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古道上的阻击战,日军强渡不成,化妆老百姓,我军副团长战死

1942年底至1943年初,日军为了加强对其占领区的控制,以实现其"以战养战"的战略,配合其在太平洋的战争,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扫荡。尤其是在有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北,日军更是调集了第15,17,35师团和第12独立混成旅团各一部,共1万多人,以及伪22,28和36师共1.5万人,在17师团师团长酒井康的指挥下,从1943年2月11日起对我苏北根据地展开扫荡,企图一举摧毁我敌后抗日武装。

                                                                日军在苏北水网地区行军

我新四军第3师8旅在反扫荡中,抓住战机,屡屡予敌伪以迎头痛击。3月16日,涟水地区日军骑兵30多人,步兵300多人准备向黄营方向扫荡,但在马老庄遭到8旅22团伏击,死伤百余人,狼狈逃回。

新四军依托庄稼地里的沟渠战斗

不甘失败的日军很快调集了更多部队,于3月18日沿着旧黄河西堤向南进犯,寻找22团主力决战。22团决心迎战。他们迅速占领单家港附近旧黄河大堤的有利地形。单家港西距涟水城30多公里,北距佃湖10多公里,是个只有百十户的村庄。村西紧靠旧黄河东大堤,河水处于干涸状态。

新四军在河堤上射击日伪军

3月19日拂晓,22团8连隐蔽在古黄河东岸的阵地里。上午9时许,由佃湖出发的日军前锋约1个分队乘坐1辆汽车开到了单家港对岸旧黄河西堤的汤码头一线。随后该部日军渡河向大家港方向侦察,22团2营集中全部轻重火力向其猛烈开火,将其全部歼灭,就连停在对岸的汽车也被击中烧毁。

被击毁的日军汽车

日军知道了22团所在位置后,于上午11时派100多名日军,乘坐10多辆汽车,在炮火的掩护下强行渡河,日军占领了我8连留守阵地前方的沙滩,并向8连阵地的右翼发起攻击,沿古黄河东岸片滩冲至我军2营8连阵地30米处。8连指战员冷静沉着,等敌人接近阵地30米左右时,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开火,在5连机枪侧射火力的配合下,敌人死伤60多人,残敌逃回西岸。

我军对日军展开反击

下午1时,日军又从薛集,佃湖等地调集六百多人,22团指挥员从望远镜中看到日寇有几辆汽车调集部队,当即命令22团的几挺重机枪打坏敌人汽车。随后日军又派出100多人发起第二次攻击。22团这时已集中全团20余挺机枪配置于2连阵地,准备以侧射火力配合8连消灭进攻之敌。日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向我8连1排阵地进攻。1排依托阵地,组织火力顽强抗击。这时,2连阵地的机枪齐射,大量杀伤日军。但由于日军攻势很猛,突入了8连阵地,8连1排战士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格斗。经过1个多小时的战斗,将日军击退,残敌再次逃回对岸。

新四军机枪手在转移阵地

日军攻势被击退后过了一个多小时,仍不死心的日军决心进行最后一搏。日军用炮火覆盖我军阵地,并施放了烟幕弹,很巧的是,此时刚好刮起大风,强劲的大风吹起了黄河古道内的沙土,向日军劈头盖脑的扑去,日军炮兵的眼睛顿时被迷的什么也看不清,只能乱打一气,烟幕弹也完全没有起到作用,黔驴技穷的日军组织200多人开始硬冲我军阵地,我发挥近战歼敌的特点,集中全团的火力,向敌军射击,阵地前敌尸遍地,死伤过半,狼狈溃逃。

日军随后以更凶猛的火力压住阵脚,同时又从佃湖、薛集、白禄沟等地调集援军,以600余人的兵力向22团阵地发起第三次冲锋,二十二团顽强抵抗,阵地前敌尸累累,日军始终未能逾越我军阵地。及至下午4时,日军派小股部队化装成逃难的百姓绕至我军后方,并在单家港东庄放火烧毁民房,四处开枪企图迷惑我军。

由于我军与日军已经激战大半日,弹药消耗很大,8连伤亡也较大,并有部分阵地被日军突破,为保存实力继续打击日军,我军主动向范家荡转移。这场战斗共消灭日军267人、伪军80余人,是盐阜区反扫荡斗争以来歼敌最多的一场战斗。我军在战斗中阵亡包括副团长在内的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