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抓俘虏没等到,来一队美国坦克?看班长如何10分钟解决战斗?

1951年3月初,是第四次战役的第二阶段,在此期间志愿军26军奉命进入涟川和抱川地区阻击向北推进的敌军。志愿军司令部给26军的任务是坚守到3月底,而其当面的敌军有美3师,美25师,美24师一部,土耳其旅,英军第27旅2个营,菲律宾营,法国营等部,共计8万多人,配备有坦克300多辆,重炮400多门。即使不算敌军压倒性的空中优势,敌地面部队也占据绝对优势。

美军车队在坦克的掩护下正在开往前线

为了能弄清当面敌军的部署和攻击方案,26军命令下属部队积极组织捕俘小分队抓舌头,以从俘虏那里获取有价值的情报。1951年3月的一个下午,天色阴沉,能见度不佳,似乎马上要下雨的样子,当面的敌军没有向我阵地展开大规模攻势。26军 77师231团警侦工连班长刘庆亮决定去敌后捞一把。他率领4名战士潜入敌军战线后方,潜伏在一段公路旁,准备抓个活口回去审讯,但是让他们失望的是,这段公路上竟然连一个落单的敌军士兵也没有。眼看着天色逐渐转黑,天上也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几个人被淋的浑身湿透,难道这一次要白跑一趟么?

美军坦克乘员在坦克被我军击毁后举手投降

这时从主干道远方传来了马达的轰鸣声,刘庆亮的精神立刻来了,但仔细一看,竟然是敌人的一支车队,有4辆坦克和3辆装甲车,力量远超过我小分队。一旦打了,如果不能迅速结束战斗撤离,很可能会被敌人缠住,敌人的大部队马上就会赶到把小分队吃掉,但如果放过这支车队,那就真的要空手而归了。

抵达一线的美军坦克准备对我军阵地开火

刘庆亮冷静地打量着车队,同时在心里紧张地盘算,敌人的车队虽然车辆多,但是没有步兵伴随,天黑雨大,加上视野不良,很难发觉车辆外的小分队。此外这里虽然是敌后,但是这段地形对小分队较为有利,之前长时间潜伏此次一直没有敌军经过,说明这不是敌军经常通行的主要交通要道,如果快打快撤,就不会遇到增援的敌人。

美军坦克由于重量太大将朝鲜的桥梁压塌,这是美军工兵在试图加固桥梁好让坦克通过

随后刘庆亮立即进行了战斗部署,他负责炸掉第一辆坦克,侦察班班长负责带人炸掉最后一辆装甲车,堵死敌军逃跑的退路。敌人的车队很快接近了伏击点,当坦克接近刘庆亮时,他把手雷准确地丢在坦克履带下,一声巨响,坦克立刻就不动了,几乎同时,侦察班长也带人炸掉了最后一辆装甲车。

朝鲜的山路通常是这种只能容纳一辆坦克通过的狭道,使得我军步兵有机会利用地形在近距离将美军坦克摧毁

刘庆亮见时机成熟,立即带头冲下山,快速爬上第二辆坦克,掀起坦克炮塔的舱盖,丢进一颗手雷,将其炸毁,其他几名战士也各自选定了目标发起攻击,由于敌人毫无防备,不到10分钟,敌人的4辆坦克和3辆装甲车就全部被炸毁,而且小分队还从一辆装甲车中拖出了一个俘虏。

志愿军侦察英雄刘庆亮

在完成捕俘任务后,小分队迅速沿着预定线路回到了我方阵地,而此时敌军还不清楚这支车队已经全军覆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