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失去全身毛发?却留下了头和隐私部位的毛发?

人类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物种,在发展进化的路上失去多个“近亲”,这也导致目前在人属下只存在智人这一个物种。除此之外跟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就是灵长目人科下的其它成员了。例如黑猩猩,科学家发现大约在600万年年前还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只不过在那之后开始分道扬鞭各自进化。

人类和灵长目下其它物种不同之处在于人类身体上没有覆盖长毛,更多的是留存下来的汗毛,对于这一点科学家一直以来都非常的好奇,对此也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假说,同时也能解释为什么人身体上没有毛发而头部和隐私部位长有毛发。

关于体毛褪去的问题首先可以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理解,任何生物性状的改变都是进化的结果,或者说自然选择的结果,达尔文最初认为充当这种选择的就是人类自己。在选择配偶的时候体毛弱的更具有竞争力,久而久之在性选择下,体毛弱的成员越来越多,最终人类逐渐的褪去了体毛。

但是这种说法有点过于牵强,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曾经的人类偏向于体毛弱的个体,这种喜好是无法判断出来的。

针对人类的“少毛”特征,有科学家还提出了“水猿假说”,顾名思义在历史上某个时期“远古人类”生活在水中,由于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最后就逐渐的褪去了体毛,但是对于头顶的头发,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不让阳光直晒容易受伤中暑。对于“水猿假说”科学家还曾举例论证,因为大多数的灵长目动物幼崽都比较怕水,但是唯独婴儿却不怕水,对谁有着天生的亲近,并且很擅长在水中戏耍。

当然这种假说目前也没有找到确定的证据来证明,并且很多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也并不一定要褪去毛发。同时在非洲大陆上目前已知,也并没有在某个时期出现被淹没的情况。

最后的假说还是跟人类的进化有关,那就是人类学会直立行走并且解放了双手,发明工具每天都在为填饱肚子在非洲大草原上闲逛,并且追赶猎物。由于非洲独特的环境,温度是极高的,并且人类捕猎都是靠着耐力去追赶,最终把动物耗死。

人类的老祖宗在非洲大草原上长跑追赶猎物,那么就需要不断地释放出产生的热量,而体毛是最碍事的存在,因此在这样的选择下,体毛弱的个体在捕猎过程中逐渐的占据了优势,最终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类褪去了茂密纷杂的体毛,只在关键隐私部位留下了体毛,同时还有腋下。

体毛的留存是起到保护作用,尤其是腋毛的存在可以,但人类在奔跑捕猎的时候自然就会摆动双臂,这样长时间的摩擦作用,腋下是会发生“磨损受伤”的。而头发自然会留存下来,因为非洲大草原上的环境需要头发保留,这样避免在野外生活或者追逐猎物的时刻头部不晒受伤。

目前关于人类体毛的消失主流科学认为就是因为非洲大陆远古时期环境所选择的,因为只有体毛少的人才能更好的散热,这样才有利于在非洲大草原上长时间的奔跑捕猎,这样在日常群体生活中也更加有话语权和竞争力。但是少了毛发在一些环境下可能就无法保暖,因此人类在皮肤之下也进化出脂肪层,为了更好的保暖。

当然人类体毛褪去的过程也并不彻底,因为特殊原因在人体上的特别部位是会有体毛留存的,首先就是隐私部位,体毛可以进行保护。其次是腋下,用来润滑隔摩擦。最后可能就是头发了,无论哪种假说都不能让头发彻底消失。

未来要想证明人类体毛褪去的真正原因,还需要有更多的证据才行。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