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黑眼圈?

〖太长不看版〗

黑眼圈有三种,只有血管型与熬夜有关。治疗方案很多,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前面,我们聊了口罩的好处,它可以把鼻子、嘴巴遮起来,甚至显脸小。因此,戴口罩可以提升颜值

然而,百密必有一疏,口罩只能把下半张脸遮起来,眼睛不好看该怎么办呢?

比如,黑眼圈?

今天,咱们就来说道说道这些事儿。

黑眼圈真的是熬夜熬出来的嘛?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您伸出手指压一下下眼皮,能不能摸到骨头?

能摸到就对了!

眼周解剖,图片来源:jcasonline.com

下眼皮这旮旯可以说是人体最为薄弱的地方,几乎就是皮包骨;论结构,它又很复杂,皮肤、脂肪、血管穿梭其中,任何一部分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引起黑眼圈。

黑眼圈有哪些种类?

下眼皮的皮肤里也有黑素细胞,其功能与其他地方的黑素细胞没什么区别——遇到紫外线,它们会分泌黑色素;黑色素多了,皮肤颜色会变深,呈褐色乃至黑色。这就是第一类黑眼圈,色素型。

第二类黑眼圈跟下眼皮的结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的脂肪会增加,而皮肤会变得松弛,使得眼睛下方出现一个袋子状的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袋。眼袋太大会挡住光线、产生阴影,看起来跟变黑了似的。

第三类最常见,叫做血管型。眼睛是耗能的大户,产生的代谢废物也非常多,眼周的血管却比较纤细。如果用眼过度、血液循环跟不上,眼周的血管就会发生堵塞、乃至水肿;血管堵塞与水肿又会引起二氧化碳增多。于是,眼睛下方就出现了蓝色或者紫色的色斑。

黑眼圈的类型,a、b为结构型,c为血管型,d为色素型 图片来源:jcasonline.com

这三种是黑眼圈最基础的类型,具体到某个人身上,可能会两两同时出现,即混合型。与此相关的因素就更多了,抽烟、喝酒、皮炎、药物、遗传因素,甚至吃盐太多都可能引起眼睛下方水肿、进而产生外观改变。

该怎么对付黑眼圈呢?

网上流传着许多方案,冷敷、热敷,各种眼霜,甚至痔疮膏,有没有用呢……

冷敷可以减少水肿,热敷可以促进血管循环,但是它们对于皮肤里的色素没有什么用处。化妆品、护肤品中的某些成分是有益的,比如,遮瑕膏里往往含有一些小颗粒,可以形成漫反射,让眼周看起来不那么暗,又比如,有证据显示维生素A可以改善眼周的皮肤情况,维生素C、维生素E可能也有一定的帮助。不过,不确定的地方更多。

至于痔疮膏,跟冷敷、热敷的作用类似,理论上说可以收缩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但是对皮肤里的色素没什么办法;再者,这个玩意儿毕竟是为了对付痔疮才发明的,用在眼睛周围会不会引起发红、甚至产生不必要的刺激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让人放心。

图源pixabay

正经的治疗方案分为三步:

首先是诊断。看完上面的内容,相信您心里大致有个底了:结构型黑眼圈最容易辨别,换一下光源的位置或者拉一下下眼皮,它就会消失;血管型黑眼圈跟生活状态休戚相关,睡几个好觉可能就没了。

接下来,对症施治。如果跟结构有关,可以考虑脂肪移植,从其他地方取一点脂肪填补到眼睛下方,没有沟壑自然阴影不再;如果是色素的问题,可以想办法把它们剥掉,维甲酸啦、激光啦之类。

最后,不管是症状太轻不需要治疗还是已经接受过治疗,都需要注意预防。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可以把眼周看成生活状态的晴雨表——注意防晒,注意休息,注意治疗皮炎等原发性疾病,尽量避开烟草、酒精、高盐食物,不仅是减少黑眼圈的窍门,也是全身健康的关键。

郑重声明,

蝌蚪君黑眼圈是搞科普熬出来的,

请大家放心阅读文章~

参考文献:

[1]李远宏, 徐天华, 吴严, 等. 黑眼圈的发病机制及治疗[C]//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

[2]GENDLER E C. Treatment of Periorbital Hyperpigmentation[J]. 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 2005, 25(6): 618–624. DOI:10.1016/j.asj.2005.09.018.

[3]RANU H, THNG S, GOH B K, 等. Periorbital Hyperpigmentation in Asians: An Epidemiologic Study and a Proposed Classification[J]. Dermatologic Surgery, 2011, 37(9): 1297–1303. DOI:10.1111/j.1524-4725.2011.02065.x.

[4]SARKAR R, RANJAN R, GARG S, 等. Periorbital Hyperpigmentati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 2016, 9(1): 49–55.

[5]SHETH P B, SHAH H A, DAVE J N. Periorbital Hyperpigmentation: A Study of its Prevalence, Common Causative Factor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ersonal Habits and Other Disorders[J]. Ind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4, 59(2): 151–157. DOI:10.4103/0019-5154.127675.

[6]VRCEK I, OZGUR O, NAKRA T. Infraorbital Dark Circles: A Review of the Pathogenesi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J]. Journal of Cutaneous and Aesthetic Surgery, 2016, 9(2): 65. DOI:10.4103/0974-2077.184046.

[7]MAYO CLINIC STAFF. Dark circles under eyes Causes[EB/OL](2019–10–08)[2020–04–28]. https://www.mayoclinic.org/symptoms/dark-circles-under-eyes/basics/definition/sym-20050624.

作者:赵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