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人生一串》的锦州烧烤,凭啥在东三省中脱颖而出?

丨治愈之味丨

▲ 蚕蛹,高蛋白的味道。图/《人生一串》

-风物君语-

但吃烧烤 莫问前程

锦州烧烤有啥魔力?

“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要细说“撸串减压”这一道理,东北人明白得比谁都早。

若论笑傲东三省烧烤江湖的佼佼者,东北三省各地一贯互不相让,难分伯仲。

▲ 辽宁锦州,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辽西走廊”东部,是连接华北和东北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图/谷歌地图

为什么偏偏锦州烧烤脱颖而出?

依山靠海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让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皆可进入锦州,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锦州师傅烤不到的;一路从“山东街”走来,门挨门经营的各色烧烤店靠密度坐实了“烧烤重镇”的名号;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发的争议又着实为其赚了一把眼球。

▲ 锦州烧烤,讲究“蘸、刷、撒、烤、翻、压”。图/网络

更何况,锦州凭借纪录片《人生一串》这张宣传名片,把风靡全东北的“重工业烧烤,轻工业快手”之戏称,变成对自己恰如其分的白描,也使其成为大多数非东北人心中东北烧烤的打卡圣地,甚至为其争得”辽宁烧烤NO.1“的殊荣。

▲在快手搜索关键词“锦州”,排名前六的,有五位的直播内容与“烧烤”相关,且皆为男性。

每当夜幕降临,锦州“串街”就开始亮出它的“真家伙”了。

大街小巷亮起的烧烤店霓虹长龙、锦州口音的手机直播页面冒出的“鲜花游艇”,随着涌入店面的客流,伴着动感的配乐,一起宣告这座沿海边城夜生活的正式开始。

▲烧烤门市集中的“山东街”街名改为“串街”,图为凌河夜市的热闹场景。图/《风味人间》

再积攒已久的终日疲惫,再千回百转的深夜情绪,都将被接下来“炭火炙烤,油脂渗出”的东北奇珍们所治愈。

很显然,美味才是锦州烧烤安身立命的根本。

肉肉肉肉肉肉

肉,尤其是火上翻烤,香滋滋,油汪汪的“禽兽”滋味,最具勾魂摄魄的玄妙魔力。

禽 | 躲不过碎尸万段

鸡的一生,无论在哪里,都注定是个碎尸万段的悲惨结局,而在锦州,除了福德转盘的金鸡外,肢解只是芸芸众鸡悲剧的序章。

▲烤凤爪。图/网络

都说十指连心,被卤煮、穿串、划开掌心再加炭火伺候的凤爪,有多可怜,就有多美味。

骨、肉、筋的那点儿纠缠,被吮吸咀嚼的唇齿,上翻下转的巧舌轻易分解,配着啤酒咕咚下肚。

▲吃凤爪,是人和骨头的较量。图/《人生一串》

嗝~,这是来自人类最由衷的敬意。如果说烤凤爪带给人“啃”的惬意,那烤鸡头,无疑让人们体会到“茹毛饮血”的痛快。

被从中间劈成两半的鸡头带着生烤特有的酥脆,没经历开颅的熟烤吃的就是个全乎,连骨带肉,嘎嘣咬碎,体会这皮肉、骨骼、油脂、酱汁四重奏的美妙,是胆大老餮们的专属福利。

▲仔细看看第一帧,到底是生烤还是熟烤。图/网络

当然除了头和脚,鸡腿、鸡翅、鸡胸、鸡屁股,鸡这“一身”,全部都能成为烧烤的素材。

在人狠话不多的锦州烧烤师傅们手里,能得这般对待的,除了禽,还有兽。

兽 | 逃不开市井舌尖

羊肉不必腌,原汁原味只是市井滋味的第一层讲究。“瘦肥瘦瘦”,每串四块的集体恪守,是小串儿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质量保证。

▲小串的第二块为肥肉,叫“羊贝贝儿”,即羊尾巴的油。图/《风味人间》

万一串签再是车条串,吹半天也不凉,只能在烫嘴的美味面前翘着兰花指小心翼翼地撸,加大一尝究竟难度的同时,延长享用美味的时刻,顺便把人拉回儿时的味觉记忆,真是再美妙不过了。

▲车条串,烧烤的兴起和大批自行车厂的倒闭几乎同时进行,大量废弃的铝铁车条被低价收入后消毒加工,做成导热性好的烧烤签。图/网络

浑身是宝的羊儿,不能只做个小串儿。烤羊腿,是兼顾仪式与口感的绝妙存在。

▲转啊转啊,我的美味羊腿。图/网络

恰当的火候和适时的翻转,是决定一条烤羊腿成败关键所在,个中诀窍全凭懂行的师傅一手掌握,紧致的前腿被烤作焦黄,下刀轻轻上挑,切下薄薄的一片刺在刀尖直接入口,外酥里嫩,咸鲜非常。

