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具备了以下几个优良习惯,想不优秀都难

每个孩子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必须在孩子上学时学习成绩优秀,成为学霸,将来考个好大学,学个好专业,找个好工作。看来学习成绩优秀是孩子成才的先决条件,这已经成为家长们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学习成绩优秀而成为学霸呢?

有些人认为孩子的天赋决定了他能否成才,有些家长把孩子天赋无意中夸大,这也恰巧为他们自己孩子不成才提供了借口。其实,孩子的天赋相互之间的差异是很小的,有人经过测算,孩子成不成才智力因素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却占了80%。所以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所接受的环境不同,自身所养成的习惯不同,导致孩子在学校学习成绩也有很大差别。所以说孩子在学习上是否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本人的学习成绩影响很大。那么孩子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变得优秀呢?

第一趋勤避懒。常言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古人对读书人的勤给予了肯定。作为现代的孩子,无论生活还是学习都要以勤为本。这里的趋勤避懒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生活上的勤。早起早睡,生活有规律,对孩子的学习肯定有帮助。二是勤于看书学习,不浪费时间,勤于复习巩固,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三是勤于动脑。学习上遇到问题要勤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四是勤于做笔记。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老师所讲的知识要想不忘记就用笔把它记下来,随时拿来复习。

第二学习有规划。规划就是自己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计划,并付诸实施。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有预习复习的计划。预习是在老师没有教之前把知识学习一遍,有懂的有不懂的分别做上记号,等老师讲课时着重听不懂的内容,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复习就是对学过的知识按照记忆的规律进行再学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二是学习内容学习时间有计划。打箅一个月学习多少知识,看多少课外书,一个学期学多少知识,看多少课外书,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分别达到一个什么水平。三是学习名次有计划。现在处于班内什么名次,第一次月考、第二次月考准备上升几个名次,准备超过班上的哪个同学。

第三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是老师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设计的学习任务,学生做作业就是完成这些任务而进行的练习。所以独立做作业很重要,不能人云亦云。抄袭别人的作业就失去了作业的意义了,达不到锻炼自己的目的了。按时完成也很重要,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就是没有完成任务。这要形成一个习惯。

第四认真。认真是一种学习态度,它与一个人人生的成败关系很大。学校里的认真习惯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写字认真。孩子认真写字,字写得工整干净,易于养成办事认真的好习惯。二是读书认真。无论是读课文还是读课外书都要认真读,勤思考,善动笔。三是做事认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无论做什么事即使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都要认真去做,不敷衍不应付。

第五善于归纳总结和反思。对所学的知识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把所学知识编链、画圈、连图,便于记忆。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也要善于反思,反思自己做得对不对,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时间长了就养成了做事谨慎认真的好习惯了。

习惯是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思想和行为定势,人的习惯一旦形成,那就很难改变。所以好的习惯能成就一个人,坏的习惯就能毁掉一个人。学生在学校里家庭里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学生成绩优异,出类拔萃,以致成为学霸。而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家长长时间的对孩子进行提醒监督,直到老师家长不提醒不监督孩子也能自觉去做了,孩子的好习惯也就养成了。孩子的好习惯养成之后还需要老师家长对孩子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观察,直到在有变化的环境下孩子仍然坚持习惯,这样,孩子的习惯才算彻底养成了。比如孩子养成早起的习惯,孩子能在平常的日子里坚持早起,在孩子有事时、无事时、疲劳时、清闲时都能坚持早起,这才算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平常能早起,而一有事或身体一劳累就不起来了,这还不能算是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还需要家长的提醒监督。

习惯的养成一般需要二十一天就行,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在这二十一天里不断的提醒和督促,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然后再隔几天进行观察提醒,习惯养成了就不需要提醒了,没有养成继续提醒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