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洪水,从何而来?

过去的一个月中,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7次强降雨,特别是7月4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干流沿线持续出现暴雨到大暴雨。

持续的强降雨天气,给贵州、安徽、江西等多地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在江西,赣北和赣中部地区的降雨总量已然达到常年的 3倍以上。截至7月12日,江西鄱阳湖的4座水文站水位均突破历史极值,且水位仍在上涨,江西省正面临着1998年以来最为严峻的防汛形势。

7月10日08时-11日08时降水分布

且长江一线的强降雨预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参考:www.nmc.cn/)▼

当南昌的秋水广场淹没于江流之时,当鄱阳的莲湖乡孤独的挺立在洪峰中时,当九江的江州镇连夜组织百姓撤离时,1998年九江抗洪抢险那让人记忆犹新的历史画面,仿佛再一次出现了。

:南昌建军雕塑广场亲水平台被淹

(图片@彦生)▼

江西的遭遇,究竟是纵横的河湖惹的祸患?还是异常的天气带来的灾难?今天的文章将带你了解江西为什么洪涝灾害频发。

四顾无边鸟不飞

大波惊隔楚山微

世界第三长河——长江,虽然只有152公里的主河段流经江西。但是这段长江却不怎么太平,秦设九江郡时,所取“江到浔阳九派分”之意,便泛指长江在此处分叉形成众多支流。

江西和长江干流的接触面其实很短

但对应的水量其实很大

位于关键位置的九江的压力也很大▼

今天安徽境内的龙湖、黄湖等正是这众多长江分流的洪积湖和彭蠡泽的遗迹。而目前江西九江正在组织群众撤离的江洲、乌龟洲等,也正处于这块江流分合之地。

如果水量足够大

南北两面就会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大湖

历史上的彭蠡泽便是如此

(底图:tianditu.gov.cn)▼

江西境内还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主要河流。他们都在周围山地、丘陵等地的影响下,拥有类似的走势,从东、南、西三面汇流注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而鄱阳湖经调蓄后,汹涌的江流则由湖口注入长江,形成一个完整的鄱阳湖水系。

江西河流地图

(图片:deposit / 图虫创意)▼

整个鄱阳湖水系流域的面积达江西面积的97%,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而经鄱阳湖调蓄注入长江的多年平均水量高达1457亿立方米,占长江总水量的15.5%,甚至超过黄河、淮河和海河三河每年水量的总和。

在这样的河口位置,积累大量的防汛压力确在情理之中。而作为调蓄缓冲池的鄱阳湖,在大流量冲击下的调蓄作用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鄱阳湖又将给长江带来总水量的15.5%的径流

(图片:tianditu.gov.cn)▼

鄱阳湖洪、枯水的湖体面积、湖体容积相差极大,最高水位时,湖体面积约4550平方公里,最低水位时湖体面积仅239平方公里,出现“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巨大差异。

冬天的鄱阳湖湖滩草原

作者拍摄于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如今这片区域早已沉没于湖中了

(图片@冷夜寒星)▼

湖体面积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鄱阳湖的储水能力和周边地区的防汛撤离工作安排。若是五大河流在短时间内全部下灌,再加上长江洪峰的倒灌,很可能就让鄱阳湖难以承接。

在湖与河之间的小块土地

一旦洪水来临,怕是大部分要一片泽国

(图片:tianditu.gov.cn)▼

而作为江西五大河的“毛细血管”,其中上游众多的中小河流,其水土保持、防汛抗洪等情况也影响着下游的安危。

不幸的是,这大部分中小河流河堤都修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很多中小河流堤岸现早已“千疮百孔”。虽然,近些年江西省不断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但是迫于资金有限、任务繁重,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部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

鄱阳湖和江西五大河上游

由众多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管理着

(图片:google map)▼

这些中小河流的问题,又一进步加重了五大河乃至鄱阳湖的防汛负担。

风驱急雨洒高城

云压轻雷殷地声

密布的河网是江西早已形成的客观地理条件,而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的元凶,还是使地表径流不断增加的大量降水。

包括江西在内的广大华南地区,每年有两个降水相对集中的多雨时段,即继华南前汛期和华南后汛期。

一般来说,华南前汛期为4到6月,这是华南地区第1个多雨季节,这一期间的降水大多由冷暖空气作用或季风的爆发所导致。

7到9月为第2个多雨季节,又称华南后汛期,这一时期的降水主要受台风、副热带高气压等热带天气系统的影响。

从江西省多年月平均降雨量数据来看

全年降水量趋势在4月开始上升,6月一般达到最高

7月开始下降,但强度较大

但也出现特殊情况

不过整个汛期基本稳定在4到9月▼

一般来讲,华南前汛期的降雨总量虽然多于后汛期,但是后汛期的降水强度往往更强,其造成的局部灾害,也更加严重。目前包括江西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处于后汛期。

每年6月底是华南前汛期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段又恰逢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所以人们往往将这一时期的降水称为“龙舟水”。

前汛期的降水主要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北侧的西风带中,因冷暖气流的交汇,往往会出现锋面降水的特征。而在今年6月的前汛期中,广大华南地区先后经历了5次强降水。6月底时,从西南到江浙我国南方地区已经拉起一道大范围的强降雨带,而当6月雨幕尚未收拢,7月的暴雨却迅疾而来。

