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第一股”康希诺登陆科创板,开盘上涨124%!

2020 年 8 月 13 日,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为 “康希诺生物”)成功登陆科创板,这是首个“A+H” 疫苗股。康希诺生物(康希诺 688185.SH,康希诺生物 06185.HK)此次科创板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 2480 万股,发行价格为 209.71 元,开盘价格 470 元,较发行价上涨 124%。

(来源:康希诺生物官网)

2019 年,康希诺生物已经港股上市,成为港股疫苗第一股。康希诺生物开展了针对脑膜炎、埃博拉病毒病、百白破、肺炎、结核病、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带状疱疹等 13 个适应症研发 16 种重磅疫苗,并快速推进在研管线产品的开发。

尤为令人瞩目的是, 2020 年 3 月,康希诺生物与军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成为全球率先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候选疫苗,目前已完成二期临床试验,并获得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颁发的军队特需药品批件,有效期一年,可在军队内部使用。

康希诺生物科创板上市的时机,正是这款新冠疫苗三期开展之际,其中意味值得斟酌。

新冠疫苗进三期临床,拟建 2 亿剂产能

8 月 9 日,沙特卫生部宣布,与康希诺生物合作开展腺病毒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在利雅得、达曼和麦加三个主要城市进行 5000 名受试者规模的研究。随后,墨西哥也宣布,将对康希诺生物和沃森生物开发的疫苗进行三期临床试验。

在高瓴 Hcare 全球健康产业峰会上,康希诺生物创始人之一、董事长宇学峰介绍,三期临床试验或将采取 5*10^10 病毒颗粒(即低剂量),疫苗规格为 0.5 毫升单剂次,采取肌肉注射程序,一针免疫,未来可能探索两针免疫的可能性。

这款新冠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也在加拿大获批临床试验,该试验计划探索两针免疫,以及高龄人群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希望通过研究结果滚动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该疫苗以复制缺陷型人 5 型腺病毒为载体,可表达新冠病毒全长 S 抗原。据宇学峰介绍,该技术先后用于肺结核疫苗、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发,后者被国家药监局有条件批准上市,但并未实际商业化生产。

与牛津大学疫苗使用的黑猩猩腺病毒载体不同,人 5 型腺病毒是一种常见感冒病毒,部分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很可能接触过,那么康希诺生物的疫苗就会出现预存抗体问题,导致对高剂量疫苗更加耐受。疫苗试验发现,来自两个剂量组(低、中)的老年受试者抗体应答相对较低。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在 8 月 11 日晚发布的科创板上市公告书中表示,考虑到新冠疫情的重大国内外影响,公司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可能由国家主管机关负责定价、采购,以及出口销售。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利润率可能低于其他疫苗产品。

长城证券的预测分析

据长城证券分析,康希诺生物核心竞争力在于国际视野的管理层 + 研发实力强劲且效率高 + 具有竞争力的研发管线 + 与全球知名药企合作共赢 + 生产能力及质量管理领先。其公司创始人及核心技术人员均是来自赛诺菲巴斯德、阿斯利康等全球顶尖制药公司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和疫苗行业资深专家,管理层拥有海归背景且研发经历丰富,这支拥有国际视野的优秀管理团队将助力公司成为国际一流的疫苗企业。

康希诺生物研发管线丰富,公司最临近商业化的产品有 MCV2 及 MCV4。前者在安徽省被纳入一类苗管理,已进入快速放量期。对于 MCV4,其可对流脑多糖疫苗和 MCV2 进行替代,目前国内尚未有 MCV4 上市,而在美国 MCV4 上市已超过十年,该产品上市后竞争格局良好。

中期看,WHO 已将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 “需极高度优先” 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目前公司在研 PCV13i 处于临床一期,有望于 2022 年完成三期临床试验,预计覆盖年龄范围比辉瑞 Prevnar13 更广。PBPV 是全球创新的在研肺炎疫苗,优势在于较目前上市的 PCV13 和 PPV23 有更高的血清覆盖率(至少 98% 的肺炎球菌株覆盖率)。可有效防止血清型 “替代疾病” 发生,以及有效防止对抗生素耐受的肺炎球菌爆发。目前已进入一 a 期临床试验,预计今年完成。此外,公司婴幼儿用在研 DTcP、DTcP 加强疫苗均处于临床一期,结核病加强疫苗正在加拿大进行一 b 期临床试验。

长城证券的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是,该公司作为疫苗行业的冉冉之星,具备高成长潜力,即将上市的 MCV2&MCV4 将会逐步贡献业绩,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度处于世界第一梯队,埃博拉病毒疫苗已在国内批准有条件上市,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关于康希诺生物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H 股简称:康希诺生物,代码 06185.HK;A 股简称:康希诺,代码 688185.SH),2009 年成立于中国天津,是由曾任职于跨国制药企业的高管团队宇学峰、朱涛、邱东旭、毛慧华等成立的创新型疫苗制造企业。公司现有四个创新疫苗平台技术,包括腺病毒载体疫苗技术、结合技术、蛋白设计与重组技术、制剂技术。目前,公司已建立覆盖 13 种传染病的 16 种疫苗的强大研发管线,其中包括 2017 年获得批准的全球创新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以及目前在研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

