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开始萌芽的澳大利亚丛林,为什么更容易发生大火?

为什么被大火烧毁的树木和斑块不能被清除?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丛林中爆发的山火导致了至少10亿动物的死亡,将20个以上的动物物种逼近灭绝,并烧毁了超过1100万公顷的土地。这一场火灾所带来的影响,很可能需要数十年的世间来淡化,而那些已经枯死、或被烧毁的树木,科学家们并不建议那些看似乱七八糟的无用之物清除,而是让它们成为这片土地上的野生生物们的宝贵栖息地。

在澳大利亚丛林经受了数月的大火之后,终于通过一场大雨缓了过来,那些零散分布的未彻底燃尽的斑块,以及被部分燃烧的树木都遗留在了原地。当地人想要为这些逝去的丛林做些什么,便打断组织一些人来将它们彻底清除,但这样的想法被专业人员提出并不可行,对于野生动植物而言,抵制这些想法才是对它们最好的方式。

一方面,保留残缺树木的地方对附近区域的恢复有益,某些看上去被烧焦了树木,其实还依然活着,并在之后的几个月时间内再次萌芽;另一方面,这些补完整的斑块可以给一些动物提供暂时的庇护所,许多野生动物的食物和洞穴都可以从它们身上得到。简而言之,我们不仅不应该清除残缺的树木和斑块,然而应该通过合理的管理保护好它们的自然状态,人们可以做的就是将这些区域中的杂草和害虫除掉。

动植物繁殖皆受到大火影响

如果我们翻看澳大利亚丛林的记录会发现,大火似乎对此地的中意程度远超其他地方,所以,不少人都说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动植物,似乎以及习惯了有火的生活。如果这样的说法放在以前,动植物的确并没有受到过往火灾的太大影响。但是,这一切已经在最近的这几十年时间内发生改变。

因为,澳大利亚丛林在个别季节里发生的火灾不仅次数更频繁,就连波及的动植物范围也进一步扩大,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动植物也已然难以适应这样的生存环境。比如,原本可以通过大火进行繁殖的物种桉树(不耐荫),能通过大火将自己的覆盖层清除,然后为种子发芽做好准备。但是,当大火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这导致存活时间十年都还不到的树木都还来不及发育出种子,而火势太过猛烈也导致了那些地面上仅存的种子也被大火吞没。

不同于已经发育成熟的动物,那些相对幼小的动物很容易受到这些大火的干扰。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动物的繁殖时间会根据周围的环境而做出调整,由于火灾之前的澳大利亚气候保持湿润状态了较长一段时间,所以生活在这里的动物都选择在之后的这段时间里繁殖。然而,当这场大火的火势越来越大,那些出生后脆弱的雏鸟和更小的动物,因为大火而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和食物。

大火之后万物复苏的澳大利亚丛林,为什么容易发生更大的火灾?

没错,在一场当地人束手无策的大火蔓延了数月之后,天降大雨让这片遭受森林大火的土地得到平静。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了万物复苏的一派生机,随着树木萌发嫩芽,越来越多的动物开始返回它们的栖息地。然而,却没有多少人发现新南威尔士州的森林可能永远都回不到曾经的样子。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这一次燃烧了几个月的山火,由于距离上一次大型火灾的时间并不久远,这导致很多野生植物都失去了再生的机会;而那些选择在这个季节繁衍后代的物种,也因为无情的大火而折损大半,甚至濒临灭绝。而这样的过程,势必会导致原本拥有丰富野生动植物的“湿林生态系统”,演变为干灌木丛那样更容易燃烧起来的原始森林。

简而言之,澳大利亚丛林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依然无法恢复,重新复苏过来的森林将会形成另一套生态系统,干燥而温暖是其主要变化趋势。而像“高山灰”这样在原始栖息地生长的物种,也将被其他植被类型所渠道,比如,灌木林和草地。澳大利亚的整体环境也会因为这场大火而发生变化,气候变化将会改变许多规则,乃至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生物带来不小的影响。

作者: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