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三宝,真的会成为绝响吗?

2000多年前,一代圣人孔子出生在曲阜,2000多年后,由孔子衍伸出来的“曲阜三宝”——楷雕、碑帖、尼山砚,正面临着日渐穷途的困境:楷雕的原料楷树在孔林中仅存400余株;文物部门禁止在碑刻上捶拓帖片;政府禁止开采尼山石。由于方方面面的局限,这些珍宝或许将成为绝响……

2000多年前,一代圣人孔子出生在曲阜,并从这里开始传道授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哲人之一。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依托孔子而产生的许多物件,后来都演化成了珍宝,最出名的就是楷雕、碑帖、尼山砚。

楷雕最早发端是在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子贡用楷木雕刻出孔子及其夫人的圆雕坐像;碑帖主要依托孔府、孔庙、孔林的碑刻而生;尼山砚所用的石料,直接出自孔子的诞生地——尼山。

只是现在,三宝各自面临不同的问题,首先,楷雕的原料直接选自孔林中已经死亡的楷树,但目前孔林中的楷木仅存400余株;其次,为了保护那些珍贵的碑刻,文物部门已经禁止在碑上捶拓帖片;此外,随着尼山砚石料越来越少,政府禁止开采尼山石……于是,“曲阜三宝”变得愈发珍贵,做工精美的楷雕制品、过去拓印的著名碑帖的原版、真正的尼山石砚台,都已经成为稀世珍宝……

楷雕:原材料仅存400株

楷雕的诞生和孔子的弟子子贡有关。当年,子贡为孔子守墓,十分怀念老师,就用自己种植的楷木,按照自己印象中老师与师母的模样雕刻出雕像。让子贡没想到的是,他当时用来怀念老师的随手之作,却在后来的几千年里发展成为了一门令人惊叹的技艺。

西汉年间,汉高祖刘邦游孔庙,看到孔子的九世孙孔腾拄着一根用楷木雕刻,状似龙蛇的手杖,于是嘉许他说:“不忘祖德,可谓孝矣!”从此,楷木雕成为人们纷纷效仿的对象,此后楷木雕制的手杖和如意,也成为孔府象征吉祥如意的礼品,经常被进贡给朝廷。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山东巡抚给慈禧太后的寿礼,就是用曲阜楷木雕制的一根手杖和两支如意,它们通体雕花精美,头部为灵芝祥云状,被慈禧太后称为绝技。民国时期,曲阜楷雕还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

说起楷雕的悠久历史,曲阜楷雕第五代传人颜景新犹如亲历,他说:“楷树俗称黄连木,其中,雌楷树质地柔韧,纹理细密、久藏不腐,最适合用于雕刻。”但是要学好这门技艺,显然也并非一日之功。

出生楷雕世家的颜景新,自幼丧父,11岁时就不得不辍学,跟随祖父学习楷雕手艺。一年后,祖父病重去世,临终前把他托付给自己的好友——楷雕艺人杨玉田,让他继续拜师学习。为了学习雕刻与打磨技法,颜景新练习得手都肿了,有时汗水染黑了楷木,他还得继续打磨出楷木的原色。颜景新说:“楷木就是这样,你磨它,它也磨你,这是磨炼你的意志。”当初,他花了10天时间,才完成了第一件楷雕作品——龙头拐杖。

22岁那年,由于雕刻技艺突出,颜景新被调到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室,专攻木雕造型设计制作。在那里,他接触到了西方绘画和雕塑知识,于是将其融入到了作品里,使其雕刻技艺产生了质的飞跃,他因此先后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并且获奖。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颜景新所在的工厂收购了一根1米多长的楷木树根,一直闲置在仓库里,大家都觉得这是一根没用的根材。但是,颜景新却独具匠心,以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为蓝本,创作出了高约1米的《至圣先师——孔子》雕像。在这尊雕像上,孔子的身体与衣服巧妙地依树根的自然纹理而下,浑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这件作品在1981年香港首届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引起轰动,被香港一位收藏家收藏。

如今,颜景新年岁已高,很为这门技艺的传承苦恼:楷雕对于雕刻师的耐性、审美和灵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人难以胜任。他自己也说:“我选择继承人非常严格,年轻人要耐得住寂寞。”因此,他并没有收到满意的弟子,无奈之下,只好像祖辈一样,将自己的三儿子颜世伟作为继承人。

颜景新最担忧的事情,其实是原材料的急剧减少。楷雕的原料直接选自孔林中已经死亡的楷树,但由于孔林的地位特殊,即使是死亡的楷树也必须经省级文物部门批准才可使用。一般楷木要50年才能成材,100多年后才有可能自然死亡,而目前孔林中的楷木仅存400多株,用一株少一株,所以曲阜的艺人们往往把取自孔林的楷树看得比黄金还要珍贵……

碑帖:5000块碑刻上的书法大全

2013年初夏的一天,上午11点,烈日当头。孔府内的一块清代石碑前,一位皮肤黝黑,身材不高的汉子正将一大张泡湿的宣纸覆在石碑表面,然后敲打宣纸、晾纸、上墨,一番有条不紊的忙碌后,一张精美的拓片便制作成功了,做出拓片的人就是拓工翟建国。

