

无意于过多诟病这个风雨飘摇的衰败乐园,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门庭若市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不是因为竞争者太强,而是因为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的生硬,是因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对游客体验舒适度的伤害。

重庆人用脚投票,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而洋人街即便搬到了涪陵,众多念念不忘的拥趸足够给重庆游乐园清晰的提醒。

我其实很想自己就是个小孩,没心没肺。在人山人海的游乐园里排队,等着坐碰碰车,等着坐旋转木马,等着温暖的欢乐在那些富有人情味的设备上传导到身体。

仍在运行的游乐设施

我们需要笑声,开怀的大笑,这本来该是重庆游乐园的使命。它也许短暂有过赋予快乐的时光,可惜大部分时候,都差强人意。

重庆本地的社交媒体上流传着游乐园将在7月15日停运遭到了管理方的否认,但大部分仍在运行的游乐设施将在那天停运却是不容置疑的事情。

到期停运

如果现在走进游乐园,很多地方都贴着上图的提示。

绕园行走,除了海洋漂流、星际飞车和碰碰车等少数地方可以看见零落游人,用一片死寂来形容这个地方,并不为过。

一个可能具有抚慰作用的消息也许能让大家稍觉安心:重庆旅投集团将与南岸区合作开展重庆游乐园等项目的精品建设,推动南岸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

倘若此,一个崭新的重庆游乐园的出现可以成为重庆人的期待。即使我对未来的态度以从容为主,也不排斥波澜不惊的以后为游乐园的涅槃重生浮一大白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