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亡国7个月,德国为什么迟迟不进攻法国?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法国的110个师集结在马奇诺防线一动不动,成为日后饱受诟病的“静坐战”和“奇怪的战争”。实际上,由于波兰的迅速瓦解,在入侵后的第7天,一部分德军已经调往了西线,法军没有进攻的实力和机会。

从这点看,多少有些误解了法国。不是误解的是,德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进攻法国。然而,德军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而是在波兰灭亡后的7个月才发起进攻。同时,双方的第一次交手不是在法国,而是在相距甚远的挪威,这都是为什么呢?

进攻法国的“黄色计划”流产。

德国与苏联共同瓜分波兰,战役仅用了36天结束,大批德军开始调往西线,准备进攻法国。同时,陆军参谋部代号为“黄色”的作战计划也出炉了,但让德国元首失望的是,这就是“施里芬计划”的翻版,没有任何创意,会给德军带来灾难性后果。

首先,作为法国人的骄傲,马奇诺防线犹如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法国军方认定德军的进攻方向,是通过荷兰、比利时实施迂回进攻,而德军就和一战时期的“施里芬计划”一样,再次陷入持久的僵局中,并在消耗中慢慢垮掉。

其次,一战后,比利时也加强了边境防御,尤其是埃本埃马尔要塞,它着落在一个悬崖峭壁上,前方是马思河和艾伯特运河的交汇处,是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说白了,“施里芬计划”中攻占法国必须经过比利时,而有要塞在,德军休想。

更可怕的是,德军拖不起。按照“施里芬计划”,德军一定会像一战那样被拖耗下去,有限的资源还是小问题,“保持中立”的苏联是更大的问题。尽管苏联与英、法两国有矛盾,但也不代表就喜欢德国,一旦拖下去,苏联一定有所动作。

就算不进攻德国,也会趁机“敲一竹杠”,那时的德军将陷入更困难的境地。所以,进攻法国一定要速战速决,而“施里芬计划”,显然不符合这些要求。况且,因一架德机坠毁在比利时,“黄色计划”被英、法两国知晓,失去了实施的意义。

时间就这么一点点地拖下去,不是不想进攻法国,而是没有更好的计划。直到德国元首遇到一位新任职的军长,事情有了转机。他不仅遇到一位军事奇才,而且同他一样善于“剑走偏锋”,这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德军名将——曼施坦因。

然而,“曼施坦因计划”的出台并不容易。

1940年2月,进攻波兰的德军主力已移师西线好几个月了,进攻法国的命令却迟迟不下,不是部队没有做好准备,而是没有一个“速战速决”的进攻计划。在德国元首例行召见新上任的军长时,遇到曼施坦因,才知道还有一份更好的作战计划。

这就是“曼施坦因计划”。陆军参谋部的“黄色计划”出台后,曼施坦因还只是A集团军群的参谋长,他对这个方案非常不满,并将其全部推翻,设计了更加精妙的进攻计划。然而,当他信心满满地提交到参谋部时,却遭到了退回。

原因也很简单,“黄色计划”是司令布劳希奇和总参谋长哈尔德拟定的,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参谋长彻底推翻,另起炉灶,不仅有冒犯上级之嫌,而且让两位高官颜面扫地。曼施坦因心有不甘,先后6次提交均遭退回,一气之下要求面呈元首。

这种越级行为可是犯了“大忌”, 总参谋长哈尔德一面斥责其“以下犯上”的行为,一面扣下他的计划,并将其调往一个新组建的军去当军长。这种“明升暗降”的做法,曼施坦因十分清楚自己遭到了排斥,无奈地准备去新的工作岗位。

巧合的是,在德军有个传统,新提拔的军职军官,上任前要与德国元首进行一次任前谈话。这让曼施坦因看到了希望,当他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时,立刻引起了元首的共鸣,甚至可以说两人心有灵犀、一拍即合,想到一起去了。

随后,德国元首严令陆军总参谋部,按照曼施坦因的计划组织实施。内容是,将德军136个师分为A、B、C三个集团军群,先由B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和荷兰,以此将英、法联军主力调往该地区;同时,C集团军群佯攻马奇诺防线,牵制法军。

待英、法联军主力进入比利时后,强大的A集团军群突破阿登山区,直冲英吉利海峡,与B集团军群一道对英、法联军主力,形成包围并“聚而歼之”,法国也就失去了最后的抵抗能力。这个计划堪称完美,既突然又高效,关键是能速决。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