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龙蟠乡林火复燃,为什么还要消防员人工灭火,而不是用飞机?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陆续进入春季防火期,这一阶段也是森林草原高火险关键期,4月18日13时30分,龙蟠乡兴文村七坪组集体林区发生森林火灾。经火场救援力量近20小时的全力扑救,截至19日10时10分,火场东线已无明火,北线和西线火势已基本控制。然而19日15时40分,丽江市玉龙县龙蟠乡森林火灾东南线风力突增,火场出现复燃。

而在不久之前的2020年3月30日,西昌市经久乡发生森林火灾,当晚赶去驰援的宁南县专业扑火队18名扑火队员和1名向导遇难。

4月14日17时,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尼西村发生森林火灾,火灾过火面积约700公顷。截至4月18日17时,森林火灾明火已扑灭,仅余零星烟点,已转入清理看守阶段。

这还只是新闻大规模报道的,仅3月17日至24日一周时间,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共接报处置森林火灾56起,因灾死亡5人。2019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2345起,其中重大火灾8起、特大火灾1起,受害森林面积约13505公顷。

大部分林火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呢?数据显示,2010年—2019年,在已查明火因的森林草原火灾中,由人为原因引发的占97%以上,其中祭祀用火、农事用火、野外吸烟、炼山造林分列前4位。

以西昌大火为例,系1名11岁男孩用打火机点燃树木熏洞内松鼠时不慎引发。

为什么现在科技如此发达,还要消防员人工灭火,而不是直接派出飞机等大型设备?

森林灭火的专业性强,火场环境险恶,瞬息万变,扑救人员时刻都在面临着生死考验,是国际公认的高危高难行业。林火扑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气象复杂;二是地形险峻;三是难在立体展开,以水灭火很难实现。

这也让许多机械设备很难使用,比如遇到了大风天气,当特殊火行为发生,火场迅速扩大,火灾演变为树冠火,直升机无法靠近火场,大型消防器械也无法进入山地参与灭火,这种情况极度危险且人力基本不可及,难以扑救,但是消防员还是需要从外围开设隔离带、以火攻火等手段,防止火灾扩大,这样再等到天气条件改变才能灭火。

飞机灭火可分为扑水救火和喷消防剂救火,首先扑水救火的话经常会遇到装载水量有限,和水源地离火灾区距离较远的问题,而喷消防剂灭火会遇到灭火粉被风吹散的问题。

而且飞机只能扑灭明火,很难消灭暗火,这样林火很容易出现复燃情况,所以还是需要消防员再进行地面人工作业。

而林火之所以会对消防员造成生命安全,主要是因为气象原因,还有遭遇爆燃以及上山火、险境火、树冠火、大风火、密林火等情况,大风条件下,扑救难度会更高,危险也会更大,在同样的风力、可燃物和氧气的条件下,山坡上的火势蔓延速度会比平地上快。西昌大火消防队员就是在在赶往火场的路上,风向忽变,一行人被大火包围,不幸遇难。

“险境火”是峡谷沟谷、向阳山坡平缓地凹陷处、石崖峭壁、风向多变的乱流区发生的火灾,以及密度大的人工针叶林内发生的火灾,变化剧烈。历史教训显示,90%以上的火场人员伤亡都是由于误入上述高危环境灭火、遭遇“险境火”造成的。扑救“险境火”,一定要等待时机,能让则让,能避则避,同时开设防火线,建立安全避险区或撤退线路。

火借着地势和风势,向山上蔓延,便会形成“上山火”,此时,火势猛烈,危险性大,难控难灭。而迎风、朝阳的“上山火”就更可怕,就会产生爆燃。

林火爆燃通常指爆炸性燃烧,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爆燃火温度能达到1000℃以上,火焰达到30米以上。会瞬间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温度极高,发生到这种程度,如果地面有扑火人员身处其中,就会受到高温灼热、烟雾熏呛,加上冲击波,扑火人员难以脱身,来不及反应,所以往往就可能造成大的伤亡。

冠火是密林内的地表火遇到强风,燃烧到树冠引起的。往往是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并伴有飞火发生。

火场环境险恶、瞬息万变,扑救人员时刻面临生死考验,需要快速的反应和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经验,非专业人员参与扑救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森林火灾是一定要及时扑灭的,如果火灾不进行及时扑灭的话,将会造成大量危害,除了森林被烧毁之外,许多珍贵野生动物也会遭受危害。

森林火灾的浓烟、气体会严重的污染大气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如果不及时扑灭,任其燃烧,将会殃及村庄,给企业等带来巨大的损失。并且会使森林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生物、大气、水和土壤之间的动力学平衡受到破坏,森林生物量下降,生产力衰退,引起森林结构和功能的失调,还会造成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一系列衍生灾害。

最后希望各位在森林之中不要玩火、防火,不仅容易让自己身陷囹圄,一旦造成林火,后果将不堪设想,你们的一次率性之举,可能要连累许多无辜的家庭。

让我们向每一位消防员致敬,如果没有它们,他们用热血铸就英魂,同危险搏,跟死神斗,他们用生命守卫生命,致敬!危难处现身的烈火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