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消耗几亿吨的磷虾,会被捕捞灭绝吗?

磷虾,是极地海洋中的精灵,它的存在,几乎养活了海洋中大部分生物。它是企鹅、须鲸、蓝鲸、鱼类、海鸟和其他海洋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

海洋哺乳动物每年消费磷虾的总量非常惊人。

其中消耗最多的生物,就要属蓝鲸,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每天要吃掉4000到8000千克磷虾,这只是一天的量。

蟹类海豹和须鲸消耗的磷虾比例相当。其中,蟹类海豹消耗的磷虾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海洋哺乳动物都多,它们每年大约消耗超过6300万吨的磷虾。

据统计,海洋类生物每年吃掉的磷虾数量基本都在3亿吨以上。

这样的美食,自然也是人们最喜欢的食物。

研究发现,磷虾富含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是高品质蛋白质的丰富来源。

与其他动物蛋白相比,具有低脂肪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优势,抗氧化物质含量也很高。

渐渐地,人们开始意识到磷虾的价值,开始大面积捕捞。

一方面直接作为海鲜食用,另一方面将磷虾加工成含有虾青素、维生素A和R等抗氧化剂的磷虾油。

需求不断上涨,捕捞也变得疯狂。

自2010年以来,全球对南极磷虾的捕捞量增长了大约40%,水产养殖每年要使用10000至15000吨磷虾产品。

令人惊奇的是,动物和人类这么祸祸磷虾,磷虾依然非常顽强,像这个吃法,它不仅没有吃灭绝,而且在南极区域预估拥有约50亿吨的生物量。

为什么磷虾没有被吃灭绝?

这其实和它的繁殖和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磷虾主要生活在南极附近,资源丰富,据估计,每立方海水中就有3万磷虾之多,它们的总生物量超过了地球上所有人类的总和。

如此大的基数自然和超强繁殖力有关。

每年一到三月是磷虾的繁殖季节,雌性个体可以在夏季产卵多次,每次可以产数千粒,而且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生殖量会随着年龄而增长。

卵离开母体后,会自动下沉到寒冷的海底,生长一段时间后,才会慢慢的浮到表层。

正是这样的生活习惯,年幼时期的磷虾在海冰的保护下,让很多海洋生物敬而远之。

上浮到海水表层的磷虾,也丝毫不用担心食物问题。

磷虾的食物主要是微小的藻类,藻类在海洋环境中,繁殖能力也很强,因此海洋给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食物,磷虾完全不用担心食物不够的问题。

尽管如此,磷虾的数量还是在下降

虽然磷虾的数量很多,繁殖能力很强,但是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的工业化捕捞正威胁着南极海域的磷虾数量,这对大型食肉动物有潜在的灾难性影响。

换句话说,很多大型海洋生物,在日后可能不是被人类捕捞而消失,很有可能是饿死的。

自从磷虾油开始流行,人们对磷虾的捕捞量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南极半岛地区的磷虾捕捞水平提高了不少。

2010年,在南极半岛西部地区,渔业首次达到了12万吨的最高允许水平,南极磷虾的世界捕捞量增加了大约40%。

一项对全球磷虾产业的分析中预测,在未来三年里,该产业将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

捕捞数量激增,与此同时,全球变暖也在危害磷虾的生存。

据统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磷虾的数量下降了80%。

全球变暖是造成这一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它们赖以生存的藻类和浮游生物所在的冰层正在消退。

南极洲变暖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快,也比其他任何海洋都快。磷虾需要海冰和冷水才能生存,不断上升的气温降低了磷虾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的数量,同时海冰的消失也移除了为磷虾和它们所吃的生物提供庇护的栖息地。

有研究表明,如果目前气候变暖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趋势继续下去,那么到本世纪末,南极磷虾将会损失至少20%,在一些特别脆弱的栖息地,可能高达55%。

最后

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磷虾不能过度捕捞。

磷虾是脆弱的南极食物链的关键部分,是鲸鱼、企鹅和海豹的主要食物来源。

在清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方面也很重要。它们吃地表附近富含碳的食物,然后在下沉到较低、较冷的水中时将其排出体外。

磷虾可千万别被人类祸祸完了!

人类不光吃它们,还给它们带来了非常不利的环境。

磷虾的栖息地正在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而正在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