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般蝗灾伴随着干旱,而4000亿蝗灾却是伴随着大雨而来?

这一次的蝗灾已经让世界感受到了震动,大家一定对蝗灾的起因非常感兴趣吧,为什么平时不见有这么我蝗虫,它们突然就变得这么多了呢?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只要对蝗虫繁殖有利的几个条件凑齐了,能触发蝗虫的大爆发。而这一次东非蝗灾的最主要触发因素就是充沛的降雨。

要说对于沙漠来说,下雨多不是好事吗?还真不是,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叫“生态平衡”,沙漠也有自己的生态平衡,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了,就会产生非常的结果。

从2019年10月以来,东非地区降水十分充沛,这让本来少见的积水沙地一下子变得多了起来,而沙漠蝗虫这个物种的卵最怕的就是缺水,雌性将一枚塞有95~150枚卵的卵荚产在地下10cm的沙土中,就是为了吸收那里的一点水分。

本来在沙漠中适合产卵的沙土是很少的,多数埋在地下的卵荚都会在高温与干燥下死去,只有极少数运气好的能顺利孵化。而过多的降水一下子就提高的卵的孵化率,就这样,灾难就开始了。

如果你有了解过有关蝗灾的知识,就会发现中国与非洲完全相反,蝗灾往往伴随着干旱,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说到一种在我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但是在昆虫等变温动物身上大杀四方的致命生物——真菌了。

认识真菌

真菌的“真”主要是来自它的分类——真核细胞。

所有复杂生命都是由真核细胞组成的,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出现更晚、体积更大、结构更复杂、功能更强大的生命形式,真核细胞出现的那一天,生命的进化就宣告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真核细胞欣欣向荣的过程中,有一支走了与动物植物不同的线路,它们的细胞表面拥有不同与植物的,甲壳素组成的细胞壁,这些生物可以长得很小,像细菌一样生存,也可以聚集起来长得大大的;前者的代表是霉菌、酵母菌,后者的代表正是蘑菇。

因为真核细胞的强势,真菌在生存竞争中也表现得相当强势,比如对个头小的竞争对手细菌,作为真菌的霉菌合成了强力的“化学武器”——抗生素,人类将其提取出来并在对抗细菌的战争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差点儿就宣布已经永远战胜细菌了。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这么强势的真菌在人类身上的表现却远不如细菌与病毒,我们只有少数皮肤病是真菌导致的。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真菌不耐高温,而我们的体温对真菌来说无异于烈焰地狱,所以真菌只能在体表的末端,温度较低的区域小小地兴风作浪一下,比如脚气。

那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可怕的事实,地球生物中除了哺乳动物与鸟类之外,体温都是变化的。所以对绝大多数动物来说,真菌才是最大的杀手,蝗虫自然也不例外。

当沙漠蝗虫遇到热带雨林

我国的大部分土地都有不算少的降水,所以土壤中的真菌非常活跃,而蝗虫是将卵产在泥土中的,于是真菌感染成了这些小生命最难过的一关,大多数卵都会被真菌袭击,成为它们的养分(具体数据是多少抱歉我真的没查到……)。

成功孵化后的小蝗虫还要挑战各种捕食者,病原体甚至是真菌的继续追杀,从卵算起的话,只有大约1%到5%的个体可以活到下一次繁殖,这个数值刚好与蝗虫的产卵量相抵消了,所以能基本保持平衡。而在发生干旱,特别是长期干旱时,真菌的活性就会被大幅抑制,于是蝗虫卵得以大量孵化,泛滥成灾,所以在中国蝗灾总是伴随着旱灾降临。

可是这一切对沙漠蝗虫来说就完全不同了,在极度炎热与干燥的环境下,真菌本来就无法生存,所以沙漠蝗虫基本没有面对过来自真菌的威胁,抑制孵化率的是干旱,而一个天降大雨,还没等植物起来,蝗虫先得道升天,造成了2020年开年第一蝗灾。

不过以上信息中都有一个关键点:无论蝗虫是如何开始得瑟的,真菌肯定不在场。现在移动的蝗群是时候进入东南亚了,这也是大家关心的唯一有可能进入中国的路线,而热带雨林气候是真菌的天堂。

所以……“那一天,来自非洲的蝗虫们再一次回想起被真菌支配的恐怖,以及被消灭在雨林的屈辱”。

我是酋知鱼,一条有点东西的科学作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