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育开始翻山越岭,教育平权还远吗?

印度教育的“平权”与内耗


印度理工学院联合入学考试结束后,学生走出考试中心

17年,印度高分喜剧电影《起跑线》被引进中国大陆。影片讲述了一对印度的中产夫妇,为了能让女儿进入名牌私立幼儿园费尽心力,在富人、中产和穷人三个阶级中来回穿越的故事。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片中不堪重负的父母、教育商品化、阶层固化,每一个都好像是本土故事一般自然。

印度作为“金砖友国”,经常被西方人以“龙象之争”和中国放在一起比较。然而,印度的教育究竟是个什么状况呢?

英语:一种身份象征

去印度旅游,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大概会是“光怪陆离”。前一分钟地狱,后一分钟天堂。

街上难以忍受的高分贝噪音、人车动物混杂的交通,路边简易厕所的尿臊味、鲜艳夺目的各色香料,时时刻刻冲击着你的感官,一切显得混乱而又似乎自有章法。

在整体的混乱当中,印度的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显得生气勃勃,女孩子们扎着麻花辫,总会带着探究而好奇的眼神打量你。如果在旅游景點相遇,他们还会热情地把你拉来一起合影。

在从新德里往东南去往阿格拉(泰姬陵所在地,位于北方邦西部)的火车上,坐在对面的一个印度小哥一直在偷瞄我们,终于在火车开动15分钟后,忍不住找我们搭话。

他是IT专业的大学生,这趟准备从新德里坐40多个小时的火车去“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卡纳塔克邦首府)做项目。他对我们问东问西,英文表达流利。英语是印度大学的主要授课语言,但印度英语以难懂的口音出名,而且在印度,真正会说英语的人只占10%左右,英语水平也成了划分阶层的依据。

电影《起跑线》中,上流社会交流都用英语,甚至以讲印地语为耻。现在的印地语,被戏称为“英地”,其中夹杂着大量英语词汇。“纯印地”似乎只存在于课本上。电视台的印地语频道收视率很高,但除了印地语新闻以外,节目主持人经常是两种语言混着说。报纸也一样,主要是英文的天下,印地文报纸种类很多,但发行量却远不如英文报纸。

另一方面,印度本土“使用人口超过100万”的语言大概有129种。尽管印地 语作为第一大语言,使用的人口超过40%,但其他印度人并不愿意丢掉自己的语言而学习印地语,英语似乎成了最好的折衷选项。尤其在印度南方的几个邦(如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由于IT业相对发达,有出国志向的年轻人,更愿意学习作为世界通用语和高科技语言的英语,而不是身边没多少乡亲会说的“北方的”印地语。有钱的家长,会把小孩送到收费不菲的私立中小学,去接受英文授课的基础教育。

种姓:贱民靠什么翻身?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印度是大范围采取积极“平权”措施的极少数国家之一。种姓制度在这个国家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为了打破这种不平等,政府在1948年印度独立后把保护落后群体写进宪法,为低种姓和经济条件落后的群体提供优待政策。

这里主要是指在高等教育、议会席位和政府工作方面享有专门的配额,具体因每个邦的政策而异,一般可以达到50%甚至70%的配额比例。电影 《起跑线》里的主角爸妈,为了孩子进入精英学校,钻空子套取穷人的录取配额,利用的也是这样的政策。

落后阶层具体是指“表列种姓”,也就是低种姓人群,占总人口19.7%。主要是指达利特(所谓“不可接触者”,只能从事掏粪、清扫垃圾、殓尸等低等工作),也包括一些转信其他宗教的印度人,比如印度的佛教徒89.5%都属于“表列种姓”。

电影《起跑线》中,上流社会交流都用英语,甚至以讲印地语为耻。

以印度的最高学府—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IIT)为例,15%的入学名额属于“表列种姓”,7.5%的名额属于“表列部落”,27%的名额属于“其他落后阶层”,合占49.5%。

非落后群体,在剩下的一半名额里“择优录取”,即便被优待的“落后群体”学生达不到学校的最低录取标准而没有招满,名额也不能转给普通学生。

出生在印度,教育的机会真正是一半看出身,另外一半才是“99%的汗水加1%的运气”。


电影《起跑线》剧照

由于女性在印度的地位非常低,识字率不到70%,2018年的劳动参与率仅有28%,女性也有一个独立的保留配额,具体来说,国家范围内所有政府的工作职位的35%,以及印度理工学院14%的学位,保留给女性。

