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动物界也有稳定的父子关系吗?

最近,《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特别火。明星爸爸们带着萌萌的孩子完成一个个任务,让电视机也泄漏出了浓浓的父爱。

父亲,这个词语中的生物含义,大概在异配生殖(两个配子不一样的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比卵式生殖原始,比同配生殖先进)出现之后就出现了。然而,“父爱”这种东西却是真正的稀缺货,极少有动物拥有。大自然中有很多雄性会保护孩子、帮助它们成长,例如海马,但这些动物的父性行为都源自基因的自私,只不过是为了将某些基因流传下去。正是这份自私,让整个生物界走到了今天;但同样是因为这份自私,稳定的父子关系不是物种存续的必须,甚至有时候还是彻头彻尾的浪费。

就拿灵长类的社会进化来说,你会发现,即使是“父亲”这个角色,也不是标准配置。

哺乳类的幼崽,都由母亲养大。如果雄性在交配之后撒手不管,那自然谈不上有父亲。若要有稳定的父子关系,则父辈个体与子代个体在群体内长期的共存是必须的。日本猕猴(Macaca fuscata)拥有稳定的群体,然而父亲的角色不太稳定,因为在它们的群体当中“掌权”的是雌性,雄性流动性较高。这种猴子是动物行为学家们热爱的观察样本。曾有人观察到Koshima岛上的一个叫Imo的雌性个体偶然学会了用海水给番薯调味的技能,之后,这个技能在整个岛上的猴群中沿着母系家族传播开来,成为了一种地区文化。另外,很多日本猕猴的群体都会泡温泉,然而,这种行为基本仅限于雌性个体当中,与雄性无关。显然这也和它们的社会有关。

若是雄性“掌权”的群体,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许多父系社会动物,看起来更加的严苛。阿拉伯狒狒(Papio hamadryas)就是个例子。狒狒,都是些非常暴力的动物,它们的暴力也体现在了社会结构当中。阿拉伯狒狒常常会聚集成大群,每个大群又由若干个小群组成,这些小群都是由雄性把控的繁殖群。它们有种“臭名昭著”的绑架行为,成年雄性会从非血缘关系的群体当中,抢夺近于成年的雌性个体收为童养媳。显然,这种后天的“收养”不是出于爱。

同样暴力的还有与我们人类最为相像的黑猩猩(Pan troglodytes)。黑猩猩的社会非常的复杂,人类在玩弄政治时所使用的各种手段,常常都能在它们的社会行为中找到。黑猩猩的社会是多雄多雌型社会,孩子们很容易确认母亲是谁,父亲的身份很难确认。在群体当中,父亲的角色和雄狮有几分类似,但它们对孩子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太坏。有时候,甚至有雄性黑猩猩为了讨好雌性,特意展现出一点点的“父爱”。

真正稳定的父子关系,出现在大猩猩(Gorilla)中。大猩猩这种庞然大物常常出现在恐怖片当中,它们捶着胸脯嗷嗷大叫的形象异常凶悍,但实际上这些大个子是温和的食素者。幼年大猩猩在断奶之后,会离开母亲,腻歪在父亲身边。它们的社会是一夫多妻型社会,雄性个体能够确认孩子是自己的,主雄拥有大把的时间陪着孩子一起长大。甚至在雌性离开群体之后,大猩猩会担负起照顾幼崽的重担。

然而,大猩猩的这种行为,是否真的超越了自私基因的掌控?很难说。我们唯一能确认的是,我们人类的父爱,并非全然出自基因的自私——这是真正的珍宝。

想更多了解各种灵长类动物的社会结构,可以参看《灵长类的社会进化》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