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血型的人最长寿,有哪些科学依据?

应该没有几个人不知道,AB型可以接受其他任意血型的血液输入,而O型血又可以输入到其他所有血型的体内,所以,它们分别被叫做万能受血者和万能输血者。但是,一定会有人觉得这跟生活中遇到的真实情况有冲突,比如:某个医院血库急需什么血型,希望大家赶紧过去献血。

简单直白点说,不同血型之间的输入和输出只能是量小的情况,需要大量输血的时候,原则上最好是相同血型,哪怕你是万能受血者的AB血型。其实,人类拥有30多种不同血型,远不止大家平时经常看到的O、A、B、AB四型,还有比Rh阴性和Rh阳性更罕见的MN及MNS血型系统。那么,不同血型的人在寿命长短上,是否具有明显的差异呢?

人的血型可能发生改变

要知道,一个人的血型并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改变,有的血型在改变之后能重新恢复之前的血型,但有的血型变化则很可能是长期都是不可逆的:

一个确诊了白血病的人,很可能在患病的过程中出现ABO血型抗原减弱、甚至消失的情况,如果他原来的血型是B型或A型中的一种,便很可能出现实验室血清学检车结果为O型的情况。但是,这种变化一般都不会对反定型产生干扰,一旦病情有所好转便会还原为以前的血型。

由于非同型异基因骨髓移植并不是特别常见,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过程足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血型。简单点说,如果一个人需要做骨髓移植,他自身的ABO血型正定型和反定型血型都是A型,并且Rh血型表现为阳性。而给他捐献骨髓的人的血型是B型,Rh血型表现也为阳性。那么,这个进行了骨髓移植的人,最后则很可能会变成B型的ABO正定型和AB型的反定型。

当然,这个结果可能会让部分人感到不可思议,觉得不就是一个骨髓移植罢了,怎么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血型?道理的确是也很简单,因为,这是这个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涉及到的本就是异基因人士,客观存在ABO血型不合的情况,当受体自身的红细胞逐渐衰亡以后,其红细胞凝集素也会随之消失,这才出现了受体的血型变得跟供者一样的情况。

血型和寿命的长短存在哪些关联?

刚刚已经讲到了,举例说明了人的血型可能在哪些情况下发生变化,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血型并不是寿命长短的决定性因素,毕竟它自身就是可以被改变的。当然,如果非要找出血型和寿命长短之间存在什么关联,这个主要是指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

比如,日本的科学家进行过一项研究,他们对一个特殊群体的死亡率进行了统计,这个群体都是曾经遭受过严重身体创伤的人,但死亡率却因为不同血型而呈现出较大差异。从数据结果来看,其中O型血的人死亡率达到了28%,而其他非O型血型的人的死亡率则大约在11%的样子,也就是说前者的死亡率相当于后者的3倍左右。

一直以来,能够不同人群进行血液输送的O型血,都被视为一种益处极大的血型。虽然,日本进行的这项研究涉及到的数据样本还不够强大,但如果O型血的人死亡率更高,真的是因为自身血液里含有的凝血因子水平更低。那么,这就意味着这种血型可能存在较大弊端,科学家们为了更准确的认识到,O型血本身存在的风险到底有多大,进一步的结果也还在研究之中。

生活中跟血型有关的说法有很多,但其中不少都伪科学结论,比如O型血的人更招蚊子。这其实跟你说哪个血型的人更长寿一样,都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只有当遇到意外紧急情况的时候,一般更常见的血型,在医院中的库存相对不会那么紧张,可能会存在救治的及时性上存在优势,而特别稀缺的血型在遇到大量输血的时候则可能需要等待血液,这种情况的确可能会导致救治成功率存在差异,但并不适用于大多数普通人。

人的寿命长短跟哪些因素有关?

不管你信不信,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主要取决于基因!比如,在你之前的几辈子寿命都比较长,那你遗传基因存在明显缺陷的概率就比一般人小,也就是说,长寿的家族更容易出现长寿的后代个体。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两个人如果要结婚,最好是了解一下双方家庭成员的病史,这也是对自己组建新家庭比较负责的一种做法。

当然,寿命的长短还跟我们出生之后的生活环境和个人习惯有关,比如,控制不住体重的人往往会逐渐丧失先天的基因优势,而经常锻炼身体和饮食均衡的人则可以来弥补先天基因的不足,或者进一步加强基因优势。之所以说生活环境也能对一个人的寿命产生影响,这是因为环境决定了我们的生活状态,还跟大家的心情密切相关,所以,长期抑郁和过度劳累都会对身体带来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