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岛战役,摩托罗拉公司如何帮助美军破解日军近战?

太平洋战争中的瓜达卡纳尔岛战役(以下简称:瓜岛),以美军占领全岛而宣告结束。岛上3.6万人的日军,以伤亡2.3万人的代价,灰溜溜地撤离了瓜岛。打破了他们自战争爆发以来,日本陆军所向披靡、战不无胜的作战记录。

然而,作为参战仅半年多的美军,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作战经验,都远不如日军,却仅以伤亡6000人的代价赢得了战役。这让作战凶悍、老练的日军十分不服气,认为美军的实力是依靠强大的武器装备。这话,只能算是说对了一半。

美军战术理念先进,领先日军30年。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1922年的《五国条约》,美军开始了大幅度的裁军,海军建设规模受到限制,陆军更是被裁撤至13.5万人。但并妨碍其在军事领域的研究,军校等机构依然将一战期间的经验,作为其军事思想研究的方向。

难得的是,二战爆发后,美国一面向各方出售武器,发“战争财”,一面凭借工业优势研制先进武器;而军方将目光放在各国战场上,认真学习和总结各国先进的战术思想,以及高效的战术理念。说白了,没参战,不代表没有做好参战的准备。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建立的独立装甲师、伞兵部队,并大力研发航空母舰,都是基于对军事思想不断的研究。同时,整合他人的先进技术为己所用,“雷达”就是最实用的一个,它是“大不列颠空战”中,帮助英国“脱困”的“法宝”。

美军十分清醒地意识到,依靠技术弥补“短板”的作用。在瓜岛,由于舰队不善夜战又无法预知对方动向,在海战中吃了不少亏。尽管拥有制空权,但在夜间依然无法与日军抗衡,阻挡不了“东京快车”,给岛上守军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自安装“雷达”后,几百公里外活动目标都映射在屏幕上,方位、速度一目了然,增加了舰队技术防范,以及与之抗衡信心,虽然不能像现在使用的“雷达”,能够分清敌我,但在当时已经够用了,美军依靠“雷达”彻底封锁了瓜岛。

反观日军,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海上力量,却只能挑选视力好的士兵,天天吃着鱼肝油,在海上进行目视搜索。为了能提前发现对手,瞭望塔是越修越高。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他们犹如“瞎子”一般。这一点,日军落后美军30年

美军各军种协同作战,步话机成为关键。

1942年8月,美军历史上首次两栖登陆作战在瓜岛进行。然而,首次各军种的协同作战却因为指挥问题,出现了极不协调的一幕,气的陆战一师师长站在岛上破口大骂海军:“怕死鬼、懦夫,不够意思”,并导致美军当天损失4艘战舰。

随着哈尔西担任南太平洋舰队司令后,这种现象大为改观,各军种围绕着瓜岛守军,开始了一场海、陆、空三位一体的防御战。在长达半年的防御中,初上战场的陆战一师,利用一种便携式调频无线步话机,呼叫炮火和支援,阻拦日军。

这是由美国高尔文公司(后来成为摩托罗拉)研发的单兵携带装备,它的有效传话距离只有1.5公里,却是在丛林战中最好的通讯器材;它只有4.5斤重,非常便于携带。在陆战队,这种步话机普及到每一个战斗分队,发挥着巨大作用。

首先,不再害怕近战。在茂密的丛林里,更便于隐藏,到了夜晚彼此联络又成了大问题,而论单兵素养,美军根本不是日军的对手。自有了步话机,任何一点的美军都可以将消息传达给附近战友,并共同作战,尽管传话距离近,但已足够用。

其次,随时得到增援。由于是防御,彼此离得不是很远,可以通过“接力”的方式,与炮兵分队联系炮火支援。队员们还利用它进行调整射击诸元,提高炮轰效果,致使日军在冲锋时,往往还没有冲到美军前沿,就已死伤大半。

更厉害的是,战役后期,岛上美军装备了更为先进的双向步话机,尽管它重达三十五斤,但有效通话距离扩大为16到30公里。不仅可以在前线直接呼叫炮火,甚至能直接指引抵近射击的战舰进行炮轰,大大提高了防御实力。

这也是日军最不服气的地方,“拼刺刀”他们可以“以一敌三”,但美军偏不给这样的机会,反而将“打不完的炮弹”砸向他们。也就是说,人还没见着,自己早早地送了命。而美军利用步话机,诸兵种协调得更加顺畅,武器效能发挥最大。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