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学古筝必须了解的常识

手型

手型的好坏对于音色、以及以后弹奏高难度的曲子能否弹下来有影响。正确的手型是我们在走路时的手自然的形状。找不到感觉的家长或者学生,就走走路拉~
易犯的错误:

1、弹琴的时候,四五两指蜷起来,向内缩。这样的手型是很不放松的手型,会影响以后弹奏的速度。家长做陪练的时候,可以温柔地在发现孩子有这种问题的倾向之前就提醒孩子:放松四五指。一定要注意说话时的态度要温柔。

2、肘部、腕部抬得太高。基本上来讲,手腕和肘部应该在同一水平线上。弹奏的时候,应该根据岳山的弧度作出相应的调整。发现这种问题的时候,家长帮助孩子调整一下即可。

古筝

有的人会说先买架便宜的普及古筝,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一等价钱一等货,便宜的古筝无论是用料还是做工都很一般,音色也好不到哪里去。增加学习兴趣的除了学会弹古筝曲带来的成就感,古筝本身的优美的音色也是重要原因。有的人买回来的古筝音色不好,会慢慢失去兴趣。
买便宜的普及古筝造成的后果就是放弃了学习,家里还多了一台无人问津的摆饰。最可怕的就是,让学下去的比以为古筝的音色就是这样,严重降低了自己的审美品味。
易犯的错误:

1、手指大关节用力过大,指尖关节不主动。
2、手指喜欢放在琴弦上之后去“拽”琴弦。正确的是离琴弦有3个毫米左右的距离地方去弹琴。
3、弹奏八度音的时候,喜欢把用手往上拽琴弦。
4、完成一个动作之后,手指还是处于紧张状态。

节奏

初级阶段建议先跟着节拍器练习,刚开始跟着节拍器练习的时候会有些困难,因为,不习惯节拍器打的拍子,会出现合不上拍子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节拍器的速度调慢,同时用手划拍子跟着节拍器先唱几遍,等到熟练了再在琴上跟节拍器练习。熟练了比较慢的速度,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把速度提上去。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跟节拍器练习尤为重要。这对于帮助我们建立内心的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要觉得花这么多的时间在节奏上面很可惜,这是绝对值得的。

如发现某一弦的码子在用力弹弦后有柱底打面的声音,俗称“跳码”,这说明弦的张力不够或有效弦长太短,或码子高度不够。先检查一下是否按编号排码的,如果排列没有问题,可将这只码子向左移动一些再上紧琴弦即可。

  1. 如发现某一弦有沙音,俗称“狼音”, 可能是琴柱上端牙骨的缺口将弦夹住影响了震动,只要用三角锉将缺口的两侧扩大一些就可避免。
       

  2. .如发现某弦不发音或发出沙音,用手捻一下此弦的外缠尼龙,如果捻的动,说明尼龙未缠紧,阻碍了弦的震动,则这根弦是次品,必须更换。
       

  3. .如果发现筝体不平,检查一下筝架摆放的地面是否平整,设法把筝架放平,如筝架腿有长短则用锯子锯掉长出的部分即可;如使用的是组合架,可在筝体与组合架有空隙的地方钉上一块厚度相当的橡皮就可将筝放平。

  4. .如拨动琴弦时筝头处发出嗡嗡的声音,请检查一下筝头琴盒盖是否关紧,如盒盖密合不好的话是引起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再者察看一下筝头琴盒内的物品是否排放的不平或是触碰到盒内的琴钉,还有筝盒内不要放置太多的东西,如果放的东西较多或不平的话在弹琴的时候会引起盒内物品的的共振,从而产生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