7月10日08时-11日08时降水分布

(参考:www.nmc.cn/)▼

近期凶猛暴雨的降临,离不开一个重大的气候现象,即厄尔尼诺现象。据统计资料来看,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次年江西等长江中下游省区的降水往往偏多,局部地区甚至偏多2到5成。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地球的大气环流会出现异常。今年总体来看,东亚地区的夏季风偏弱,暖湿气流北上势力不强,在内陆南下的西北风的影响下,冷暖空气在南方地区不断交汇。受这样的环流形势影响,6月底至今包括江西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便出现了这样的连续强降雨过程。

6-7月同期与往年的比较

(参考:中国气象局)▼

今年以来,江西降雨量较常年偏多2成,6月以来更是偏多6成,特别是7月以来致灾暴雨维持在赣北地区达数日。而今年以来江西的31次降雨过程中,10次强降雨过程仅6月便占去了一半。

在如此剧烈的降水之下,7月11日开始,江西省饶河鄱阳站、鄱阳湖康山站、鄱阳湖星子站和鄱阳湖棠阴站站水位陆续超过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水位,江西防汛救灾形势异常严峻。

7月14日20时-15日20时降水分布(预报)

(参考:www.nmc.cn/)▼

赣江西畔从今日

明月清风忆使君

除了天上降水变多,地上水容减少则是目前各地洪涝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外洪内涝”是近期强降水过程中,赣北地区洪涝灾害的一个突出特征。当降水带来的河流洪峰过境时,南昌、九江和鹰潭等地的市镇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内涝。这正暴露了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湖泊湿地缩减、排水设施不足和城区地表下渗能力局限等问题。

不止江西城市

内涝普遍存在于那些基建较为混乱粗糙的各大城市

(图片:荞子 / 图虫创意)▼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大气和地表的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少处在城市或郊区的大型湖泊正在消失,与其伴生的湿地也往往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竞拍的热门。

以江西省会南昌为例,这座“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南方城市,有众多湖泊和湿地位于城区或城郊。今天南昌市部分市辖区的名字便源自于湖泊,例如东湖区、西湖区和青山湖区,还有出自于江滩湿地的红谷滩区。

赣江沿岸的南昌市

(图片:tianditu.gov.cn)▼

然而近40年来,曾在80年代南昌地图上出现的铁线湖、朱家湖、华标湖等却陆续消失。现存的南昌市湖泊也过半萎缩,例如位于南昌孺子亭的西湖仅剩30亩左右,在小比例尺的地图上都难以看到。南昌中央商务区和行政中心的所在的红谷滩区,在20多年前,曾是赣江的江滩湿地,也是水鸟栖息之地。

1992年和2019年的对比

(图片:google map)▼

而且经济要发展,城市还要继续扩张

其实可以做到发展与生态兼顾

但是对能力和技术的要求很高

(图片:google map)▼

湖泊的减少和萎缩使得区域内水体的循环和调蓄能力减弱。而湿地的减少,则可导致河水补充减少,河流水分不稳定,容易出现旱涝灾害。

在全球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道路的硬化也成了不可避免的选择。随着道路逐渐硬化和城市建筑拔地而起,城市中原始的自然植被越来越少。如果没有科学先进的排水设施,面对短时间的大范围降水,不少城市经常会出现严重的内涝。

而且城市建设往往不同部门分管不同的建设

要拿出一张完整的地下世界的总图,也是不太容易

(图片:南局南段 / 图虫创意)▼

而城市内涝的积水在持续降雨的过程中无法通过蒸发减少时,只能顺着地势流向最近的地表径流,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周边河流的防汛形势。

始建于宋代的福寿沟,是江西赣州老城区中著名的排水系统,至今,全长12.6公里的福寿沟仍承载着赣州近10万旧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

赣州的福寿沟体现的是古人对天灾因势利导的处理手段,即使到了今天也仍然给人们以启发。

赣州福寿沟(古代城市排水系统)博物馆

(图片:巫啸铁blackcat / 图虫创意)▼

海绵城市的建设,便是江西自2015年开启重要一步。2017年,地处湘赣分水岭的江西省萍乡市完成了首批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在当年的6月的暴雨中,各易涝点均未发生内涝积水问题,其海绵城市工程基本实现了下雨时的吸水、蓄水、渗水等功能。

两年前,南昌等城市也陆续拉开了渗水砖、渗水沟渠等建设为主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程。

南昌红谷滩区长江路的海绵城市渗水材料路面

作者亲测雨天不易积水

(图片@冷夜寒星)▼

而近年来,南昌马兰峪、鱼尾洲等湿地公园的建设也让这些曾“沦陷”于开放商各种楼盘名的传统地名得以重现,随之重现的还有宝贵的湿地生态系统。

祈祷,每一个蒙受灾难、颠沛流离的家庭,平安无恙!

致敬,每一个乘风破浪、在所不惜的身影,载誉归来!

参考资料:

1.《江西水利概况》,江西省水利厅官网。

2.付佳伟、李德龙、许小华、李斯颖:《江西省中小河流洪水成因及规律分析》,《水资源研究》2019年第8期。

3.刘志刚《鄱阳湖发展演变及江湖关系变化影响》,《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第5期。

4.张晓芳:《江西洪灾为何如此严重》,新华网南昌6月21日。

5.《全国243个大型湖泊消失,江西占10个》,《江西晨报》2014年6月17日。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丹尼斯2018 / 图虫创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