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蝗灾、山火或与全球变暖有关?

全球气候变暖与病毒、蝗灾、山火有着怎样的联系?是大自然的报复吗?

(1)山火

(2)蝗灾

(3)病毒

山火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下,澳大利亚这几年不断刷新历史高温记录,山火的产生,气候变暖起到了很大的助力。至今尚未扑灭,大自然降雨是对付山火最有效的办法。日前暴雨来袭,引发了洪灾,部分地区火势减小了,澳大利亚的植物在桉树的带领下慢慢复苏。如果对比往年的山火就能发现山火一年比一年旺,而且桉树越密集的地方,火灾越容易发生。其实,现象的背后是物种大屠杀,是一场愈演愈烈的闹剧。

山火蔓延有三个关键因素:纵火者,易燃物,易燃环境。此前有报道纵火的元凶是猛禽,为了捕猎故意放火。猛禽可能不一定是元凶,但山火过后猛禽的数量剧增是肯定的。如果在易燃的环境下,有大量易燃物,即使猛禽不放火,大自然也有好几种办法,点燃这场火。

桉树是澳大利亚国树,分布广泛数量极大,种类繁多,并且是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树种。和其他树种不一样的是它的核心都在内部,隐藏很深,山火只会让它受点皮外伤。

大家都知道桉树叶是考拉的食物,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桉树的树叶会产生油脂。桉树的油脂及其易燃,在高温环境下会挥发,当这些易燃气体混合到空气中就会产生蓝雾,也可以叫做易燃“雾”。而全球变暖造就了易燃的环境,挥发了易燃的“雾”,在这三者加成下,澳大利亚就是这个纵火小团队的演出舞台。

飞禽或者大自然纵火,动物会被烤死,飞禽可以获得大量的“熟食品",快速繁殖。桉树皮糙肉厚,山火过后,快速汲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第一时间复原,占据最有利的生态位,压制了其他植物发展。带来的结果是产油量也跟着增大了,环境更易燃了。越是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也会越多,加速了温室效应。紧接着温度会变得越高,山火越容易产生,飞禽更容易纵火成功,这是一个死循环呀。

要不了多久,飞禽、桉树、山火将成为澳洲的主宰,全球气候变暖也将“协作获益”。那人类呢?人类是触发全球气候变暖的催化剂,并且是多点触发,亚马逊雨林火灾也频频发生,加上人类的砍伐,亚马逊雨林的雨林面积正以每分钟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速度减少。亚马逊雨林面积达到全世界雨林的50%,森林的20%,它的外号是地球的肺,然而此刻正在演变成稀疏草原,我们的肺,要废了。要废的还有雨林的生态系统。大量的珍稀物种将因此灭绝,而大洋彼岸的蝗虫却在成群结队。

蝗灾

蝗灾、水灾和旱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蝗灾常有,但是这次东非蝗虫漫天,不容小觑,因为团队成员是沙漠蝗,是蝗灾之王。

全世界最严重的蝗灾都是沙漠蝗的杰作,它是蝗虫900多个品种中少有的可以孤雌生殖的蝗虫,即雌蝗不需要交配也可以产卵,而且孵化出的后代都是雌性,同样可以孤雌生殖,无限延续。

蝗灾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旱涝频繁,实际上研究人员早就预见了非洲的蝗灾,也做了不少预防措施。这是因为全球变暖,世界各地都出现了极端天气,澳大利亚高温干旱山火肆虐,又往大气层中投入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欧洲也是持续高温,非洲的干旱也是达到百年之最,这种情况往往预示着春季会出现蝗灾。

土地干旱,植物缺水,蝗虫的食物大量减少。本来是独居昆虫,如果食物较多,蝗虫就较为分散。由于干旱会使蝗虫出现聚集抢食的现象,汇聚避免不了接触摩擦,摩擦会促使蝗虫体内分泌一些化学气体,这些气体就像一个“集结信号”。当独居的蝗虫汇聚在一起时接触到这样的信号,就会从独居转变为群居,当蝗虫越聚越多蝗灾就形成了。蝗虫繁殖速度还快,一次产卵成百上千个。

沙漠蝗,迁徙能力强,由于干旱食物少,就会迁飞寻食,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而且越聚集越多。沙漠蝗为蝗灾之最,就是由于其繁殖及扩散速度。其扩散面积能达到2800万平方公里,涉及66个国家的全部和部分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0%,受灾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的1/10以上。

全球气候变暖,所以冬季较暖,致使虫卵越冬死亡率低,大大提升出生的成功率。雨季一到,就会有大新蝗出现。而随着全球变暖,雨季之后的夏季,气候炎热,导致出现干旱又会发生蝗虫聚集的现象,引发蝗灾,这又是一个循环。

当雨季来,临幼虫快速成长,源源不断加入大部队,那么今年6月份,沙漠蝗的规模能达到此刻的500倍。到时候蝗虫破掉所有农作物,多国的受灾群众也只能吃蝗虫了,也不知道蝗虫算不算野生动物,会发生什么?

病毒

此刻我们正经历着病毒的侵害,全球各地也接连不断的爆出各种病毒。这些神秘病毒的出现,一次次地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无知。比如巴西病毒的复杂程度及大小程度,已经动摇了人类对病毒的定义。

全球气候变暖致使冰川融合,比起海水淹没大量陆地,冰封的史前病毒更令人担忧。部分解封的病毒已经蔓延到海豹、海狮、海狗和海獭等动物身上,何时蔓延到同是哺乳动物的人类身上还未可知。那近期出现的大量病毒和全球变暖有什么关联呢?

如果说巴西病毒来源于人工湖和冰川不发生关系,但是最起码我们知道了病毒是可以生存在水中的,可以通过水源传播。尼日利亚的病毒和捕鱼相关,或许有些许联系。又或者青藏高原冰川中发现28种新病毒,能给人类敲响警钟。当冰川解冻,就如同拔掉插头的冰箱,形成大量的水,发出阵阵恶臭,加上高温环境蒸发,带来更多的水蒸气,而水蒸气也是温室气体中的一种,比二氧化碳更甚。到时候大量减少的陆地,将变成高温熔炉,加上病毒的侵袭,我们该如何面对?

如果说之前温室效应,地球找错了对象,警告了动物,那么现在这个警告已经悄悄来到了人类身边,不要以为全球变暖,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当蝗灾来袭,病毒来临,高温来袭,兴许哪一个就砸自己身上了。人类脖子上的套子什么时候收紧,取决于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领带,环保行为从点点滴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