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未来命运如何?

在地球上,人类为了进行对宇宙的探索,先后建立了两大“天眼”,但是这两大“天眼”的命运确实截然不同,当然建设的时间也不一样。一个成为过去式(曾经全球最大的天眼),基本上是无人问津,还有一个成为了科学研究的重点营运对象,并且将建立了全球性的科学中心,实现人类地外探索数据的共享,其中一个在波多黎各,还有一个是在中国。

所以从“天眼”的一个应用上,也体现出了更加先进的“天眼”更加受宠,当然研究的价值也是最高,那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天眼”命运。

“命运坎坷”的阿雷西博天文台

在2016年之前,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可以说是全球第1大单面口径射电望远镜,因为在这个之前,中国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还没有公开运用。阿雷西博天文台是在1963年建设出来的,从那以后,可以说备受世界的关注,各行各业希望目睹它的风采。

在1974年的时候,也就是短短10来年,这个“天眼”就发现了第1个射电脉冲双星系统PSR191316,再次将该天眼的探索推向新高,因为这次的发现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其中两位科学家还因为这个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在1991年的时候,“天眼”再次获得了一个重大的突破,全球首次发现了太阳系外的行星系统,这可能也是记录到的最后一次巅峰。上面我们也说了,随着中国“天眼”的出现,如今美国阿雷西博天文台望远镜的“辉煌”已经不存在,并且面临可能要关闭的命运。由于年久失修,缺少维护经费,这座曾经世界第一的射电望远镜,如今锈迹斑斑,像个“大垃圾场”。

这就是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命运,可以说完全已经没有以前的“辉煌”,那我们来看看中国天眼的是什么样子?

中国天眼有什么样的命运?

对于我国天眼来说,未来我们可以从如今的趋势可以看到,自从2016年建成之后,一直受到科学界的关注,并且在2020年正式运行之前,天眼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就,那就是发现了132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确定了93颗是首次发现的,说到脉冲星的时候,不少人可能会质疑一个问题,那就是脉冲星到底有何作用?

在以前我们也介绍过,首先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我们使用的导航系统是在卫星的支持下运行的,如果没有导航卫星,那么地球上的一些导航设备,例如手机导航,海洋导航系统等都将无法使用。而宇宙脉冲星的发现就是有这样的一个作用,那就是充当“宇宙导航系统”。从探索的意义上来说,脉冲星会不定期的发射一些信号,并且脉冲星的位置也不会发生改变。

那么从探索的角度来讲,这就是一个定位导航。所以说,未来我们在近些宇宙飞船发射的时候,可以根据固定的卫星导航来进行定位判别方向,寻找“无形之中”的有形路线,这就是发现脉冲星的主要作用之一。这将持续性的探索下去,发现脉冲星的数量越多,那么定位的路线就更加具有价值。很明显这些探索发现的持续性,就是中国天眼的“命运”。

同时中国天眼还有更多的探索目标,那就是FAST有能力将中性氢观测延伸至宇宙边缘,重现宇宙早期图像,同时参与地外文明的探索,提升深空卫星数据接收能力,参与子午链工程等等,所以中国天眼的未来“使命”还非常的重大,不会跟阿雷西博天文台——天眼具有相同的命运,两个价值都不一样,这是我们挺期待的。

综合情况来说,两个“天眼”的存在价值也是不一样,并且从初期建设的理念也不一样,所以未来使用的长久性也是不一样的。未来全球很多国家将依靠中国的天眼事实更加多的探索,这样价值也会利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