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肉不要直接在水龙头下清洗?

最近北京出现了本土新增病例,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低风险区域的夏季防控,除了日常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之外,还增加了对食品处理的要求,特别提出:当处理生肉、海鲜等食品时,不要在水龙头底下冲洗,防止喷溅导致污染。在处理完肉类之后,要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清洗至少20秒左右。

除此之外,生熟食要做到案板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感染。疫情期间,最好不要生吃除水果以外的食物。

那么,为什么要建议民众这样做呢?

食物可以传播病毒吗?

新冠病毒是RNA病毒的一种,它的传播方式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其中飞沫传播当两个人没有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又没有佩戴口罩时,此时病毒将有可能通过病人的咳嗽、打喷嚏或者说话等方式从身体内被排出,和飞沫核一起传播到空气中。

由于飞沫的颗粒非常小,所以飞沫的终端速度(也就是下落速度)非常慢,所以就有可能导致周围人感染。

除了飞沫之外,病毒还有可能通过粪便等进入到下水道,如果下水道出现封闭不严,或者漏水等现象,那么病毒将有可能污染周围的地方,导致周围人接触到病毒而患病,这种叫做粪口传播。

还有一种传播方式是接触传播,也就是病毒会潜伏在患者的生活用品上,比如:病人的飞沫会出现在门把手,手机,杯子等物品上。如果患者是从事食品销售行业,那么病毒也有可能通过患者的飞沫传播到食品上面,比如:肉类,家禽或者蔬菜类。而病毒能依托飞沫在该物品上存活一段时间。

尤其是肉类和家禽等冷冻产品,这是因为肉类和家禽在销售过程中会发生腐烂,为了延缓腐烂的速度,很多商家会使用冰柜储藏。

而病毒恰恰能够在寒冷条件下生存很长时间,据记载,科学家们从永久冻土层中发现了1918年大流感的病毒。

但是肉类和家禽一般都是已经宰杀过的食材,没有生命迹象,所以病毒无法在肉类之中增殖,但是肉类表面可能会携带病毒,就像此次在三文鱼案板上检测出阳性。

不过,已经有实验证据表明,新冠病毒不耐热,在56℃下30分钟,新冠病毒即可被杀死,而我们平时处理食材一般温度会达到100℃,因此只要把食材煮熟,就不会导致由食物传播病毒。

煮熟的食物虽然不会传播病毒,但是在处理食材时可能会导致病毒污染,最常见的就是清理肉类时,水喷溅到水龙头周围,甚至会喷溅到人眼、鼻子、嘴巴上,导致病毒通过黏膜进入人体,进而导致人类患病。

不过要说明的是,虽然食材有可能导致人类患病,但是目前经过市场检疫标准的一般都是安全的肉类,我国进口的肉类也会在海关进行相应的检测,从源头上讲食材相对比较安全。但是在生产以及进入到市场时,会有很多环节,肉类会接触很多人,一旦链条上有一个人感染了病毒,就有可能造成食材污染,所以为了个人健康,我们还是要多加小心,尤其是在处理食材时。

微生物与人类

纵观人类历史,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因微生物大流行导致的悲剧。但是通过以往人们对抗微生物的经验来看,在没有特效药以及疫苗的情况下,控制感染人数是能否打胜仗的重要影响因素。

我国曾经在上个世纪爆发过一场鼠疫,导致当时东北地区死亡39679人,多说一下鼠疫并不是病毒,是细菌,但是鼠疫也具有传染性。当时接受过现代医学教育的伍连德医生接受了政府邀请,去当地控制鼠疫。

他到了当地之后,采取的首要措施就是控制交通,让携带鼠疫的病人不至于传播到其他地方去。火化鼠疫患者的尸体;建立医院,将所有病人应收尽收;追踪病人曾经的活动范围,将和病人有接触过的人隔离观察。

通过这些措施,在疫情严重的局势下,伍连德医生不到4个月就扑灭了疫情,阻止了鼠疫大流行。

伍连德医生当时面临的情况,比我们今天还要恶劣,因为当时医学条件落后,药物短缺,更重要的是就连医生都没有较好的防护措施。

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伍连德医生凭借着隔离病人,控制传染源;及时追踪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等将鼠疫消灭。

这说明,对付流行性疾病虽然我们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但是仅凭隔离这一措施,就能够有效阻止病情的蔓延。

而现在,无论是隔离病人,还是清理生肉时不要使用水龙头直接冲,本质上都是为了阻止微生物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