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全球第4个强震出现,等级6.6级,地球内部有问题?

5月以来,地震,火山喷发等问题可以说在全球都出现过,而在5月13日6时41分(当地时间5月13日9时41分),全球又出现了一个强震。根据地震监测网数据显示,本次地震发生的地点位于圣克鲁斯群岛,等级大小为6.6级,所以强度还是比较大(不小了),震源深度120千米。

不过幸运的是,这次地震没有传出海啸预警或破坏性问题,在震中300公里范围内没有大中城市分布。从位置上来说,这次地震的区域又是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所以产生强震的情况也属于正常的情况。环太平洋地震带几乎每天都有大小不一样的地震发生,而这次只是其中的一个。

从地震数据上来说,这也是2020年5月以来的第4个强震,并且也是5月记录到6级(包括6级)以上排名第2的强震,最强的就是印尼班达海7.2级地震,大家从数据上可以看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连续两个较大地震的震源深度都比较深,一个是110千米,还有一个就是120千米,这难道是地球“内部”有问题了?当然这个震源深度属于一个点,所以具体是不是地球内部“不太安分”我们就等待科学家们去分析吧,但是依照科学的原理来说,这可能只是属于板块运动“碰撞点”不一样了,也就是诱导地震发生的点不一样。

本次地震也是2020年已经记录到的第29个强震《6级(包括6级)以上的地震》,4月全球总计出现的强震为5个,而5月已经出现了4个了,暂时仅仅相差1个,不清楚后面强震以上级别的地震会不会超过4月。整体上来说,强震的频率从短时间来看,相对还是较多了。当然由于地震无法进行预测,所以后面我们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地震的发生主要就是因为板块运动或者断层带(俯冲带)滑动所带来的,所以每次出现较强地震的时候,基本都是利用这种因素来进行地震的分析,当然这并非是地球的唯一一种地震模式。

在地球上,还有一种最为常见的地震情况,那就是“人工地震”,这种地震是人为活动影响产生的地震,主要形成的原因有工业爆破等问题,当然大家见到最多的就是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这种人工地震的情况相对较为常见。这就是主要的两种最为常见的地震,还有就是“塌陷地震”也比较常见,因岩层崩塌陷落而形成。而在上面我们说了,地震在科学之中无法进行预测,那么不少人说的地震云,地震鱼,生物异常又是什么情况?

其实对于这些现象来说,科学界也进行了分析,并没有证据显示这些现象与地震有关系,可能只是偶然遇到了。同时我们也还看到了不少科学家或者专家说,地球某个区域可能发生地震的概率,这属于地震预测吗?当然也不是,地震概率只是一个可能性的说明,并不是说一定就会发生,所以也不具有地震预测的说明。我们始终要记住,地震无法进行预测就行,地震无法预测,如今我们如何防御地震呢?其实地震预警的建设确实减少了不少的影响。地震预警也不是属于地震预测,这个我们首先需要注意下。

地震预警是建立在地震发生之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震设防区之前,就是这一短暂的时间,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如今不少地区可以提前几十秒收到地震预警信息,主要是人类的科学技术提升,可以在地震发生之后,快速的实现预警,这样当大家收到预警消息的时候,就可以快速的进行地震防御,比以前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好很多,以前还未出现地震预警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地震波什么时候传播来,如今就可以知道了,地震预警在全球范围之中都非常的普遍,所以值得我们支持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