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脑部组织注射入血液,会发生什么?

科学及医学知识的进步,往往来自于一些看起来毫不相干的研究。毕竟谁又能想到把脑部组织注射入动物血液内的研究,可以让人认识到一个可怕疾病的机制?

法国动物学家及解剖学家布兰维尔(Henri Marie Ducrotay de Blainville)在1834年发现,如果把脑部组织注射入动物的静脉内,它会立即死亡。布兰维尔之后再为死亡的动物进行解剖,发现它全身的血管内出现大量血栓。

到了1893年,英国生理学家胡德里奇(Leonard Charles Wooldridge)再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但这次他把脑部组织慢慢地注射入动物的静脉内,动物今次没有立即死亡,不过血液就失去了凝固的能力,之后即使再为动物注射脑部组织,也不能够引起血栓。其后,有人发现那些被慢慢注射入脑部组织的动物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都非常之少,难怪都不能凝固了。

凝血系统与流血症状

到了20世纪,科学界对凝血系统的认识逐渐深刻,渐渐地了解到这些现象的成因。原来脑部组织含有大量的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它是凝血系统的起点。把脑部组织注射入血液内,会激发凝血系统,做成大量血栓。当血液内的凝血系统被大规模地激活,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就被消耗得很快,所以动物反而出现流血的症状。

其实医学界也很早已经留意到类似的症状,例如恶名昭彰的鼠疫又叫黑死病,患者会容易流血,又会因血痊而出现坏疽,令四肢变黑坏死。

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疫症之一,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2500万人死亡,瘟疫于中世纪爆发时曾造成欧洲人口近一半死亡。另外,几个世纪前已有人留意到,孕妇生产时偶尔会出现血崩,令妈妈血流不止而死的现象。现代医学把这些情况称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简称DIC。

DIC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个由疾病引起得现象,它背后的疾病才是始作俑者,疾病大规模地激活了患者的凝血系统,令凝血因子都被用尽,结果反而出现流血症状。可以导致DIC的疾病有很多,包括某些恶性肿瘤、感染、大规划创伤、中毒、急性溶血及妊娠并发症(如羊水栓塞)等。

需要及时进行诊断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aemia,简称APL)就是一种非常容易引起DIC的血液癌症,因为这种癌细胞含有大量的组织因子,会大规模地激活凝血系统。

APL引起的流血甚至比一般的DIC更严重,因为除了激活凝血系统之外,癌细胞的annexin A2含量也是异常地高,这种蛋白质可以增加胞浆素(plasmin)的生成,帮助溶解纤维蛋白(fibrin),降解血栓。APL的患者除了凝血系统外,纤维蛋白分解(fibrinolysis)系统都同时被激活了,令流血问题雪上加霜。APL大概是其中一个最危急的血液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地作出诊断及为病人开始治疗,患者可以很快地因脑出血而死。

除了基本科学与临床科学的进步外,化验技术的进步令医生诊断DIC变得简单。DIC会把血液内的凝血因子消耗殆尽,所以病人的PT及APTT凝血指数会延长,纤维蛋白原量下降。另外,血小板也会在生成血痊的过程中用掉,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也会因而减低。在1960年代末,化验室渐渐出现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的化验检查。纤维蛋白降解的过程中会制造出D-二聚体(D-dimer)等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而DIC会令血管内出现大量血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自然大大增高。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化验检查,到了今时今日,它仍然是医生诊断DIC的重要工具。

如果遇到一位出现DIC的病人,医生需要监控检查病人的凝血指数及血小板数量,并为流血的病人输入适当的血液制品。但医生最重要要做的事其实是找出并医治引起DIC的始作俑者,否则一切治疗都将是途劳无功。

资料来源︰

Levi M, van der Poll T. A Short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Seminars in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2014; 40(08): 874–80.

Levi M, Toh CH, Thachil J, Watson HG.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2009;145: 24-33.

Breen KA, Grimwade D, Hunt BJ. The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agulopathy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aemia.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2012;156(1): 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