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疫情再次来临,我们能否做好准备?

4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将萎缩3%,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不得不考虑“危机应对”这一话题。

应对危机,首先需要直面危机、承认危机存在。略微扫描世界各国在抗疫期间的表现,我们不难发现,当疫情仍然很遥远,似乎与自己没有太多关联的时候,很少有领导者真正意识到,在全球化人员流动如此频密的当下,危机其实已经迫在眉睫。

不确定的未来,如何应对剧变?

全球知名博学家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最新著作《剧变》中提出了应对危机的框架。在个人与国家都对未来充满迷茫,危机接踵而至的当下,他尝试解答危机应对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重要命题:当危机来临时,我们该如何应对?

危机与剧变总是结伴而行。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个人、企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要不断进行选择性变革。

我们邀请到《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吴晨解读《剧变》,在纵览芬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历史上的危机应对的同时,更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生物进化等跨学科视角展现人类自古以来如何应对危机的历史沿革。

吴晨

《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

我们此前所面临的剧变,是一个科技加速而来所带来的剧变,是一个全球化走到十字路口,中美贸易纷争带来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剧变。

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到,(我们现在面临的剧变)竟然会是100年来最惨烈的疫情带来巨大的冲击。疫情在全球蔓延,其实是会加剧很多变化,会挑战我们既有的很多认知,会加速暴露很多结构性的问题,但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转型的新机会。它给我们带来的历史和现实的很多案例,都值得我们更深入地去思考,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这场巨大的变化,到底会给我们每个人的工作跟生活,或者国家跟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的发展,经济的转型带来什么影响?

《剧变》这本书其实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框架。它站在美国的视角,讲述美国和其他六个国家在过去100年内经历过的巨大变化,它们是怎么转型,怎么走出危机的;在危机的过程当中,有一些什么好的分析框架可以值得我们去借鉴。

戴蒙德和《剧变》

今天我会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梳理戴蒙德提出的个人和国家应对重大危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的思维框架,然后我们再接着去谈个人应对危机还有什么新的思路。最后我们再讲一讲怎么去理解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它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这又给中国带来什么启示。

首先来谈怎么去应对危机的三个思维框架。其实戴蒙德列举了12条,我梳理三条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认识到有危机。在这次新冠疫情的发展过程当中,各国领导人在早期都低估了新冠疫情的严重程度。其实在抗疫的早期,中国为全世界赢得了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在这一个月当中并没有做出任何有效的应对。所以真正去意识到有危机这件事是不容易的。书中的几个问题值得我们仔细思考:第一,是不是只有危机才能激发一个国家做出重要的选择性的变革。第二,我们到底能不能提前去做好预案。

第二个重要的思维框架是,每个人在面对一场危机的时候,我们需要有诚实的自我评价,需要有自省的能力,需要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视角。首先,要强调一下走出受害者和自我怜悯的心态。我们在整个中国的近代史,其实总有一种悲情的态度。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忘国耻是对的,但是我们能不能走出这个态度很重要,我们在新冠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走出这样的一个心态。第二,清晰诚实的自我评价,其实是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更完备的信息。你一旦对自己的实力、自己的地位缺乏诚实审慎的自我评估的时候,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你都可能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对全世界的新的变化有敏锐的认知,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危机的发展。

戴蒙德在书里面讲了一句话,我觉得也特别适合去评价当下的美国,就是今天的美国在对自己作出评估的时候,其实也是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很多美国人甚至是自欺欺人,把自己国家的问题怪罪到别的国家头上,而不是反思自己的责任。我觉得这句话需要大家都去警醒。疫情是全世界的问题,需要大家协作起来去解决问题。我们需要自省的是,千万不要简单地让别人去抄作业,对于别人的失败和挫折,我们更不能做旁观者。我们要想到我们能怎么去为这些国家提供援助,我们怎么去在美国不去肩负领导力的时候,中国有没有机会去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可以在全球的视角扮演一定程度的领导者的角色,去共同抗击疫情带来的冲击。

第三个危机应对框架是,对任何的危机,他山之石的范例和过去的经验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而这次危机最值得借鉴的当然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增加流动性是值得我们首先去借鉴的。

最后,戴蒙德也特别提到了国家的认同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我们正处在全球化政策十字路口的当下,需要提升到全球层次重塑对全球化的认同,要重塑全球人民对经济发展和应对挑战的价值观,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抵御民粹和保护主义。

同样,作为个人而言,在生活工作当中面临这样那样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其实刚才那个框架是类似的,每个人同样也是一定不能做鸵鸟,一定要意识到我们已经面临一场危机了。接着我们一定要勇于去寻求外部的援助,很多问题很难是一个人能解决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去向外部寻求物质的和精神上的帮助,这样我们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我们才可能敢于试错,拥有耐心和韧性,又有一定程度的灵活度。第三,对于个人而言,尤其是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性的未来,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一定要有宽广的视角,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看到一些变化。

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性的未来,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一定要有宽广的视角,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看到一些变化

最后,我们讲一讲什么叫做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简言之,就是对未来发生的是不连贯、跳跃式的变化,而未来的变化不再基于对过去趋势的预测。所以说疫情带来的很多变化是断崖式的变化,所以才会出现油价竟然是负的这样的奇葩事件,也会出现农民把牛奶倒在沟渠里面,把蔬菜烂在地里面的事情。

很多人说,是不是1930年的金融危机又重新到来了?这是生产过剩到带来的危机吗?不是。如果以牛奶跟蔬菜为例,在美国有很多的奶农和农户,他们是为餐饮跟酒店提供服务的,而当餐饮跟酒店突然一下子没有需求,而供应链又很难简单快速地把为餐饮跟酒店提供的服务产品转向为超商跟个人提供服务的时候,你所能做的就是扔掉、倒掉、烂掉。

而疫情会带来的这样的瓶颈是我们是很难预料到的,因为在正常的年份,你很难想到是会因为这样的情况导致生产的停滞。这些是新问题下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所以说它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未来的变化一定不是线性发展,一定不是按照现在画一条平滑的曲线向上走或者向下走。在没有规律可循的时候,需要我们有开放的心态,需要我们更好地去了解未来。

(本文未经造就授权,禁止转载。)

文字 | 黄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