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叫宋代皇帝为官家,那其它朝代如何称呼本朝皇帝?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中的细节一直为观众所称道。其中有一个细节格外有趣,就是对于皇帝的称呼,是用的“官家”而非“皇上”“陛下”这类词汇。“官家”作为宋代颇具特色的词语自然也是大家所比较好奇的,为何宋代称皇帝为“官家”,而不是其它的词语呢?

我们不妨来盘点一下历代的皇帝的称呼都是如何得来的?

关于这事,我们不妨从头说起。要说古代帝王最初的叫法,那肯定得先提到一个词:王。然而在上古时期,其实还有一个字和王是并列的,那就是“后”。这里的后可不是专指王后,后就是王。正如《左传》所说:夏后皋即夏天子皋。其实这也反映出一个事——上古时期,帝后共治现象很严重。班固所说:“天子之妃谓之后何?后者君也。天子妃至尊,故谓之后也……天子尊之,故系王言之,日王后也。”原因正是在这。

当时称帝王还有一个听起来很匪夷所思的字:辟。这个字今天和皇帝基本是不沾边的,但是可千万别忘了,有个词叫“复辟”,这个词就是从辟的古意中来的。辟就是执掌权柄,以法治国的意思。所以其代表君主。

到了秦汉时期,称呼皇帝的词可就多了起来。首先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皇帝。当然,还有所谓的“元首”。其实元首为何用来称呼皇帝很好解释,元首出自《尚书》:元首明哉,股脑良哉。股肱代指臣子,首脑自然是君主。所以元首是君主代称很好解释。

与元首相近的还有至尊,这一点在所谓过秦论的“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大家是众所周知的。至尊可是专有名词,所谓“王”“寡人”有时候还能被一些地方强大的藩王所用,但是至尊可是专指最高君主,其它人用不得。

再到秦汉之后,帝王的代称就越来越多了,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比如说大家最熟悉的词汇:陛下。

陛下这个词大家都知道是用来指皇帝的,但是作何解释却很少有人明白。陛,丹陛,也就是皇宫殿前的台阶。陛下就是那些帝王们用来防备刺客的近臣。说白了,陛下=帝王近卫军。这一点和古罗马的法西斯差不多,法西斯就是执政官旁边卫兵的束棒,用来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

和陛下比较类似的还有九五,之所以九五代表皇帝,其实可是大有学问,因为九是个位数里面最大的,所以中国古代很多关键的物件都和九有关系,比如九鼎,九锡,这都是依赖于九这个数字的巨大感。由于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所以五也是个重要的数字,所谓“五脏俱全”,五作为中位数,也有居中的含义。居中为天子,这是自然之理。

对于皇帝的称呼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历代也有些特色,比如唐代时期宦官经常称呼皇帝为“大家”,这个称呼其实颇为有趣,因为在唐朝媳妇称呼婆婆也是叫“大家”的,其实唐代宦官之所以称皇帝为大家主要是因为这是奴仆对主子的称呼,不过这个称呼一般也只有宦官才用,比较著名的高力士和李辅国都用过这种说法。大臣可是不会这么说的。

然而到了宋代,称呼皇帝为“官家”则成了特色。其实这个说法起源可早得多,在《晋书》里面,这说法是来自石虎载记的,所谓“官家难称”。但是有趣的是,这种起于五胡的说法到了宋代竟然格外流行。

其实这玩意和皇帝的喜爱有很大关系,宋代很多皇帝都特别喜欢“官家”这个称呼,当时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用来说明宋代帝王对这个词汇的喜爱。

宋真宗(澶渊之盟那个)曾经和侍读学士李句容谈话,内容很有意思,宋真宗当时和李句容喝酒,喝到兴头上有点醉了,于是乎问李句容:何故谓天子为官家?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深度,要不怎么说侍读学士不是白干的,李句容当即非常机智的回答了一句话:“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这句话一说完,宋真宗的表情只用三个字就能形容:“上甚喜。”

其实宋代称皇帝为官家某种意义上也是皇帝君权神授色彩的衰弱导致的。毕竟宋代皇帝是所谓的“黄袍加身”得来的。

宋朝初期其实一直对各类兵变严加防范,比如赵匡胤曾经想用老将符彦卿为禁军统领,遭到了宰相赵普的强烈反对,赵匡胤于是乎就对赵普说道:“卿苦疑彦卿,何也?朕待彦卿至厚,彦卿岂能负朕耶?”结果赵普一句话差点没把赵匡胤噎死:“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可见,宋代皇帝不仅“拎得清”,大臣更是“看得透”。

不过对于皇帝的称呼到了明清时期,其实还有另一个很显著的特色——年号代指皇帝。其实这一点也很好解释:年号作为皇帝一个很特殊的标签,本来是不具有代表性的,比如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这种经常换年号的人,年号代指没什么意义。但是明清帝王往往就一个年号用到底,不会换年号,所以年号就有了特殊性了。

另外庙号称呼皇帝在以前很正常,比如唐朝的太宗皇帝,自然是唐太宗了。但是到了明清时期,称宗成了习惯,而且大多和前代一致,所以称呼皇帝用庙号也不太合适了。而且由于尊号加的越来越长,用尊号称呼皇帝也是非常困难的。文皇帝武皇帝之类的说法明显也不合适了。(比如朱元璋尊号是“开天行道雄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其实帝王的称呼和历代的文化有关,更和君主特色有关,赵匡胤喜欢听别人叫他官家,但是如果明清时期,恐怕就有很多人不爱听了。

毕竟,专制的加强总是伴随着等级的愈加森严。

文:三清妙音

参考资料:

【1】 丁谓 《丁晋公谈录》

【2】 王君玉 《国老谈苑》

【3】 江少虞 《宋朝事实类苑》

【4】 《史记》《旧唐书》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