康希诺生物建立了针对 13 个疾病领域的 16 种创新疫苗产品的研发管线,涵盖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埃博拉病毒病、结核病、脑膜炎、百白破、带状疱疹等一系列疾病的预防。

康希诺生物与军科院合作研发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 Ad5-EBOV 已取得 1 类生物制品新药注册证书,两款新型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已提交新药注册申请并获得受理,其中国内首创的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注册优先审评资格。

此外,公司还有包括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重组肺炎蛋白疫苗、13 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组分百白破疫苗(3 种)、重组结核病疫苗等多个创新疫苗处在临床试验阶段或临床试验申请阶段,另有六款候选疫苗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

7 月 25 日,康希诺生物和辉瑞在上海举办了推广服务协议签约仪式,其自主研发的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在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监管批准后,将由辉瑞公司负责其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学术推广。

康希诺生物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宇学峰博士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科创板及香港联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对于前期投入规模大、周期长,需要持续获得资金推进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都是极为重要的政策支持,对于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及立足中国进行全球化战略布局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研发、生产和商业化高质量、创新及可负担的疫苗为己任,为中国乃至全球公共卫生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业内评价:康希诺生物潜力巨大

对于此次康希诺生物科创板上市,生辉采访了药智网联合创始人李天泉,他和我们分享了有关见解。

生辉:康希诺生物为何选择科创板上市?

李天泉:总体来说,创新型公司,尤其是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上市首选科创板。科创板上市,不要求企业必须盈利,可以在国内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科创板估值总体也比较高。生物医药企业在科创板的表现整体良好,康希诺生物科创板上市属于正常的思维。

生辉:康希诺生物近期股价波动明显,近期持续下跌,昨日更是盘中跳水下跌 7%,股价近期下跌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李天泉:康希诺生物这一类研发型和创新型为主的公司,股价波动多数在于产品预期和临床试验进展,毕竟它还不是一家成熟的生物医药公司,股票波动幅度大也属正常。

生辉:康希诺生物在研疫苗管线丰富,你最看好哪几款疫苗?

李天泉:康希诺生物总体管线情况是一个品种 Ad5-EBOV 已经上市,其他的品种都还在临床和申报中。我比较看好的是它比较热门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主要是从市场角度看好,一旦该疫苗批准上市,这个疫苗的价值是非常高的,公司的高估值可能也与该管线有关。不过,一个疫苗的批准比较难,还具有一定的风险,比如说俄罗斯昨日批准了一款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但是并未得到业内专家的认可,外界普遍认为该疫苗公信力不够,经验不足,而且缺乏相关的数据。

生辉:新冠疫苗如果获批上市,会给康希诺生物带来很大的收益?

李天泉:对,这一点毫无疑问,只要能批准上市,这个价值是相当大的。如果上市,股票可能会翻番。但是,这个疫苗能否上市,也还得看其临床进展。

生辉:之前康希诺生物已经成功研发了埃博拉病毒疫苗,疫苗已经批准上市,但是没有进行商业化。你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李天泉:该疫苗没有商业化主要是因为患病人群少,如果国外上市,全球竞争十分激烈。但是新冠疫苗不同,一旦上市,几乎国内的易感人群都会接种该疫苗(注:包括医生、护士以及学生等),商业价值非常大。如果是全国第一个获批,商业价值会更大。但是,我还是要强调疫苗研发的风险大,可能无法获批,也可能临床试验失败等,这在医药研发中很正常也很普遍。

生辉:康希诺生物至今还没有盈利,而且一直在加大研发经费,你觉得康希诺大概多长时间可以实现盈利?

李天泉:谈到盈利的话,需要分析康希诺生物的产品管线。除了已经获批上市的 Ad5-EBOV 以外,另外两款脑膜炎疫苗 MCV2 和 MCV4 正在进行上市审批中,如果速度够快,明年初可能就会拿到批件,脑膜炎的疫苗可以实现商业化和量产。但是,康希诺生物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研发投入也比较大,要达到盈亏平衡的话,预计还需要 3-5 年时间。

生辉:康希诺生物成立至今已经 11 年了,至今尚未实现盈利。对于一个生物制药企业来说,这个时间长吗?

李天泉:我觉得这个时间正常,对于一个生物药剂研发企业。一个药品的研发需要 7-8 年,甚至更长。康希诺生物有长期资金来源,企业发展中不断有资金注入。现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港股和科创板上市的政策,为需要长期大量投入、无法短期内实现盈利以及拥有良好未来预期的企业带来了利好消息。我对这个公司充满期望,未来该公司发展潜力还是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