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为何印度都承认死了20人,对手还能零伤亡?

编者按:要说最近最火爆的军事新闻,那么当属那次自大唐贞观二十一年以来,某大国与印度的第二次冷兵器较量。目前印度方面已经承认了20人的死亡。而当路透社记者询问:某大国伤亡人数到底是多少?得到的回答是:“我没有需要发布的消息”。对此绝大部分人解读为零死亡,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不可能,不是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吗?印度军队都赔进去一个上校了。另一方可能零阵亡吗?本文对此就进行一下解答。

▲死掉的桑托什·巴布上校

▲桑托什·巴布家乡为他举行的葬礼

本文不对印度军队的战斗力究竟几何做讨论。关键的问题是,即使按照印度方面夸张的描述,此次冲突,本质是一场冷兵器械斗。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何印度不仅付出了如此庞大的伤亡,甚至这些伤亡都并不是在战斗中发生。

虽说这样的情况在现代化战争中并不常见,但是在冷兵器战争时代,军队在溃败时出现重大伤亡,不仅非常常见,甚至可以说在冷兵器战争中,军队溃败中出现的伤亡,甚至远超远程武器对射,或者是激烈的肉搏拼杀,在冷兵器战争中稳定伤亡人数的巅峰。

想要解释这个问题的原因,就必须要先说明两个问题,首先一支军队为什么会出现溃败,其次更为重要的,一支军队在溃败时,他们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好吧,这两个问题单独拿出来说可能的确有些奇怪,但这却是要理解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切入点。首先军队为什么会溃败?从表面的军队表现来说,军队的溃败,一般都是一支军队在遭受外部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敌军攻击、后勤中断、天灾等等情况之后,军队因为混乱,而导致士兵或者将领不再受到约束,而大范围的脱离军队。

如果从微观角度来看待军队的溃败,其实更容易理解这种现象的本质。就和现代军队有着明确的部队建制和指挥系统一样,古代军队的建制和指挥系统虽然比近现代军队要粗糙的多,但是在军队的正常行动和作战中,都是会起到它们相应的作用。不过这种粗糙却也带来了一个现实问题,在训练度和对整个军队和国家认同感都要更低的古代军队中,对于外界压力的承受能力更低,同时出现混乱后,也更难以维持秩序。

说到这里,也就自然引出了第二个问题,一支军队在溃败时,他们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呢?我们都只知道,尤其是在冷兵器战争时代,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士兵个体的战斗力虽然也是重要因素,但是真正能决定战争走向的,却是士兵们集合成为“军队”,这一多兵种相互协同的单位。而军队的崩溃,首先正是一个大的“军队”单位,被分解成众多不再进行协同的众多小的“军队”甚至“士兵”个体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在面对敌方更大规模“军队”的攻击,自然是不堪一击。

不过相比于“军队”单位的分解,其实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便是在军队溃败中的最终阶段,士兵们的“溃逃”。

对于军队溃逃的可怕程度,其实也可以参考一些大规模的踩踏事件。庞大的人流不仅会不断强制性的裹挟着更多的人,向同一方向行动,而且这一时期如果溃逃的还尚有保持着秩序的小股军队,甚至会出现为了逃生而友军自相残杀的惨剧。尤其是在作战中,在敌军的冲击和己方士兵溃逃,所带来的双重精神与物理上的冲击,在士兵们之间相互传播的恐怖情绪刺激下,即使有部分军队可能尚有抵抗的意志,但是所面临的,却依然无法扭转整个战局的糟糕情况。

而这次边境冲突,根据已经披露的消息,虽然印军没有被慷慨补刀,但是当地的地形却是给了溃败的印度军队强力的最后一击。老实说,就加勒万河谷的地形,如果在古代,不说打仗,就连行军都要万分小心的禁忌之地。而且由于某大国的营地位于山腰,因此印军还是以仰攻的方式对对手发起进攻。

▲加勒万河谷地形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像印军那样出现溃败的情况,对于每个印度士兵来说,都像是得到一张直通地府的单行票。在混乱且没有秩序的情况下从陡峭的山崖下山,几乎不可避免会出现跌落悬崖或者掉入水中冻死的惨剧。

▲即使正常情况下下山都会出现危险的河谷,要是再像印军那种状态……

那么有没有办法能阻止溃败呢?老实说,这基本是做不到的,在古代那些所谓阵斩逃兵,亲自督军向前,其实基本也都是在军队溃退之前,及时止损从而让混乱状态下的士兵通过激进手段,对他们带来更大的冲击,从而及时恢复指挥系统对他们的影响。不过在古代的战争中却还有一个经典情况,那就是军队的混乱对将领产生影响,从而干扰了将领的判断。

▲大流士三世在高加米拉之战中就是经典的判断失误

古代将领对于整个军队的指挥,其实并不像很多游戏那样纵观全局挥斥方遒,更多的时候,其实是通过活跃于在军队各部分之间的传令兵,掌握一些有关战局的碎片化信息,再从其中判断整个军队的作战情况。因此在军队开始出现混乱时,其实很难保证传令兵是否能准确的传递信息,甚至能不能继续履行只能都是个问题,因而这很容易给作战经验并不丰富的指挥者产生一个错误直觉,那就是军队可以已经处于溃败状态,因而难以及时重振己方军队。在这种地形下,对于居高临下的胜利方来说,将对手击溃,连追击都不用,山石,河水,低温就可以解决溃败方了。所以,他们怎么可能付出什么伤亡?

▲高梁河车神对此表示很淦

最后总的来说,战争从古至今虽然武器和形态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有些东西,终究还是一脉相承。而印度这次也的确是一个大写的“惨”字,希望他们能吸取教训……但只要跟印度人打过交道的朋友估计都会说:“这很难……”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静默之鸮,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