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案例男性居多,新冠是“性别歧视者”?

截至 4 月 17 日,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 199 万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人数超过 13 万人。

生辉(Sci Phi)查阅各国公开数据发现,新冠肺炎患者的性别比例接近 1:1,然而,男性的重症率、死亡率却远远高于女性。

早在 2 月,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这个不寻常的比例。2 月 17 日,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发布的周报中显示,中国 2 月 11 日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中有 1023 人死亡,死亡率为 2.3%;此外,全国感染病例中男女比例为 1.06:1,然而男性粗病死率为 2.8%,女性为 1.7%。也就是说,虽然男性和女性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数大致相等,但男性死亡率更高。

以确诊人数排名全球第五的德国为例。截至 4 月 16 日,德国共有 134753 人确诊新冠肺炎。在超过 13 万的确诊病例中,男性占 48%,女性占 52%。

然而,在新冠肺炎导致死亡案例中,有 1907 人为男性,1344 人为女性,男性占比达到 58.66%。在 90 岁以下的多个年龄层,男性死亡案例均多于女性。只有 90 岁以上的死亡案例中,女性占比高于男性。

图丨德国患新冠肺炎的死亡案例数量,按性别(来源:德国卫生部)

其他国家对新冠肺炎死亡案例的统计中,也出现了失衡的性别比。

西班牙卫生部 4 月 3 日曾披露称,西班牙的新冠肺炎病例中男女人数大致相等,但重症的男性人数是女性的两倍以上,而且男性死亡率更高。4 月 6 日,针对意大利疫情最严重的伦巴第地区的一项研究发现,入住 ICU 的患者中有 82%是男性。在全美疫情爆发最严重的纽约也是如此,截至 4 月 3 日,纽约市 59% 的住院患者是男性,1800 多名死者中,有 62% 是男性。

在由冠状病毒引起的 Sars 和 Mers 疫情期间,死亡案例中男性比例也更高。2003 年,Sars 在香港爆发。科学家对全部的 1467 名确诊患者(注 1)进行统计发现,有 606 名为男性,占确诊患者总数的 41.3%(注 2);但男性患者死亡率高达 15.2%,远高于女性患者 9.2% 的死亡率。感染 Mers 的男性中,约有 32% 死亡,女性中这一比例为 25.8%。

失衡的死亡率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目前,已经有多种假设被提出。

爱吸烟不爱洗手成死因?

由于人体呼吸系统是新冠病毒、Sars 和 Mers 病毒的共同攻击对象,吸烟行为被首先纳入到考虑之中。

吸烟能引致支气管黏膜的上皮细胞以及纤毛细胞发生坏死脱落,降低肺部抵抗力,使其更容易受到感染。2020 年 2 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针对中国 1099 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发现,在重症或死亡案例中,吸烟者占 26%。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指出,吸烟者患肺部疾病的可能性更高;此外,吸烟时手和面部发生接触,为病毒入侵人体提供了可乘之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 2018 年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18 年中国 15 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 26.6%,其中男性为 50.5%,女性为 2.1%。这个调查结果似乎为 “吸烟导致新冠死亡性别比失衡” 的假设提供了支撑。

但是,在德国 15 岁及以上的人口中,吸烟者的性别差异远远小于中国,男性有 29%是吸烟者,女性为 20%;意大利女性的吸烟比例与男性几乎持平。这可能表明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两性在防疫行为和防疫态度上的差异,或许也是原因之一。

根据权威研究机构 Statista 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 3 月 24 日,在美国的成年人中,有 48% 的女性认为新冠肺炎对个人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而男性中这一比例仅为 40%。

两性对于新冠肺炎的不同看法,直接导致了行为上的差异。

图丨新冠肺炎爆发后美国民众的行为变化,按性别(来源:路透社)

路透社于 3 月 24 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疫情爆发后,有 65% 的美国女性会避免与他人进行身体接触,男性为 56%;有 73% 的美国女性表示会更加频繁地洗手,只有 60% 的男性会这么做;72% 的美国女性会避免大规模聚会,男性中这一比例为 58%。

对新冠肺炎的看法不同,还会造成求医意愿的差异。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的流行病学家 Tara Smith 曾评论道:“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寻求治疗。女性更有可能在生病时去看医生,所以更有可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测试。”

不过,以上两种说法都属于假设,暂时没有十分强有力的证据对其进行支撑。

“终极答案”或指向生物学差异

除社会学因素外,科学家也正在向人体本身寻找答案。

男性和女性抵抗感染的方式存在多种关键的生物学差异。在被感染后,女性的身体倾向于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大多数女性拥两个 X 染色体,而 X 染色体恰好包含与免疫系统相关的大多数基因,因此女性也具有更显著的免疫应答多样性。

亦有研究称,雌性激素可能有助于提升女性的免疫力。一些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雌激素受体,已有研究表明,雌性激素补充剂可增加小鼠的免疫反应。

2016 年至 2017 年,爱荷华大学的微生物学家 Rudragouda Channappanavar 等人研究了 Sars 病毒对小鼠的影响。在实验中,实验人员用 Sars 病毒分别感染雄性和雌性小鼠,发现雄性小鼠死亡率更高;当研究人员用普通雌性小鼠和被摘除卵巢的雌性小鼠做对比实验,发现被摘除卵巢的雌性小鼠感染 Sars 的死亡率显著高于普通雌性小鼠。这表明,雌性激素的存在可能是雌性小鼠死亡率低的关键。

此外,雄性激素可能在新型冠状病毒与人呼吸道的相互作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导致男性感染概率更高。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的原理,是依靠刺突糖蛋白附着在人类呼吸细胞表面的 ACE2 受体蛋白之上,通过与它的结合入侵人体,并诱发感染。新冠病毒在激活刺突糖蛋白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人体细胞中的一种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 TMPRSS2。TMPRSS2 作为促进男性前列腺癌发生的关键分子,受到人体内雄激素的正向调控,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男性体内较高的雄激素水平及其对病毒入侵关键分子的调控让男性更易感。这项研究成果发布在 Cell 杂志上。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人们现在的所知还相当有限。不过,了解病毒对于两性不同的影响,对于抵抗新冠肺炎而言至关重要。

例如,相关研究可以帮助医生制定针对不同性别患者的治疗方法,并推动政府进行有针对性和差异性的宣传。此外,研究两性对病毒的免疫反应的细微差别,将有助于疫苗的开发。男性和女性在接种疫苗的效果上存在差异,一般而言,接种疫苗后,女性获得的免疫效果更好。因此,研发新冠肺炎疫苗时,有必要将性别因素纳入考虑之中。

注 1:Sars 在香港爆发后,共出现 1755 例患者,其中有 1467 例(83.6%)达到了 SARS 实验室验证的既定标准,其余 288 名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符合实验室验证的既定标准。

注 2:Sars 在香港的确诊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医院爆发了聚集性病例,而香港医疗行业的女性医护人员多于男性。确诊的女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医护人员,例如,在 254 名 25 至 34 岁的被感染女性中,有 102 名是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