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处西南内陆的黔东南,被称为“鱼米水乡”?

▲ 梯田层叠,好像画家笔下优美的线条。摄影/李贵云

-风物君语-

不是江南,却有水乡

青山环绕,绿水潺潺,左边是微微前倾的天然溶洞,右边是高耸的石桥大桥,这里是黔东南丹寨石桥村古法造纸基地。

▲ 在溶洞里可以看到石桥大桥。摄影/王小懒

石洞内古法造纸正在进行,用当地优质的构皮麻和碱性较高的天然水制作出来的纸浆,在当地人的巧手之下,成为一张张绵韧耐拉的手工纸。构皮纸的出现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千百年来,很多地方的传统造纸工艺逐渐失传,而丹寨石桥古法造纸的技艺却始终传承,未曾间断。

▲ 古法造纸。图/2019“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

如今许多学者游客慕名来到这里观摩古法造纸技艺,并亲手体验制作一张鲜活的花草纸。先浸湿如纱窗一般的竹帘,然后迅速从装满纸浆的池子中“舀”起来,似竹篮打水般的动作需要一气呵成,太快纸浆不匀,容易破损;太慢纸浆堆积,晾干后纸不平整,只留下一层薄薄的纸浆均匀地贴在竹帘上,才算合格。

▲ 迅速将竹帘从纸浆中提起。图/2019“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

▲ 丹寨石桥古法造纸。图/2019“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

以野草为画笔,以野花为涂料,在浸满纸浆的竹帘上进行创作,最后再浇上山泉水混合草木纤维做成的纸浆,在自然光下晒干,一张充满人文气息的花草纸就诞生了。

▲做好的花草纸在阳光下接受洗礼,等待晒干。摄影/王小懒

只不过这些体验,仅仅是手工纸制作的最后步骤,在此之前,纸浆的制作更为复杂,也直接决定了成品的质量。古法造纸的纸浆需要新鲜的构树皮,削掉外皮,留下内层的麻质,经晒干、水沤、浆灰、煮料、河沤、地灰蒸、漂洗、选料、碓料、袋洗等等复杂的步骤,其中的每一步,都是对传统技术的考验。

石桥村造纸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造纸所需两大资源,一是构树皮,二是水。丹寨县南边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是构树皮的生产“大户”;清水江上游的支流南皋河呈S形绕寨而过,弯弯曲曲的河水不仅为这里带来了流水潺潺的静谧景色,也为石桥村的生活、造纸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石桥村还有两个溶洞,其所富含的地下水使得溶洞成为了天然的造纸作坊。

如今在石桥村,除花草纸外,云龙纸、彩蝶纸等上百种新纸品也相继被开发出来,其中的迎春纸还成了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所指定的古籍修复专用纸。古法手工造纸的工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纸张类型增减步骤。在石桥村,造纸不是机械刻板的生产,没有固定的标准,靠的是师徒或父子之间的传承,更要靠自己的体悟,这也正是手工制作的魅力所在。

▲一些当代艺术家也尝试用石桥手工纸呈现更多的艺术形式,图为艺术家杨建荣的作品《汉语大辞典》。摄影/黑余

丹寨石桥村是2019“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中的一站。在这里,水不仅仅是生活、造纸的必要资源,更对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依水而生,临水而居,石桥村仿佛是整个黔东南的小缩影,这不禁打开了我们对于黔东南的好奇心,这座藏在中国西南内陆的城市,何以“靠水为生”?这里又蕴藏着哪些源远流长的水文化?

三江一山,成就得天独厚的自然屏障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全球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在这片3.0337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流淌着2900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河流群山环抱,丰富的山水资源为黔东南筑起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屏障。

▲ 都柳江自黔南独山县发源,隔着苗岭,与清水江并肩东流。摄影/陈沛亮

巍峨的苗岭是苗族人的“母亲山”,这座绵延在贵州东南部的雄伟山脉,长约180公里,宽约50公里,呈东西走向。苗岭的主峰是雷公山,位于黔东南的核心地带,千百年来,作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雷公山分开了黔东南最主要的三条河流,北部的舞阳河、中间的清水江、南部的都柳江。▲苗岭的主峰雷公山是一座分水岭,分开了黔东南的三条主要河流,北部的舞阳河、中间的清水江流入湖南沅江,属于长江水系;南部的都柳江流入广西西江,属于珠江水系。制图/韩守青图/《地道风物·黔东南》山是本,水是源,山水相拥造就了黔东南的自然优势。贵州70%左右的土地是喀斯特地貌,干旱和石漠化严重,清水江流域和都柳江流域是贵州最大的一片非喀斯特地貌,这里青山绿水,可以算得上是贵州的“鱼米之乡”。

经历了战乱和逃亡的纷争后,这片山水毫无保留地接纳了苗侗先民的到来。“侗族住水边,苗族住山尖”,沿着清水江,苗族先民翻山越岭进入黔东南,依山就势,把村寨建在了高山上;侗族先民沿着都柳江进入,把侗寨建在了水边。高大的苗岭在这里并非阻隔,反而成为连接清水江和都柳江两个领域的通道。明清时候的苗疆腹地,指的就是黔东南清水江和都柳江之间的苗岭地区,这里至今生活着成千上万个侗寨苗乡。

