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如果说波兰战役爆发,英、法联军及时在西线发动进攻,极有可能遏制德国的嚣张气焰,但事实是,德军这么一打,打出了所有国家的意图,苏联因条约限制,以及美国的《中立法案》,使得欧洲的英、法两国十分孤立,没有外援。
而英、法两国的消极避战,更让德国元首看到67年来,德军第一次在不是两线作战的情况下发动进攻,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利用半年的有利时机,尽快解决西欧战事,再进攻苏联。说到底,他不要遵守什么诺言,只要不断地胜利。
然而,波兰战役的速战速决,并没有让德军高级将领们,有多大的信心去征服西欧,但又无力阻止德国元首的疯狂计划,于是将一战时期著名的“施里芬计划”,略加修改后作为“黄色方案”呈报上去,以此表达他们对进攻法国的反对和无信心。
按照计划,拥有37个师(包括10个装甲摩托化师)的B集团军群,应在北路担任主攻,占领布鲁塞尔以北和以南地区,迫使对手从安特卫普撤退;拥有27个师的A集团军群主要任务是掩护,而拥有25个师的C集团军群,在南路建立正面防御。
以曼施坦因为首的一些高级将领,并不认可“黄色方案”。在他们看来,“黄色方案”选定比利时中部为主攻方向,而助攻方向选在阿登山区,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将英、法联军击溃,无法将其全歼,并使德军再次陷入阵地战的危险之中。
他认为,进攻法国的战役目的,应该将全歼法军主力作为终极目标。而不是像“黄色方案”只是将英、法联军割裂开,仅获得一个局部战役的胜利,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投入上都是不划算的,必须依托装甲部队进行一场全新的打法。
实际上,德国元首对“黄色方案”也并不看好。装甲部队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且,根本无法体现出“出其不意”的效果,他要求再次修改方案。当然,也正是没有合适的进攻计划,导致进攻法国的战役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推迟。
不过,德国元首的心思,曼施坦因懂。
1940年初,结束波兰战役的德军,开始大规模地向西线运动,准备发动法国战役,但“黄色方案”的诸多缺陷,让进攻一再被拖延。与此同时,曼施坦因先后六次呈报自己的计划,都被无情地驳回。他为什么这么急于推送自己的计划呢?
一是,作为一名军人,他认为“黄色方案”,其实就是“施里芬计划”的翻版,说得难听点就是“抄袭”,这是对当代军人的侮辱,难道这一代军人就不能设计出更好的进攻计划吗?更何况,“施里芬计划”已用过一次,对方早有充分警觉。
二是,新计划是B集团军群向比利时发起佯攻,引诱英、法联军主力移向法比边境,这时,以拥有强大装甲摩托化师的A集团军群为主攻,从地势险要的阿登山区杀出,快速推进到英吉利海峡,并形成对英、法联军主力的包围,聚而歼之。
更关键的是,作为A集团军群的参谋长,自然不愿在“黄色方案”中担任配角。尽管有些私心,但他还是征求了古德里安和龙德施泰德的意见,认为“曼施坦因计划”不但能达到“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效果,而且有一战定乾坤的作用。
然而,这么完美的计划,布劳希奇等人根本看不上,更没有将它呈送给德国元首审阅。他们认为,一个集团军参谋长没有资格提建议,并对他三番五次地顶撞,忍无可忍。于是,一纸命令将其调回国内担任二线部队的军长,剥夺参战资格。
曼施坦因无奈地接受这个“明升暗降”的职务,却要照例以新军长身份,在上任前向德国元首述职。也许是“闹得太凶”,或许是“命中注定”,德国元首在宴请几位军长后,单独将他叫到书房讨论西线作战计划,他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一下子,说到了德国元首的心里,他对这个大胆而完美的计划赞赏有加,并要求部队按此计划准备,这就是二战中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可惜的是,作为策划者却没有参与该计划的实施,只是带领二线部队参加了法国战役的扫尾工作。
不管怎么说,从战术角度讲,波兰战役结束后,德军顺势而为、一鼓作气,按照“曼施坦因计划”,至少能提前半年解决西欧战事,也许有着半年的时间,二战进程不知又该如何改写。总之,官僚主义要不得,“官僚主义害死人啊”。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