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为什么9个师中只有1个师成建制撤回?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基本丧失战斗力,被震怒的美国随即向日本宣战。这个消息,对于当时的南京政府来说,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中、美、英三国一旦形成同盟,将在战略上减少中国战场上的压力;

让人担心的是,自抗战以来,日军封锁沿海,所有援华物资,只得通过滇缅公路运往国内。于是,战争爆发后不久,中、英两国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10万远征军出征缅甸。可是,从出征到惨败撤退只用了40天,这是怎么回事呢?

各国战略上的不一致,致使远征军行动备受束缚。

对于中、英两军首次联合作战,南京方面还是抱着极大的诚意。派出了国内最强的第5、第6、第66军赴缅作战,这既有全力保护“生命大动脉”的需要,又有提高在盟军中威望的意思。然而,“好好的经,给念歪了”。

首先,中国战区的严峻形势,南京方面力保“交通线”的决心很大。尽管要求远征军,既要听从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的命令,又要听英国人的指挥,但在具体行动中,常常跳过美国人和英国人,直接对远征军下命令,政令不统一。

其次,美国人史迪威来到中国战场,虽说参谋长,但没有“一兵一卒”,夹在中间十分难受。此次由他指挥远征军,这可是展示自己战术水平的好机会,但事与愿违,英国人不买账,远征军也不听,仅仅是协调工作,就耗费了很大精力。

让人失望的是,英国人似乎并不信任南京政府。为了防止别国染指其殖民地,远征军出征时间一拖再拖,直到英军不敌日军,纷纷后退时,才要求远征军驰援,等到部队赶到时,重要的战略要地——仰光已丢失,错失了出征良机。

此时,英军士气十分低落。日军横扫东南亚,远东舰队全军覆没,陆军主力在新加坡不战而降,部队患上了严重的“恐日症”。如仁安羌大捷,拥有坦克、大炮的7000多人被日军包围,是远征军的一个团帮忙解围。可以说,英军毫无战斗力。

说白了,英军根本没有合作抗敌的打算,而是希望远征军掩护其剩余的4万兵力,退守英属印度。总之,远征军还未出征,头顶上的3个指挥棒,“各念各的经”,致使身处前线部队十分被动,根本没有战场自决权,失败是注定的。

远征军自身准备不足,也是一方面原因。

日军进攻缅甸,既有彻底封锁中国的目的,又可以进逼英属印度,可谓是“一举两得”。因此,对于缅甸作战,日军还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对气候、山地、密林作战都进行来自苏联针对性的训练。反观远征军,问题还是挺多的。

一是,实力不配备。尽管3个军是国内尽心挑选的,但与日军相比,尤其是在武器装备上,相差甚远。相对好些的也就是戴安澜的第200师,也仅仅只是个平手。显然,派出10万人的远征军是不够的,南京方面过于自信了;

二是,战前训练少。从组建到出征只有3个月,战前训练时间少,对热带雨林气候和地形很不适应。特别是撤退中,在后勤和卫生防范方面,缺食少药。损失的6万人中,非战斗死亡就达5万人,回国和撤往印度的官兵只有4万人。

更为重要的是,敌情判断失误。按照战前情报显示,进攻缅甸的日军有2个师团,而实际上,有4个师团10多万人的日军。换句话说,在正面,远征军稀里糊涂地把三个日军师团当一个师团来打,另一个日军师团在包抄后路,实力相差很大。

更何况,仰光丢失以后,保卫“交通线”的意义已不存在。但南京方面没有及时改变战略,而是要求继续向南进攻。这对日军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他们更希望与对手主力进行决战,力求“速战速决”。

换句话说,远征军出征,更在意国际影响。毕竟太平洋战争初期,组建远征军入缅作战,是中、美、英同盟的最好体现,即向盟友展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又可以扩大国际声誉,并获得更多的援助。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持久战”的作用。

“乱指挥”,导致撤退成为一场灾难。

无力挽回战局的远征军,不得不面临撤退。然而,在如何撤退上?他们碰到的难题还是上级的“乱指挥”。按照史迪威的命令,远征军向印度境内撤退;但按照南京方面的要求,所属各部向国内转进。两个“自相矛盾”的命令,导致部队溃败。

第5军军长杜聿明,作为黄埔军校的学生和下级,是不可能违背校长的训令,但在后有追兵,前有不知凶吉的原始森林,他下达了分散突围、回国的命令。说句题外话,从当时第5军的整体实力来看,如果“并敌一向”,机会还是有的。

分散回国的命令,致使回国的路线为4条,但让官兵们没有想到的是,热带森林里闷热泥泞、疾病丛生、断粮缺药,尤其是杜聿明一路更为惨烈,他们转进野人山后甚至迷了路,很多人因为饥饿、疾病死去,惨不忍睹。

好在美军搜索飞机发现了他们,及时空投了电台、粮食和药品,由于预定回国路线已有大量日军把守,杜聿明所部最后还是改道去了印度。走出野人山时,1.5万人的队伍,活着走出来的只有2千人,连杜聿明自己都身染重病,差点一命呜呼。

当然,也有“不听话的”。他就是新38师师长孙立人,在得知分散回国的命令,权衡西进或北进的利弊后,果断脱离大部队独自前往印度,成为远征军撤退中唯一保持建制的部队。事后多年,孙立人的“不忠”遭到排挤,这是后话了。

南京政府坚持远征军回国的原因,一是,第5军是机械化军,这么好的部队不能“便宜”印度;二是,远征军一旦到了印度,就等于对这支部队失去了控制,更重要的是“脸面”,当初兴高采烈的出国,如今灰头土脸逃往别国,好说不好听。

退守印度的远征军,配备全美式装备,接受全新的训练方式,并从国内不断补充新兵,到1944年反攻时,在原远征军的基础上,组建了人们比较熟悉的王牌军、美械装备的“新一军”和“新六军”。

回顾这段历史,尽管远征军在如此短的时间,造成如此惨重的损失,固然有仓促入缅,不了解当地地形和气候的原因,但没有统一领导乱指挥,以及选择正确的撤退路线,是造成惨败的根本原因。

大家怎么呢?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