▲ 鼓楼是侗寨的灵魂,是侗寨中最严肃庄重的地方。图/2019“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

山坡上的层层梯田开始变得郁郁葱葱,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上开始传来了嘹亮的歌声,山水孕育了苗侗村寨,苗侗的先民们在这里生活,与山水相处,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

不是江南,却有“水乡”

山水接纳包容了苗侗先人,在历史长河中,他们依水而生,不管是从居住环境还是从生活方式上,水都极大地塑造和改变了苗人侗人的生活,也酝酿了他们独特的“水文化”。

▲ 风雨桥架在碧绿清澈的江河上,不仅是沟通两岸的“路桥”,还是镇邪聚财的“风水桥”,也是年轻人开展社会交往的“花桥”。图/2019“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

有河就有桥,风雨桥就建在寨前的河上,它是侗寨的“大门”,是侗寨人迎客的起点和送客的终点;它也肩负着交际功能,是年轻人日常交往的地方;桥通百年,是聚财和安居乐业的象征,于是风雨桥也是镇邪和聚财的风水桥;如今走在侗寨的风雨桥上,还可以和桥上售卖刺绣、侗布的阿婆聊上两句家长里短,问一问当地的方言俗语,是探访侗寨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

▲ 苗绣,针线中的宇宙。图/2019“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

苗人侗人不仅靠水为生,也同样善于利用水。以黔东南增冲村为例,这里是一个四面依山,三面临水的侗族村寨,来自增冲河上游的水渠纵横交错,流向全寨,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生产用水,同时也成了消防的安全保障,这里数百年来未发生过一起火灾。聪明的侗族人还在这里临溪建起了石堡坎,既是房屋的基础,又能作为防洪堤使用,这里百年来也没有发生过一起水患。

▲ 河岸两边的石堡坎。图/图虫·创意

对于临水而居的侗寨苗寨来说,水是天然的保护伞,水也是他们的信仰和支撑。这一点在水井的修建上尤其明显,水井是侗族社会中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意义的建筑,水井的修建一般会与村寨的修建同时进行,还会为水井修建专门的“井亭”,“三里一井,五里一亭”,井亭是严肃庄重的,周围不能嬉戏、恋爱,是当地人尊重水的一种体现。▲ 苗族人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在水岸边漂洗蜡染的苗女是苗寨中的一道风景。摄影/张律堂

▲糯田养鱼是黔东南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智慧。摄影/旷惠民

在生活方式上,黔东南有着彰显着少数民族生存智慧的稻鱼鸭共生系统,水稻与田鱼、田鸭共生是一种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生活在稻田里的鲤鱼喜食稻花和害虫,是稻田间除虫的“小能手”;同时鲤鱼的排泄物也是天然的肥料;不仅如此,鲤鱼所带来的“活力”让田间的泥水搅动,加速水中营养物质的扩散,让稻田生长更加旺盛……种稻的时候撒下鱼苗,就这样,一季稻,一季鱼,等到收获的季节,餐桌上不仅有新鲜的稻米,更多了肥美的鲤鱼。

▲ 在稻田中养鱼,不仅是为了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也是一种关于民族历史记忆的传承。摄影/李长华

农忙时候,为了款待帮忙割稻的邻里乡亲,主人会把田里新鲜的鲤鱼投入大锅,在酸汤菜的加持下,变成田间地头的美味,这也是酸汤鱼的雏形。在农耕文化中,水是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因素,通过观察水汽的变化规律来预测四季寒暑变化,水汽的多寡直接影响到农牧渔猎业的生产。

每年农历六月,是水稻抽穗灌浆的关键时节,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水稻收成。当地苗族百姓会有为祈水而跳的水鼓舞,水鼓舞的仪式一般选在水田中进行,水鼓舞中有许多类似稻作农业生产中必备的动作,比如插秧、泼水等等。载歌载舞的苗族百姓希望通过祭祀并在水里欢娱的方式取悦水中的龙神与天上的雷神,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苗族水鼓舞。图/图虫·创意

黔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临水而居,依水而生,同时他们也敬水、爱水,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水文化”。对于苗家人和侗家人而言,最美好的生活莫过于在隐于大山腹地的村寨,四周是青山环抱,一条小河蜿蜒曲折,穿寨而过,井亭旁打水的声音清澈,忙碌了一天的姑娘小伙儿从山坡上归来,家家户户灶头开始飘起炊烟,环坐在周围的家人开始唱出一首首婉转的歌谣,在透彻的天空中环绕。


- END -

文丨二手柠檬

图编丨陶子

地图制作丨韩守青

封图|李贵云

?参考资料

《地道风物·黔东南》

张磊《以剑河苗族“水鼓舞”探微苗族的水文化意识》

王红军 谭镭《畔水而居,向火而歌——黔东南侗族村寨与建筑》

冀同敏《贵州省丹寨县石桥村造纸技艺保护与开发中参与式发展研究》

李杰《黔东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村寨文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