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谎言说一千次就变成真理”?

除了我们常常听到的“谎言说一千次就变成真理”,古代也有“三人成虎”、“曾参杀人”等故事,都在警告我们流言蜚语的危害性,不要以讹传讹。但重复的谣言谬论,到底会产生多大的威力呢?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心理学家的发现也许令人有所启发。

有3位心理学家于70年代末发现,如果实验对象对先听过一些句子,再接受测试时会比较倾向认为读过的句子属实。

虚幻的真相效应

心理学家称之为“虚幻真相效应”(illusory truth effect),这是一种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认知偏差是指我们在思考时,某种普遍但不自觉的倾向,有时候会导致犯错。这些认知偏差的存在,让我们大脑能用最少资源去迅速处理问题,但同时为速度而牺牲了准确度,因此偶尔会犯错。

几十年来有多个实验确认虚幻真相效应存在,而且不论在几分钟、几星期甚至几个月后,此效应仍有影响力。整体而言,重复接收的讯息,会令人有时觉得一些错误结论“比较真”。

其中一个可能解释,是重复接触的内容,让大脑处理时比较流畅。举个极端例子,大多数人想都不用想便能答到“1+1等于多少?”,那是因为“1+1=2”是我们接触最多的数学公式之一。

有时候,虚幻真相效应甚至不用人事先接触有关信息。有实验显示,人们更倾向认为印得比较清楚易读的句子属实,按上述解释,这是因为大脑在处理这些句子时较为流畅。

换言之,当我们判断一些事情的真假时,大脑处理信息的流畅度是其中一项影响因素。越接触得多、越易读/听到的,我们会更倾向接受。但我们的头脑显然没有这么简单,毕竟我们会读书、会接收知识。假如听了一千次“1+1=3”,难道会真的认为1+1是3吗?

因此有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对相关议题的了解,可以减弱甚至消除虚幻真相效应。

知识无法阻止偏差

该研究有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的对象是40名大学生。实验对象首先要评价88个句子,由“很有趣”到“很没趣”,这阶段主要是让他们读到那些句子,制造虚幻真相效应。然后他们立即要为176个句子打分,由1(肯定为假)至6(肯定为真)。最后,实验对象需要参与一项测验,以判断他们到底本身的知识。

研究人员只分析了实验中错误的句子,而按最后一个测验,他们把句子分成两组︰“已知的”以及“未知的”。实验结果显示,无论句子属哪一组别,平均而言重复接触的句子得分较高——对象较倾向认为那些句子是真的。

在第二个实验中,大致上跟上述实验一样,但把1至6的评分制,改成二分的“真/假”判断。研究人员结果发现,虚幻真相效应仍然存在,较多人认为重复接触的句子属实,确认了第一个实验的结果。

作者指出,实验对象先读到“Sari是苏格兰短裙的名字”这错误的句子,其后便会倾向认为这句是真的——即使他们能准确回答“苏格兰短裙的名字是什么?”这个问题(答案是Kilt)。他们认为,这代表大脑在判断句子的真假时,未必先从已有知识中寻找答案,反而按对该句子的熟悉程度决定。

先查证,再分享

这个研究显示,虚幻真相效应要比心理学家以前估计的还要强,假如我们曾接触一些谬论,即使知道哪是错误的,仍有可能受其影响。

谎言重复一千次不会变成真理,但也许能令一些人误以为是真理。

了解到这一点,当我们在“分享”传播信息之前,就应该加倍谨慎。因为你应该知道,在网络上,各种流言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回归。万一把错误信息分享传播开,即使事后更正,原本的信息仍然有影响力——除非更正的信息能够流传更为广泛。

而在讨论问题、下判断的时候,也应当警惕自己,先把事实查清楚,别太相信直觉和印象。这样才不会被一些广为流传的谣言所误导,也令别有用心去散布谎话的人难以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