教育的“公平”,反而可能造就整体水平“一代不如一代”的稀释效应。

我的印度朋友,忧心忡忡地表达了对这种制度的顾虑。从知识水平和能力来说,降低标准录取的来自“落后群体”的学生比不过普通学生,却要在统一标准下竞争,同时又承担了太多来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改变命运的期望。近年来,印度理工学院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而几乎90%的当事人都来自“表列种姓”或“表列部落”。

达利特在恒河边清扫遗体火化后的灰烬

这种积极“平权”政策,也意味着学生的质量下降,而这些学生以后也会成为老师或者政府要员,没有可以匹配的能力却被委以要职,造成整个国家竞争力的下降。

教育的“公平”,反而可能造就整体水平“一代不如一代”的稀释效应。

政治方面,这种优惠政策反而变成了政客的一种武器。由于“落后群体”在人数上的优势,政客往往用承诺增加“落后群体”配额的手段来获得选票。“落后群体”的配额比例也层层加码。这几年,经济落后的群体也被纳入了配额范围。

赴美:精英们用脚投票

“落后群体”的定义并非一成不变,印度政府的“社会正义与权益部”负责每隔一段时间对各阶层人群进行统计,并相应调整他们在政府配额中的比例。

这种调整的空间,已然成了印度内部争夺地盘的一线战场。有限资源的“零和”博弈,让印度的几百个亚族群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族群納入优待范围。不需要外部创造矛盾,内部已经有足够多的矛盾需要解决。

印度朋友甚至有些悲观地跟我说,没有一股强有力的力量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印度大量的精力都用在了内耗上,她不知道印度是不是已经错过了那辆经济发展的列车。

资源的重新分配,也是对普通人的一种逆向歧视。如果你不属于享有优惠政策的群体,你只能在剩下的30%~50%的位子中竞争。

印度理工学院校园印度拉贾斯坦邦,小学生在教室

由于政策对普通人教育和就业通道的收窄,加上憧憬海外更加优渥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才转而出国发展,造成人才的进一步流失。2017/18财政年度,所有印度理工学院的经费预算,加在一起大概是10亿美元,而印度人每年花在赴美教育上的费用高达65亿美元。

美国被誉为“印度IT人的麦加”,因为美国IT公司更加注重业绩,更加“专业化”,只讲技术而不论其他(比如肤色、种姓),更加符合印度人才的脾气;相比其他英语国家,美国的移民规则对技术移民更加友好(如可携配偶同时入境);在美国的印度人社团,也比其他海外印度人社团更加发达。

我们这次刚好住在加尔各答大学附近。一眼望不到头的街道两边,全部是卖二手书和影印版图书的书摊,摆出的除了理工科的英文教材,最多的就是托福、GRE之类的留美教辅材料。

据朋友说,印度理工学院的学生毕业后,70%选择出国深造,只有在海外找不到工作、留不下的人,才会返回印度。这些年,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印度出生的“印一代”进入了跨国公司,甚至担任首席执行官等要职,如谷歌的现任CEO桑达尔·皮查伊,以及微软的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

为什么印度的IT业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主流媒体大都强调印度的英语优势和发达的高等教育,然而牛津大学博士项飚在《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的技术劳工》一书中指出,印度IT业中的两股力量—国内以Infosys、Wipro和Satyam等大型公司为代表的IT工业,和海外印度侨民经营的中小IT企业—事实上都依赖于一个“非正式的IT部门”,包括劳力行、培训机构以及那些待业中的IT工人。主导型的IT部门建立在非正式部门的基础上,而非正式部门又从当地基层社会吸取剩余价值。换言之,是阶级、种姓和性别的严重不平等,使得印度IT业从全社会动员资源成为可能。

印度的高等教育是印度被割裂社会的缩影,大概没有一种完美的方式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两极分化的路上,延续几千年的种姓制度余威,仍然顽强地撕扯着这个文明古国的伤口。

作者: 无心插花

来源:《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