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齐、毛乌素沙漠都被消灭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也能治理成功吗?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我国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从原来的不到9%,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2%,再到如今的22.96%。与森林覆盖率节节升高相反的是,我国的沙漠面积不断下降,其中毛乌素沙漠已经完全从我国版图上消失,库布齐沙漠也已经治理成功了60%以上,完全消灭指日可待。

随着我国治理沙漠的成功,很多人会对治理沙漠产生乐观的情绪,认为我国可以在短时间内能够消灭境内所有的沙漠,那这种说法对吗?

沙漠能够被消失吗?

根据沙漠形成的原因不同,沙漠又可以分为两种沙漠。一种是因为地理条件所形成的沙漠,比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另一种是由于人为破坏形成的沙漠。目前我们能做的,是恢复由人类破坏所形成的沙漠。

以库布齐沙漠为例,在过去,库布齐沙漠地区是汉朝鼎鼎有名的朔方城,当时这里水草肥美,地势险要,汉武帝在此修筑了朔方城,并且还从内地迁移了十万人定居。但随着历朝历代的战乱,以及当地人们无休止的放牧、过度开垦土地种植农田,使得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植被不断减少。而植被的减少又会导致极端天气的增加,久而久之当地不断荒漠化,朔方城也逐渐被人们遗弃,最终这里退化成了沙漠地区。

在过去,库布齐沙漠每年会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的泥沙,导致黄河携沙量增大。等到黄河下游时,由于黄河下游的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此时黄河之中的泥沙不断淤积,最终形成地上河,地上河非常容易决堤,所以在我国古代时,黄河泛滥是历朝历代都会面临的严重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库布齐沙漠距离北京较近,以至于北京地区经常遭受数十米高的沙尘暴,整个城市都弥漫在黄沙之中。

为了保护黄河,也为了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我国在上个世纪时就开始治理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等荒漠地区。

沙漠的消失能够明显改善当地的水循环,能够增加当地生物数量和种类,丰富当地的生态链。在黄河周围的沙漠被治理成功后,黄河的含沙量也会明显减少,使得黄河泛滥的次数越来越少。

总而言之,治理沙漠对于我国是一件有利无害的事情。

沙漠的治理

沙漠的治理,难点是缺水。为了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专家和当地农民没少吃苦。最开始,他们在种植树木时,采取深挖的方式种植树木,但后来发现深挖种树的成活率非常低,10棵只能成活1棵左右,而且深挖对当地环境破坏更大,会使得土壤深层的水汽被蒸发到大气层中。

后来,人们发现用装满水的玻璃瓶种树成活率更高,简单来说就是把树插入到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等到植物生长过程中,树根会从玻璃瓶中漫出来,扎根到深处。

为了防止风沙移动,当地人们还用农作物秸秆以及植物茎秆等编制成方格,将沙子一寸寸地固定在方格之中。这种草编方格还有一个用途是如果当地产生降雨,那么雨水也不会流失或者蒸发,而是会被固定在方格之中,只要有了足够的水分,植物就可以在这里生长。

后来,有了黑科技之后,人们又用高压水枪的方式种树,这样的方式是树木的成活率高,对当地的破坏程度小。

为了尽可能地保护种树种草的成果,当地禁止人们采挖发菜,有规律地采挖甘草等经济作用。

种种措施之下,我国成功治理了多片沙漠,而我国北方的城市发生沙尘暴的概率明显降低,最近几年甚至完全没有出现过沙尘暴天气。

难以被消灭的沙漠

虽然我国在治沙上比较有经验,但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目前我们仍没有办法让它从我国版图中消失。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不好了。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内陆地区,三面环山,而高山会阻碍水汽的进入,使得这里降雨量非常小。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虽然有冰雪融水,但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主要是由沙子组成,比热容非常小,因此正午时分温度异常高,而高温会加速水汽的蒸发,所以即使有冰雪融水,也很难流经这里。

更重要的是,冰雪融水对于周围的生态地区也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将一部分冰雪融水引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那么将会导致其他地区因缺水而荒漠化,所以从目前来看,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难度非常大,治理成本非常高,因此现阶段我们难以消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