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清苦,在事事需要花钱的清朝京师生活,经济上的希望在哪里?


印象中,以前的时代,只要是当了官,似乎就有了一切。这样的想法,其实只对了一半:当了官,生活比起普通民众来,的确是会好很多;但是,要真说当了官,就可以“朱门酒肉臭”,似乎实情并非如此。

读清人笔记,至少可以证明,清朝的一部分人在当官之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荣华富贵。

猜想,前此朝代中的官员,也会有这种情况存在。

后此朝代的官员,会是什么状况,没有读过相关的笔记,也不敢妄下结论。

这里,就写一写清代京官的经济生活,也好看一看清人对其所在时代官员的真实记述。

本文出自清人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上。

清朝的官员,有京官和外官之分。一般称中央系统的官员为京官,基本都身居京师。相对于京官而言,外官多指地方官和差遣外出之官。

京官之中,以翰林最为清苦。

说到翰林,似乎很熟悉,但还是有必要简单讲一下:

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负责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

为什么说清朝的翰林最为清苦呢?

看看他们的俸禄就知道了。

编修、检讨的俸银,每一季不过四五十两银子,一年下来,也就不到二百两银子。

不足二百两银子,在京城生活,还是挺不容易的,因为,车马、室屋、衣饰、饮食等,没有一样不要花钱的。

翰林在京师生活的希望,就是期盼能够得到三年一放差的机会。

所谓放差,就是朝廷差派廷臣执行某项特定任务。清制,凡放差,均由军机处承旨进呈名单,由皇帝以朱笔圈出,是为特简。若单内无名者,即无放差之可能。

翰林放差,一般可以分为三等,最好的一等就是学差。

学差,也就是外出担任提督学政,主管一省教育、科考。从京师各部院侍郎(从二品),京堂(大理寺、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等等,为三品或四品京官),翰林院修撰、编修、侍读、侍讲(五品或六品),科(即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正五品),道(即都察院十五道监察御史,从五品),各部院郎中(正五品)等官员中以进士出身者简用。因此,各省学政并无固定品级,若以侍郎而授学政即为从二品,以郎中授学政者即为正五品。俗称学台、学院、学宪,与布政使、按察使不同,并非地方官、而是由皇帝亲自委任指派的官员,类似钦差的性质。

看来,学差并不是翰林专享的,所以,机会也是有限的。

翰林有幸放学差,会在地方上任职三年。三年期满,如果是在大省任职,那么,就可能有三四万两银子的节余;即便是分到小省的学差,三年届满,也可收入上万两银子。

翰林放差,第二等就是去做主考官。

主考是明、清的官名,主掌各省及京师乡试,职务为总阅应试人的试卷,分别去取,核定名次,将取中的举人及试卷奏报朝廷。

清制,主考一正一副;惟顺天乡试于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公元1736年~公元1795年)中改为正副三人;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公元1821年~公元1850年)后,主考一般为一正三副。清初主考也有简派举人、贡生出身者;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公元1662年~公元1722年)后,限用翰林官,间用进士出身的部属官。

翰林放差做主考,一次,就可以获得数千两银子。当然,主考与学差一样,也分省份。最苦的是广西,做一次主考,也就能拿九百两左右的银子而已。

此外,翰林放差,还有乡试、会试的房差。

所谓房差,也就是担任房考官的差使。

房考官,是指在明、清两代乡试、会试中,协同主考或总裁阅卷的官员。因在试院阅卷时各居一房,故名。

房差的收项,主要靠门生的贽敬。贽敬的厚薄多少不定,主要看各自门生的贫富程度。不过,一般情况下,一次也就能得三百两左右的银子。虽然银子不多,但,总比没有的好。

翰林放差,最闲散舒服的,就是做房考。

房考,亦称“房官”,是明、清两代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考官。

相比较而言,翰林放差,做主考官最为辛苦。主考官在收到朝廷放差的旨令后,十多天之内就必须启程。短短的十多天时间之内,要整理行装;最主要的还是要准备礼联礼箑[shà](扇子),这是最让人忙乱的。

礼箑大都是放差的翰林官员自己挑选购买的、礼联也是自己亲笔书写的。放差的主考官到了主考的省份之后,作为官场上的礼节,要把自己准备的这些礼联礼箑供给当地的官僚。这样做的目的,也就是在自己离开主考省份时,提示地方上要预备路途的花销费用给自己。

各省份的督抚,会按照官职的大小、收入的多寡,预先将要送给主考官的银子派分下去。各个省份,对送给主考官银子的数量,大概都有个数目。一般在主考官放差结束,启程回京,临行前会把银子汇齐。

各省份送给主考官的银子,称之为馈赆,也就是赠送的路途的资费。既然是馈赆,就不用偷偷摸摸,会光明正大地进行。当然,看起来也是浑然无迹,自然行事而已。

放差出京主考,路途之上,就要花费好多时日。偏远的省份,光是赶路,就得超过两个月的时间(想想,还是现在的交通便利啊!)。最近的地方,一般也要花上十天左右的时间。这一路上,要冒着暑热迅速前进,不敢稍有耽搁;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不能停歇。因为朝廷对考试的时间有规定,主考必须在八月初到达其所主考的省份。

到达主考的省份之后,主考官马上就会被封闭在试院之中,开始埋头阅卷。等到一个月之后,才能够放榜,这时,主考官已经是筋疲力尽了。

主考结束,出了试院,稍事应酬之后,仍然要按照驿路,转回京师。

对于偏远省份而言,主考一次,往返需要半年之久的辛苦。辛苦归辛苦,但是,翰林们能够得到放差的机会,都会心满意足。可能放差回来时,行囊之中所得银子的多少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大家似乎都不怎么计较这个了。

翰林放差,如果是得了学差,有些时候,还真不一定是怎样。因为如前文所述,学差的官阶大小差别是很大的,从从二品到正六品;所放差的省份也穷富不一样,这里面的情况就有些复杂了。

学差一般是三年两次。得到学差之后,进入该省份,要到省内各郡去视察。学差到各省份时,一般都随带着幕友、书吏等人。学差的出行,后面都有数十辆车子跟从,看起来,好像有好几百人的样子。

这些费用,如果按照公费来处理的话,没有定额,所以,很难确定,一般也都是从州县支取的。这其中,就很有些门道了,关防的疏密、支取给付的严格与宽滥,就是专管此事的知府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其实,有时候,学差本人也未尝不会觉得困难,但是,在外面行走,面子还是要做足,一定要堂而皇之。这样,才像个督学的样子,才符合督学的礼制。

总体而言,学差是既风光了面子,又得足了里子的。

毕竟,放差的机会是有限的,毕竟,能够得到放差机会的翰林也是有限的,所以,说京官翰林最清苦,也还是有他的道理的。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