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付出了血的牺牲,“虐狗狂人”巴甫洛夫竟用这个做实验?

科学史上有一猫一狗名气很大、也很倒霉,它们的主人分别是“虐猫狂人薛定谔”和“虐狗至尊巴甫洛夫”。不过有一说一,薛定谔的猫是想象出来的,但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却真的为了科学贡献了数只狗的生命,甚至还用他的亲弟弟做实验,为科学作出了血的牺牲。

因为“巴甫洛夫的狗”是一个心理学热词,所以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有关巴甫洛夫的文章大概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巴甫洛夫发现狗在看到食物的时候会流口水,于是他思考,这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生理机制呢?有没有什么其它的方法可以触发狗流口水的反应呢?于是他试着在每次给狗喂食的时候摇铃铛。

这么做了一段时间后,如果只对狗摇铃铛,狗也会口水直流,于是他就发现了,原来这种生理反射是可以习得的,这样条件反射就算被发现了,巴甫洛夫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那这也算不上“虐狗”呀,而且总给人一种思路不连贯的感觉,为什么他会想要研究狗流口水的事情?

    巴甫洛夫最擅长给身体开洞了

要想知道真相,我们首先要知道巴甫洛夫最擅长的事情之一——造瘘。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有一位对所有食物都过敏的小伙子,他的流体食物要通过一根管子直接注入肠道,正是造瘘手术的功劳。“瘘”这个字本来是指天然地身体的某些部位没有闭合的现象,比如有不少人的耳朵上有一个小洞,这就是耳瘘,是胚胎发育期的腮裂没有很好的愈合产生的。而通过人工的方法这种在活体上开一个长期使用的口子,可以将管子等东西插进去的方法就叫造瘘。

从胃液到唾液

那么巴甫洛夫擅长造瘘是为了什么呢?其实一开始他的研究方向与什么反射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狗的消化系统,特别是胃液是如何分泌的,而采集胃液的主要方式是用一根管子通到狗的胃里,抽取胃液。

而在研究过程中,巴甫洛夫发现了一个烦人的事情——后来在他准备喂食前采集胃液时,狗就会分泌大量口水,搞得胃液都不能用了。

这时,巴甫洛夫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什么狗会在看到、嗅到食物之前就分泌口水呢?到底是什么给狗提供了“即将有食物吃”的信息?

那只能是时间,因为之前喂狗的时间都是固定的。但这是真的吗?那个时代还没有这样的理论,认为生物的某一种无条件反射可以通过学习等方式接受调节。

于是巴甫洛夫就开展了上面那个实验,用各种刺激方式(哨子、节拍器、哨子、灯光等)配食物的方式训练狗,证实了无条件刺激确实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可是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割开喉咙”什么事呀,难道我是个标题党吗?

当然不是,不要认为堂堂诺贝尔奖得主会满足于研究口水,别忘了巴甫洛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胃液呀,既然唾液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学习,那胃液的分泌是不是也遵循同样的规则呢?但是一开始的问题就在这里,当你摇铃后大量的唾液被吞进了胃中,就不知道胃液到底什么情况了,于是巴甫洛夫将狗的食道切开,这样唾液就会流出来,不会污染胃液了。

这样的狗还有一个研究用处——只能吞下食物而不能吃下食物,这样就可以研究到底是视觉嗅觉味觉导致了胃液的分泌,还是食物进入胃后刺激胃分泌了胃液。最终巴甫洛夫证明,是前者导致了胃液的分泌,与唾液的分泌机制是一样的。

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完整流程的实验动物养殖与采购,而且经费机制与现在也完全不同,巴甫洛夫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过着并不宽裕的生活,他实验用的狗买来的。但是这种实验对狗的折损实在太快了,在巴甫洛夫的一生中共与40条狗共渡实验时光,其中献出生命的有30条。有一位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员蒂姆·塔利给每条狗都取了名字,以纪念它们对人类科学发展的贡献。

为科学,他甚至可以让人类流血

巴甫洛夫曾用他的亲弟弟尼古拉做实验,方法和狗身上的类似,摇铃看口水。但是尼古拉坚持只有最高级的白鲸鱼籽酱才能让他立即流口水,这可把巴甫洛夫气得够呛,他在对弟弟咆哮:“做科学实验可不是为赚钱!这么贵的鱼籽酱我自己都吃不起!”。在吵了几天后,他们达成协议,用烤面包片代替鱼籽酱。

巴甫洛夫在他的实验日志中写道:我弟弟就像屁股上的脓包一样讨厌,但是作为实验对象来说还算不错。

但是很显然,他话说早了。

实验进行到第三天的时间,巴浦洛夫摇了铃铛却没有将烤面包片端上来,于是他亲爱的弟弟用一个回旋拳把他的鼻子打歪了,血流一脸住进了医院。

是的,巴甫洛夫对科学付出的流血牺牲对象是他自己……

emmmmm……这还真是个意料之外的故事呀

我是酋知鱼,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