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如何改变美国“先欧后亚”战略?

人的一生,总会有一、二件记忆深刻的事情。对麦克阿瑟来说,坚守巴丹半岛几经生死,以至于将他的座机取名“巴丹号”,就是纪念那场记忆犹新的战斗,更表达了兵败巴丹后,誓要反攻回去的决心。将失败转化为动力是他擅长的事情。

随着巴布亚战役的胜利,麦克阿瑟曾经失望和阴郁的心情一扫而光。现在,进攻新几内亚的航道被打通,但大部分地区仍掌握在日军手里。也就是说,反攻菲律宾的计划依然不能实施,必须继续向北推进,而争取更多的部队是取胜的关键。

麦克阿瑟十分善于用胜利做文章。

1943年1月,著名的卡萨布拉卡会议召开,这对于太平洋战场是一个关键节点。根据会议的内容,“先欧后亚”战略有所“松动”,对日作战不再维持现状,可以择机进攻。这都取决于美军在太平洋上不断地胜利,其中麦克阿瑟的功劳不小。

首先,珊瑚海海战,在麦克阿瑟与尼米兹的合作下,挫败了日军攻占莫尔兹比港的计划,保住了澳大利亚的前哨阵地。随后的中途岛海战,更是将日本联合舰队打得元气大伤,战略主动权开始向有利于盟军的一方倾斜。

其次,6个月的巴布亚战役,双方在陆地上进行了一场殊死拼搏,麦克阿瑟指挥的美澳联军不仅全歼进犯之敌,而且打通了进攻新几内亚的海上通道,为下步进攻创造了条件。从这点看,麦克阿瑟当初将防线北移2000公里的设想是正确的。

更主要的是,太平洋战场的节节胜利,为战略性反攻增添了信心。特别是麦克阿瑟指挥巴布亚战役结束的节点,正是美、英双方谈判之际,这无疑是振奋人心的消息,也是送给总统罗斯福恰到好处的礼物,对下一步盟军战略有着重要影响。

当然,从事多年陆军参谋长工作的麦克阿瑟,十分善于抓住关键点来“表功”,因为只有这样,胜利带来的好处会更多。果不其然,罗斯福、马歇尔纷纷致电表示祝贺,国内再一次刮起了“麦克阿瑟热”,他也获得第三枚优异服务勋章。

更让他受用的是,高层越来越重视西南太平洋战区的重要性,这意味着麦克阿瑟反攻菲律宾的计划可以实施了。尽管任重而道远,但巴布亚大捷,让他有资本“伸手要东西”,有了武器和人,反攻菲律宾指日可待,他要狠狠地教训日本人。

得到加强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开始频频出击。

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美、英两国制定了1943年盟军战略的一揽子文件。尽管仍将大西洋作为首要目标,但对太平洋战场一改过去保守的做法,在确保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等地的基础上,收复阿留申群岛,择机进攻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基地。

也就是说,在能力许可的情况下,麦克阿瑟可以主动出击、自由发挥,目的就一个,摧毁日军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所有基地。他十分领会高层的决意,立刻制定了打击日本拉包尔等基地的计划,以及采用蛙跳战术,实现快速推进的目的。

作战计划上报参谋长联席会议,完全符合盟军的战略意图,剩下的就是,尽量满足麦克阿瑟的需求。于是,美国陆军第6集团军,以及哈尔西指挥的第3舰队,划归西南太平洋战区,同时由第7水陆两栖部队与原有的海上力量组成第7舰队。

与此同时,日军不甘心丢掉巴布亚的据点,发动了一系列的渗透行动,但都被麦克阿瑟及时空运来的兵力赶下大海,为了遏制日军进攻势头,对拉包尔基地的打击就显得十分重要,情报也证实了他的判断,日本在向拉包尔不断地输送兵力。

一天,麦克阿瑟获悉日本第51师团的6000人,乘坐8艘运输船,在8艘驱逐舰的掩护下驶向新几内亚的莱城,他立刻命令所属的第5航空队出击,近300架轰炸机呼啸而去,在俾斯麦海域将这股日军全部击沉大海,日军被迫中止增兵计划。

俾斯麦海战,已经预示着美国完全掌握了该地区的制海、制空权。日军对新几内亚东部战略支点——莱城的增援,只能依赖潜水艇运送少量的人员和物资。接连的胜利,让麦克阿瑟出尽了风头,各方的祝贺接踵而至,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再加上大量部队、武器装备源源不断地交给他,信心和骄傲再一次呈现在其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态度上。麦克阿瑟底气十足地将下一目标定在莱城,既是日军“南进”路上的前进基地,又是盟军进攻日军拉包尔基地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