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含有添加色素的糖果,真的会让孩子多动吗?

色素被广泛运用在很多食品上,比如糖果、糕点等,它们让食物变得更加缤纷。不过,“人造色素”长期以来都存在一些疑虑,最让父母担心的,莫过于孩子是否可能因为要摄取到特定色素,而会让孩子更容易产生多动症。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2007年针对儿童摄取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防腐剂后的表现做研究与观察,是“色素导致过动”最广为人知且被引用的文献。不过,这项研究早在2008年就已经被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推翻。

原因如下:

1、该研究找来153名3岁和144名8岁儿童进行研究,在为期6周的实验期间,供应这些孩童3种不同类型的饮料,其中2种添加了不同组合形式的“黄色4号”、“黄色5号”、“红色6号”与“红色40号”色素,以及防腐剂苯甲酸钠;第3种饮料则完全没有任何添加。之后再交由老师和家长评估这些孩童的行为变化。但是,EFSA认为此作法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例如这两个年龄组以及研究中使用的两种饮料,观察到的效果均不一致,行为改变也缺乏临床意义。

2、这项研究只测试了包括防腐剂、多种色素在内的“混合物”,而非单独的添加物,因此无法确定究竟是哪种添加物造成过动现象,也无法直接认定就是色素造成的问题。

3、其中有一些实验对象饮用这些饮料后产生的过动状况,可能只是因为对食品添加剂或色素较敏感而已,就好像有人会对特定食物过敏一样,因此无法进一步评估这样的现象在一般人群中是否普及。

在此研究之后,欧盟也没有就此结果进一步禁止这些人工色素的使用,2010年开始采用预防原则规定,所有添加人工色素的食品都需要标示“可能对儿童的活动与注意力造成不良影响”,为保守的预防措施,并不是认定一定会有不良影响。

美国FDA也有进行调查,但无法找到确凿的证据!

1994年,‘异常儿童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有一篇很有趣的研究,它让两组妈妈带孩子去玩,有一组妈妈被告诉说‘你小孩吃了很多糖’、另一组则没有。但实际上这两组小孩都没有吃糖,但是被告知的那群妈妈却觉得自己的小孩比平常更会跳。

美国官方也有针对(英国研究中的)这些色素重新做评估,结果发现根本没这回事。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在2011年召开食品咨询委员会(FAC),以探讨人工色素与“多动症”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世界各地相关研究很多,但是结果不一,有些说有、有些说没有,至今尚未有结论性的证据。

“多动症”本身就有其复杂性!单一研究无法成确切证据

其实,要探讨色素究竟是否会造成儿童多动前,还是要了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注意力不足多动症”。

目前虽然不清楚是什么造成多动症,不过多数会认为是先天因素如基因的变化等等,后天则可能包括脑部受伤、病变等。以医学的角度来看,色素也不会是造成多动的因素,除了证据不确凿外,也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无法一概而论。

多动症在判别上就已经有其复杂性,不可能靠单一测试结果就能判定,因为测试过程中孩子也可能因为紧张,就影响实际行为表现,因此在判断时就需要多方面的观察。

ADHD常被叫成是多动症,但它全名是‘注意力不足多动症’,很多人忽略了,爱发呆也是症状之一,不是只有很会动而已。而造成过动症的潜在因素很多,可能与先天、环境、小孩个人的心智发展等有关,无法将原因归咎在单一因素上。

关心孩子是否真的多动,除了饮食控制更应该协助适应

其实,比起担心摄取“含色素的糖”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更应该要先面对的是“糖”本身,毕竟摄取过多糖会引发肥胖等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并且以剂量、浓度来看,糖对孩子会造成的影响说不定会比色素来得更大。

家长不应该把焦点放在色素是否会引发过动上,而是要出于健康因素,去要求法规将儿童食品中的天然成分比例增加,这样的方向可能是更正确的。如果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了什么会有情绪的改变,就在接下来的两周内不要提供给他同种食物,并且密切观察症状是否有改善,以此观察彼此之间是否有相关性。

儿童仍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如果他在某个阶段过动、不专心,不是用“帮他解决”的方式去保护,而应是去“协助他适应状况”,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