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增新:维护新疆统一、造福一方的新疆王,死后墓地成垃圾场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慕和)

杨增新:维护新疆统一、造福一方的新疆王,死后墓地成垃圾场

1864年3月6日,杨增新出生于云南蒙自。1888年(24岁),杨增新中举,次年考中进士,先后任甘肃中卫县知县、河州知州、甘肃武备学堂总办。

1907年(43岁),杨增新调任新疆陆军学堂总办。他得到新疆布政使的赏识,先后各地出任道台,1911年升任提法使,成为新疆省最高司法长官。

1911年(47岁),辛亥革命爆发后,新疆哥老会和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在伊犁成立了军政府。杨增新临危受命,新疆巡抚袁大化提携他为提刑按察使,负责训练穆斯林军队。

不久民国成立,袁大化逃离新疆,杨增新就任督军。从此,杨增新任新疆都督、新疆省长,成为执掌新疆长达17年的“新疆王”。

执掌新疆后,杨增新在政治上调整建制,使新疆各地受省城迪化(乌鲁木齐)所控制。经济上,整顿吏治,打击贪腐,奖励垦荒,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在民族和宗教的政策上,杨增新一方面笼络各族上层王公,另一方面不干涉一般性宗教活动,缓和民族矛盾。在对外关系上,他封锁四面边界,严防俄国势力、甘肃青海军阀、外蒙古黑喇嘛与革命党势力向新疆境内渗透。

在北洋政府时期,全国各地军阀混战,新疆在杨增新的统治下,内部安定,歌舞升平。

(杨增新和中外人士合影)

新疆的地理位置特殊,清末以来就是英国与俄国“垂涎”的对象。外患,是新疆面临的更大困难。

1911年12月,辛亥革命后不久,在俄国煽动下,外蒙古宣布独立。外蒙古多次派军队侵扰新疆边境,侵占科布多、阿尔泰(今阿勒泰地区)。

杨增新多次出兵阿尔泰,击败了进犯的外蒙古军队。他正式在阿尔泰成立行政区,并入新疆省,完全掌控了阿尔泰地区,避免了落入苏俄和外蒙古之手。

1917年(53岁),俄国十月革命后,杨增新立刻与新成立的苏俄政府,订立了较为平等的新通商条款。

1918年(54岁),俄国内战爆发,杨增新成功降服了逃入新疆的白俄军队,将其改编为归化军,不但增强了新疆的军事实力,也使新疆最大程度地免受到俄国内战的侵扰。

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杨增新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改悬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就任新疆省主席。

杨增新利用其政治头脑和军事实力,成功维护了新疆的领土完整,安定和平,委实造福一方。

1928年7月7日,杨增新应邀参加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典礼。在午宴上,军务厅长、外交署长樊耀南突然发动政变。杨增新身中七枪,当场身亡,享年64岁。

政变后,掌军队的金树仁出兵讨伐樊耀南,成为新一届“新疆王”。

杨增新去世后,遗体经苏联运至北京,安葬于昌平区南沙河一带。50年代,因为修河道,杨增新墓被夷为平地,现仅存墓碑一块,立于南沙河北岸。

2016年,市民反映,杨增新墓周边环境恶劣不堪,周边被生活废弃物、动物粪便包围,俨然变成了一个垃圾场。

曾经维护新疆统一,造福一方百姓,威风凛凛的“新疆王”杨增新,一定想不到自己死后竟会是如此待遇吧?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729篇作品,营员“慕和”的第53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