▲吃羊腿,绝对是个技术活。图/网络

不得不说,放眼中国,处境和羊一般艰难的,还有牛、猪二位老兄

当牛蹄筋的弹嫩撞上猪排骨的麻辣,同情是多余的,酣战一番才配得上走兽们的跌宕一生。

▲牛板筋。图/网络

鲜鲜鲜鲜鲜鲜

如果说飞禽走兽们的肉质还达不到顶级鲜嫩,那么河鲜、海鲜的出场,必定能弥补这一味觉细节的缺憾。

▲海螺就是这样肥美的存在吧。图/网络

渤海湾特产的白蚶子和薄皮海螺,是懂行老餮们公认的极品。皮薄肉肥只是其一,鲜美的汁液,才是灵魂。但蚶子、海螺再嫩,到底还是太过小巧,受身材限制,注定只能成为下酒调剂的一份子,难当餐桌大任。

▲咕嘟咕嘟的烤生蚝。图/网络

生蚝和螃蟹,才是真正能压住场子、放缓行酒的顶级夜味。

蒜蓉、粉丝是生蚝的天生绝配,这一烧烤惯例,在花样百出的锦州也同样适用。就算个头不敌南方生蚝“庞大”,酱油的提味和粉丝的慷慨,也使其完全不愧于 “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的广告噱头。

▲色香味俱全的烤螃蟹。图/《人生一串》

烤螃蟹,也是上过《人生一串》的锦州明星,因完美平衡着骨与肉,食与酒的微妙关系而备受欢迎。

这厢螃蟹在夜场所向披靡,那厢外焦香,内软嫩的鳕鱼、鲅鱼也开启了“鱼生请多多指教”的诱人模式。

▲ 虾说:苍天饶过谁?图/网络

经过先腌后烤的鱼身,被插入脊背的竹签撑起,在火上来回翻面,烧至金黄,刷油刷酱,撒上干料,装盘上桌,在饥饿的眼神中结束自己的漂泊一生。

“素”面朝天

再荤天肉地的烧烤江湖,都少不了素菜的调剂。

锦州干豆腐,薄如纸张,口感柔和,可炖可炒可生吃,当然,也可烧烤。卷着大葱,刷了黄酱,再包点青椒、火腿,在火苗的撩拨下渐渐生香。

▲烤干豆腐。图/《人生一串》

纵观烧烤素菜界,能和干豆腐一较高下的,还看豆角。烤豆角是怎样的存在?是微微焦脆的外皮和汁液四溢的内里相得益彰,是豆角的甘甜与酱料的鲜香完美平衡。

相比之下,烤韭菜的食客缘就要两极分化得多了。爱慕者对它独有的香味欲罢不能,厌恶者则对其唯恐避之不及。尖椒和金针菇,烧烤素食的常驻嘉宾,一个火辣,一个鲜甜,虽然美味但毕竟身有辣与刺牙的缺点,远不及花生、玉米那般老少咸宜,人畜无害。

无酱不烧烤

重口味是夜宵的统一气质。“万物皆可入味、口味随众可调”,锦州烧烤调料界的五大天王——辣椒面、孜然、盐、白面、蒜蓉辣酱是锦州烧烤所向披靡的精髓所在。

▲调料,是烧烤的精髓。图/《人生一串》

在不同的火候刷上不同的酱料,味道自然千差万别。至于什么火候,刷什么料,刷多少酱,则全凭烧烤师傅的功力与经验。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蒜蓉辣酱放不够,容易破坏东北烧烤的气氛,孜然的登场能够轻易吊出味觉情趣。

▲蒜蓉辣酱,烧烤的秘密武器。图/《人生一串》

由鸡粉、胡椒粉、中草药粉研磨而成白面是锦州的独门秘料,更是五大天王中的名门望族,成本高达百元一斤,兼具味觉与养生的双重功效,是锦州烧烤当之无愧的风味担当。

“条件有限,烧烤万能”

在这座名副其实的烧烤重镇,“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满城都是对食材了如指掌的烧烤师傅。

他们用人类最原始的烹饪方式,满足着漂泊的口腹之欲,唤醒着人类基因里保留着的对远祖渔猎时代的味觉认同。

▲热闹的古塔夜市。图/图虫·创意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模仿新疆人烤羊肉串开始,到跃身成为东北烧烤界的扛把子,锦州烧烤的神话,是下岗潮艰难谋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荣光的飞跃,更是逆流而上,柳暗花明的江湖传奇本身。

这是味觉造就的奇迹吗?准确地说,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成全。

▲欢聚一堂,共撸烧烤。图/《风味人间》

既然“没什么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那么对行走于人生和解之路的我们而言,当鸡鸭牛羊、烈火烹油间不断翻转的双手,与翘首以盼、大快朵颐的唇齿一旦相遇,最富治愈魔力的绝佳搭档就诞生了。

End

文丨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