曲阜是孔子故里,人文兴盛,由于几千年的积累,留存的碑刻极多。据统计,曲阜保存有自西汉以来的历代碑刻5000余块,碑刻种类约1000多种,主要集中在孔府、孔庙、孔林、颜庙等处。这也为曲阜人拓印碑帖提供了绝佳的来源,长期积累下来,曲阜已成为我国碑帖的三大产地之一,甚至形成了以此为业的一群人——拓工。

曲阜碑帖,在当地俗称“黑老虎”,书体有真、草、隶、篆、行、楷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曲阜碑帖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它们不仅是传统书法艺术的重要摹本,还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稀有资料。然而,碑刻常在,好的拓工却难求。作为在这一行干了十几年的老工匠,翟建国经验丰富,他的拓本向来以字迹清晰、黑白明润、边真边齐而著称,是拓本中难得一见的“精拓”。

曲阜碑帖的种类繁多,有拓片和裱本两种,拓碑的技法主要是扑拓和擦拓两种,无论用料还是手法都十分讲究。翟建国少年时就跟随师傅学习拓印,对于纸张和墨性的把握非常到位。

翟建国拓印,要求宣纸细薄、纯白、韧性好,不渗墨;墨要求不腐,不遭虫蛀。拓碑时,他把湿纸铺在碑石上,用棕刷拂平并用力刷,使纸紧覆凹处,再用鬃制打刷有顺序地砸一遍,如果石刻坚固,纸上要垫毛毡,然后用木锤涂敲,使笔道细微处清晰。往纸上擦墨时,手法要灵巧,墨不能浸透纸背,要使碑文黑白分明。

翟建国说:“干这行,既要有耐心,又得知道轻重,手上的力道一旦重浊了,就很容易粘着,轻了又不够透润,上墨的时候往往要刷很多遍,三四遍算是纯熟的了。”夏天天气热时,他拓印碑刻经常会汗流浃背,但是得忍着,因为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严格,来不得一丝马虎。

不过,拓印行业也面临着挑战,翟建国说:“这行要求多,赚钱又少,还辛苦,年轻人都不爱干这个了”。而文物部门为保护一些珍贵的碑刻,已经不准在这些碑上捶拓帖片了。因此,很多过去拓印的著名碑帖的原版,已成为稀世珍宝,拓工们也面临着可拓印的碑刻逐渐减少的窘境。“现在技术发达了,据说已经不用手工,用电子扫描就可以做出碑帖了。”翟建国说着某项他不知道的高科技,话里略微有些遗憾……

尼山砚:中国儒家第一砚

尼山是孔子诞生的地方,距离曲阜城区39公里,海拔仅340米。孔子成为圣人,被封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后,尼山也跟着名扬天下。尼山中盛产一种夹在青石岩层中的桔黄色石块,石质坚细精腻,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是制砚的绝好材料,做出来的砚台被称为“中国儒家第一砚”。

尼山脚下的小村里,男女老少都喜欢舞锤弄凿,是远近闻名的石雕村,不少村民都靠着经营尼山砚为生,“琢砚堂”堂主刘长城正是其中之一。刘长城从小耳濡目染,对石雕很感兴趣。16岁那年,他开始学习石像雕刻手艺。后来接触到儒家文化,刘长城深深地为孔子这位和自己诞生在同一地方的圣人所折服,萌生了以石砚的形式记录儒家思想、展现孔子足迹的想法。

学习制砚的过程是艰苦的,当同龄人上学读书或者赚钱养家时,他却只能对着一块又一块石头,没日没夜地敲打,手上都不知道开过多少道口子,结的老茧一层比一层厚。不过,他从来不觉得这些有什么,刘长城说:“人无论做什么事,想要成功,身上都要具备两种动物的品性——首先是老黄牛的勤恳付出,不怕苦,不怕累;二是骆驼的耐性,一步一个脚印儿坚持下去。”

过去雕工制作尼山砚,就是用从尼山采来的石料,打磨平,顺着石料的自然形状稍作加工,刻上“尼山砚”几个字即成。但刘长城想得不一样,他要把自己家乡的儒学、道德刻在石头上。还是上学的时候,刘长城就在孔子诞生的夫子洞下面的沟里弄到一块石头,后来经过十几年酝酿构思,刻了一年多,终于刻成了长63厘米,宽53厘米的巨型砚台,上面雕刻的是孔子周游列国故事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相关的情景, 被称为“曲阜第一砚”而载入曲阜史志。

因为没有经过系统的艺术理论学习,刘长城反而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完全从自己内心出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2001年,刘长城耗时两个月,借鉴明代雕刻龙的技艺,参考清代的图腾,精雕细刻出一方长宽各70厘米的巨型石砚——“二龙戏珠”,这方古朴庄重的砚台,既有透雕,又有浮雕,还有线雕,形象逼真生动,画面栩栩如生。

如今,雕砚30多年的刘长城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制砚大师,但他却为这门手艺的传承而苦恼:他希望有人来诚心学习尼山砚雕刻,但至今都没有收到满意的徒弟。同时,制砚的原材料也成了他的担忧:现在政府禁止开采尼山石,为数不多的上等石材,基本都是在尼山附近农家老宅的墙垣上拆出来的,市面上已经很难找到尼山石原材。

刘长城现在的生活看起来有些简单,要么在家雕琢新砚,等待徒弟上门拜师,要么就到尼山周围的山岭和村子里找寻做砚的石料,他的足迹已经踏遍了周围的20多座山和石料加工厂……

作者:王庆安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