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会终结吗?人类能活到宇宙终结的那一天吗?

人类并不能做到像宇宙那样长存,原因是宇宙的“死亡”和人类的“死亡”并不一样。

人类的灭绝

相对于宇宙而言,人类实在是太弱小了,能够造成人类灭绝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

太阳

人类的生存受限于能量,而地球上的能量几乎都来自于太阳能。我们知道,太阳并不是永恒的,而是会在50亿年后发生氦闪,然后化为白矮星慢慢凉透。在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之所以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就是因为太阳发生氦闪之后地球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其实,早在太阳发生氦闪之前,地球就已经不适合生物生存。这是因为太阳在发生核聚变反应时,自身会损失一部分能量。当损失的能量较多时,太阳的引力会逐渐束缚不住核聚变反应而膨胀,造成地球温度越来越高,当地球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时,植物将会无法生存。

我们知道,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而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能量都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植物,如果植物无法在地球上生存,那么人类也将无法在地球上生存。

环境

如果你对地球历史比较了解的话,你就会知道地球环境绝不是为人类特意准备好的,虽然今天的地球非常适宜人类生存,但只要地球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人类将会在地球上灭绝。

比如:大冰期,在大冰期时,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会被冰雪所覆盖。当温度非常低时,地球上大多数植物要么被冻死,要么生长缓慢,以至于动物生产的能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要,从而造成人类灭绝。

事实上,地球上一共经历过3次大冰期,有两次大冰期造成了生物大灭绝,至于人类能不能跨越这个灾难,还要看人类的科学技术是否发达。

其实大冰期只是地球环境的其中一个要素而已,其他的诸如温度升高,氧气含量变化等都会影响到人类生存。

从以上可以看出,导致人类灭绝的因素有很多,但这些因素并不会导致宇宙灭亡,而且宇宙的寿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得多。

宇宙灭亡

在19世纪之前,人类并不相信宇宙有起点以及有终点,而是认为宇宙是一个静态的,昨天是什么样子,未来还是什么样子,连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是这么认为。

爱因斯坦甚至因为这个原因,在自己的相对论中加了一个宇宙常数,这是因为如果不加宇宙常数,得到的是一个动态的宇宙。

但是哈勃通过望远镜发现了远处的星系发生了红移,也就是说这些天体在离地球远去,而且离地球越远的天体,红移的速度越快。

虽然哈勃对这个发现拒绝做出解释,但敏锐的科学家已经知道了,宇宙正在发生膨胀,也就是一个动态的宇宙。而神父勒梅特认为如果对相对论中的宇宙常数合理取值,就可以得到宇宙正在膨胀的速度。

既然宇宙是膨胀的,那么倒退回去,宇宙很可能起源于一个点,这个点温度无限高、能量无限大,后人把这个点叫做:奇点。

宙的终局

既然宇宙有一个开端,那么宇宙很可能也拥有一个结局。关于宇宙的结局,科学家认为一共有4种情况。

大挤压:如果引力最终占据宇宙中的主导地位,那么宇宙最终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停止膨胀,而是开始收缩,甚至挤压到一个点上。此时宇宙中的星球、物质、粒子等都会被摧毁,宇宙也就走向了终点。

大反弹:科学家认为,如果宇宙最终在引力的作用下压缩成奇点,由于奇点的温度过高、能量过大,或许会导致宇宙大爆炸。也就是说,宇宙有可能会重启。

循环论:如果宇宙会重启,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宇宙会持续不断的爆炸、收缩、然后再爆炸、收缩,开启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宇宙。

大撕裂:如果宇宙中引力并没有占据主导,而是一直膨胀下去,那么最终所有的天体、物质、粒子等都会被撕裂,那么此时的宇宙就迎来了灭亡。

除了以上这四种情况,实际上,还有一个热寂说,这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推演得到的,它和大撕裂一样都属于冷死亡的一类,只不过热寂说描述的是宇宙最终处处温度相同,没有了热传递,也就没有的信息的传递,陷入一片死寂。

然而无论是哪种情况,人类都无法做到像宇宙一样长寿,甚至人类存在的时间对于宇宙而言就是浮生一世;人类这个个体在宇宙的眼中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总结

人类只不过无法做到和宇宙同存亡,是因为人类对环境的要求太高了,以至于当环境中任意一个因素发生较大的变化时,都有可能导致人类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