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凭什么2年升少将,5年升四星上将?

1925年,45岁的麦克阿瑟,肩扛两颗将星从菲律宾归国受命。现在的他可谓是前途光明,但再像过去那样四处树敌,只能说是自毁前程。麦克阿瑟先后担任几个职务,脾气、性格明显收敛了许多,说话办事更加谨慎小心起来。

最明显的例子,由他负责审理威廉.米切尔上校不服从上级罪,就可以看出他“成熟”了许多。米切尔上校是重要的早期空军战略家和空军倡导者之一,是美国航空史上一位主要的、有争议的人物,他的许多观点在日后被证明是正确的。

他极力主张空军独立和统一指挥,强调以“空权论”取代“海权论”。但在当时,这是完全“大逆不道”和不合时宜的,更是遭到陆军、海军的反对,并由此从准将降为上校。被降级后的米切尔,更加无视组织纪律,指责当局对航空兵漠不关心。

甚至大骂军方是“无能和失职”,军事法庭以违抗上级罪对其提出指控。可米切尔与麦克阿瑟两家是世交,又是脾性、性格相投的好友,这让马克阿瑟十分为难。一向愤世嫉俗、爱出风头的他,突然变得聪明了,“一反常态的沉默起来”。

在他看来,作为最有前途的军官,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他的任何意见都将成为爆炸性新闻,一着不慎将满盘皆输。在审理的过程中,他对米切尔既不反对也不支持。最终,米切尔被判处停止军职5年,这都与麦克阿瑟采取中庸态度不无关系。

再比如,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突然死亡,这时距奥运会开幕不到一年。情急之下,人们想到了酷爱体育运动的麦克阿瑟,但他并不喜欢这个任命,认为自己是军人,怎能干与军人职业无关的事情呢?放在过去,他早就大放厥词并拒绝任命。

但这次他不仅服从,而且带领美国队在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获得了56枚奖牌,创造了7项世界纪录、17项奥运会纪录,几乎主宰了奥运会。马克阿瑟再次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尽管鲜花、掌声涌向了他,但他比以往谦逊了许多。

因为,陆军参谋长是他的目标。

1928年,麦克阿瑟由于率领美国队在奥运会上,取得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为军方挣足了“脸面”。“论功行赏”,他被任命为菲律宾美军司令,这是一个相当有发展前途的职务,而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这是其父亲军事生涯的顶峰。

麦克阿瑟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担任陆军参谋长,这不仅是风光体面的职务,而且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将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其父亲生前向往的职务。他为了家族的荣誉,也为了实现父亲的愿望,不惜“得罪”总统。

这位总统就是胡佛,在他上任后,恰逢密西西比河泛滥成灾,沿途十几个州损失惨重,急需一位有能力的人担任工兵主任,他想到了工兵出身的麦克阿瑟。原来,二人早在一战期间就熟知,而且关系不错。意外的是,麦克阿瑟婉拒总统的邀请。

首先,现任陆军参谋长美诺尔快要退休,各方势力都在争抢这个位置。当下,正是竞争的关键时刻,担任工兵主任就意味着退出,这是麦克阿瑟不愿看到的事情。更何况,“死对头”潘兴也在积极运作,推出自己的候选人,他不会让其得逞。

其次,美诺尔在一战中是“彩虹师”的师长,是麦克阿瑟的老上级,他十分欣赏麦克阿瑟的勇敢和能力,两人合作的不错。眼看离任在际,他多次表示将推荐麦克阿瑟,接任自己的工作。由现任推荐尽管没有绝对把握,但胜算会更大一些。

更重要的是,麦克阿瑟还是挺自信的。在他看来,自己是一战的英雄,军中最年轻的少将,刚带队参加奥运会载誉而归,现在又是菲律宾美军司令,这样的履历无人能及。况且,新当选的总统胡佛,是自己的老相识,最起码在任命的问题上,不会阻拦他。

当然,华盛顿一些有权势的人,也在为他的事四处游说,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提名麦克阿瑟,就是不希望其他势力得逞。但婉拒总统的任命,多少有点“不识抬举”,这让他为此纠结了好久,但陆军参谋长的位置太有诱惑力了,他必须铤而走险。

结果毫无悬念,麦克阿瑟如愿以偿的成为陆军参谋长,达到了其军事生涯的顶峰,为家族赢得了莫大的荣誉,平克尼抚摸着儿子肩上全军独有的四颗将星,激动说道:“你实现了你爸爸的愿望,如果他能亲眼看到,该多好啊!”

麦克阿瑟能走到陆军参谋长的职务,固然有自己的努力,众人的帮忙,但关键时候保持低调,不张扬也是他成功的关键。因为,张扬容易暴露自己的弱点,会给有心之人可乘之机;张扬会给自己埋下祸根,你不晓得你会不会得罪他人。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