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钱,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前些日子,邻家一个小孩由于偷家里的钱去上网,被家长骂的不敢回家,这不禁让我想起曾经的一段往事。

小学六年的时候,我们班里发生了一件偷窃事件,当时,大家刚上完体育课回来,发现自己的笔少了,当大家打开文具盒的时候,才发现每个人都少了笔,于是叫来了班主任,经过询问发现,当时只有一名同学没有上体育课,于是大家就怀疑是他拿的,几位生气的同学一话不说就抢了那位同学的书包,打开一看发现,却是里面都是笔,于是小偷这个名字就冠在了他的头上,之后的一段时间,同学都不想和他玩,他也变得沉默寡语,直到现在。

其实,当小孩子做错了事,或者说发生了偷钱这件事,我们不应该除了打就是骂,有一个家庭就做的非常好。

这个家庭里有一位12岁的男孩和8岁的女孩,他们看中了一块新手表后,想买,但是没有钱,于是哥哥就偷偷从妈妈的钱包里拿了2张50元,1张给妹妹,1张自己留着买表,结果妈妈回来后发现钱少了,她猜测应该是孩子拿的,但是她并不知道是谁拿的,于是妈妈做了这个举动。

吃饭的时候,妈妈对孩子说:“我觉得钱包里的钱好像少了100块,是不是有小偷进来了呢?妈妈好担心啊。”哥哥低下了头,妹妹神色紧张,这让妈妈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妹妹胆子小,偷偷将50元放回了妈妈的钱包。第二天妈妈笑着说:“妈妈好像弄错了,昨天说钱少了100元,是算错了,是少了50元。”妹妹表情坦然了,但是哥哥没有动静,于是妈妈说:“我不相信是自己家人偷的,可能有小偷进来,我们去叫警察好不好?”这时的哥哥也紧张了,趁着妈妈做饭的时候,偷偷将50元放回了钱包。

于是妈妈对孩子说:“妈妈大头虾,50元也根本没丢,是妈妈数错了,年纪大了这记忆下降了。” 哥哥和妹妹都笑了,再也没有偷钱。

所以,这位妈妈的做法是可取的,小孩子的自尊心本来就很脆弱,小时候建立的心态会影响到以后的成长,因此作为父母,应该这样做。

1.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并进行人格上的侮辱,尤其是很多家庭,往往在发现小孩子偷东西的时候,不断的让孩子道歉,不断的用极其难听的话语威胁孩子,这容易让孩子伤自尊,严重的甚至会得恐惧症。

2.要先弄清楚孩子偷钱的原因,通过讲故事,或者举例子的办法去点拨孩子,让孩子自己知道错误,当孩子认错后给予一定的鼓励。

3.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来教育孩子,比如当孩子偷钱事后,家长可以特意的找些小偷视频,并对孩子说:“看看他们,马上就要进警察局了,进了警察局就不能吃好吃的,不能有玩具玩,也见不到妈妈爸爸了,所以乖宝宝一定不能学他们哦。”这样孩子会养成不偷钱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