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意识形态大分裂,国际秩序洗牌的开端

前几篇写完了从地理大发现至16世纪中叶这段期间西欧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变化,接下来写16世纪下半叶西欧的历史主题——宗教战争。

路德和加尔文掀起的宗教改革,实则是一场意识形态之争:新兴资产阶级奉行的民主平等与封建旧势力坚持的专制等级之间的搏斗。自1517年开始,当这种意识形态分裂积累到一定程度,西欧主要国家终于在16世纪下半叶集中爆发了持续的宗教战争。

红色是加尔文教

我们现在可以回过头来看看这场宗教战争的意义。17世纪是荷兰和英国的时代,这两个国家都是改信新教的国家;新教取得合法地位的法国,依然是欧洲的传统强国。而没有爆发宗教战争、天主教毫发无损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都是曾经的经济中心,但个个都萧条没落了。

资本主义繁荣与信仰新教的吻合,并不是巧合,而是互为因果。

一、西欧的国际秩序

1、国际秩序

16世纪50年代是西欧局势集中转变的时期。这个时候的中国,戚家军正在打击倭寇。

1555年,德意志诸侯与皇帝查理五世签订《奥格斯堡条约》,确立“教随国定”的宗教原则,德意志内战平息,国家更加分裂。1558年,查理五世去世,西欧最强大的哈布斯堡帝国一分为二:东边的奥地利和德意志给了弟弟斐迪南一世;西边的西班牙和尼德兰给了儿子腓力二世。1559年,法国和西班牙财政崩盘,双方签订《卡托—康布雷西和约》结束意大利的争端,而意大利则一地鸡毛。

在国际秩序上,西班牙和法国是最强大的国家,英国紧随其后,三国都是君主专制国家,基本形成了主权意识和民族意识。意大利在法国和哈布斯堡帝国发起的持续60年的意大利战争中彻底没落,秩序崩盘。德意志的诸侯更加独立,国家一盘散沙。尼德兰由西班牙统治。

在经济秩序上,西班牙掌握金银,是欧洲美联储,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货币都流向了英、法和尼德兰等商业重地。法国是西欧人口最多、专制程度最高的国家,奉行重商主义国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英国是弱化版法国,其最大优势是战争创伤小。受惠于海运和河运便利,尼德兰成为欧洲的商品集散地和商业中心,西欧往返亚洲、北美的商品大都是通过尼德兰运输。德意志和意大利是一对难兄难弟:国家分裂、战争破坏。

总体来讲,西班牙、法国和英国三足鼎立,尼德兰是最富裕之地和西班牙的“钱袋子”。其中法国、英国和尼德兰的资产阶级发展最迅速,日内瓦神权共和国建立后,加尔文教在这三个国家的传播最迅猛,16世纪下半叶的宗教战争主要在它们中展开。

2、宗教与政治

在日内瓦神权共和国之前,宗教改革的注意力在信仰领域。新教出现了路德、茨温利、加尔文等神学家,他们否认天主教的教义和制度,纷纷提出自己清晰的主张。为抵抗攻击,天主教内部也实行改革计划,推出特伦托会议和耶稣会。双方还寻求世俗统治者的支持,保护和扩大自己的信仰。

日内瓦神权共和国建立后,民主和平等的理念第一次得到实践,加尔文教的影响从信仰领域向政治领域渗透。加尔文教徒开始对政治现状进行反抗,16世纪50年代后,西欧统治者已无法阻止因意识形态分裂而产生的革命性力量,从而爆发了一系列的内战和叛乱。

加尔文教援用上帝的意志提出民主和宪政的主张,国王则援用上帝提出“君权神授”,找到了君主专制的理由,封建贵族借用加尔文教的理论,找到了上帝支持反叛和限制政府权力的依据。

三方势力,各说其是,在实力和理论上互不相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二、法国的胡格诺战争,功亏一篑

1、胡格诺战争的世俗理解

法国与日内瓦接壤,最先受到加尔文教的影响。法国的新教叫胡格诺教,意为“日内瓦宗教改革的追随者”。

在此之前,经过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新兴资产阶级发展迅速,形成了与封建贵族分庭抗礼的局面,二者竞相拉拢国王,国王正好可以左右逢源,君主权力逐渐扩大,从而形成了资产阶级、封建贵族、国王这三股独立势力的平衡局面。

宗教改革后,一部分平民觉醒,反对现有的封建秩序,追求平等和自由,站到了资产阶级这一边。国家意识形态分裂,这是君主万分忌惮的,国王与资产阶级由之前的合作关系演变成对立关系,封建贵族也想趁机削弱国王权力,希望回到中世纪的割据时代,再加上资产积极与封建贵族的先天敌对关系。因此,资产阶级、封建贵族、国王,其他任何两方都成为本方的反对力量,平衡彻底打破。

三方以天主教和新教为旗帜,展开了殊死争斗。

2、胡格诺教的短暂胜利

1561年,2150个胡格诺教会一起公开礼拜,约有信徒200万,占法国总人口10%。这些教徒大都是来自边远省份的中上层,不仅有商人,还有大量的封建贵族,有名的波旁家族就是他们的“带头大哥”。

当时的法国实权由太后凯瑟琳掌握。国家的紧张局势令她不安,1561年,她安排了一次联合会议——普瓦西会议,试图拟定一个共同的教义,化解宗教纠纷。但事与愿违,因为在法国天主教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他们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大获全胜,而不必委曲求全。

1562年,吉斯公爵在小城瓦西捕杀胡格诺教,打开了宗教战争的潘多拉魔盒。双方竞相复仇,吉斯公爵和波旁家族的孔代亲王均被刺杀。法国陷入不可逆的崩溃阶段。为了阻止动荡,女王甚至想过通过与西班牙开战,转移国内矛盾。

1572年还爆发了天主教针对胡格诺教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就是巴黎的圣巴托罗缪日大屠杀,一夜就有3000人被杀,被称为“巴黎史上最血腥的一夜”。然后波及全国,两个月时间,7-10万胡格诺教徒被屠杀。

罗马教皇却对此非常高兴,还特意发行了纪念币,彻底撕下基督教虚伪的面具

内战的高潮是1588年的三亨利之战:代表天主教的吉斯公爵亨利、代表胡格诺教的波旁王子亨利、国王亨利。先是吉斯公爵攻入巴黎,国王落荒而逃。然后,国王密谋刺死吉斯公爵,并改信胡格诺教,决心瓦解天主教的势力。但是,很快,国王被天主教复仇者刺死。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只剩下波旁王子亨利了。

这个时候的法国人民,对社会动乱深恶痛绝,自意大利战争以来,法国有将近100年没有享受到和平了,人们急切盼望恢复稳定。鉴于法国90%的人都信奉天主教,1593年亨利在圣德尼大教堂宣布改信天主教,1594年进驻巴黎,受到隆重欢迎。法国正式进入波旁王朝。

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南特赦令》:天主教为法国国教,胡格诺教是合法宗教,双方都是法国的平等公民。

在一场场改宗的闹剧中,法国的政治战胜了宗教,波旁家族成为最大赢家。胡格诺教确立了自己的合法地位,但无力取代天主教,法国的政治不仅没能变得民主,反而在专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破坏力惊人的法国大革命埋下伏笔。

对法国而言,这场战争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1579年出版的《反对专制君主》,是胡格诺派最重要的政治著作。书中热情宣扬“主权在民”“人民在国王之上”的民主思想,从根本上颠倒了法国人心中的国王与人民的权利次序,从而为法国启蒙思想奠定了基础。

然而,法国的宗教战争远未结束。1610年亨利四世被天主教狂热分子刺死,宗教争端重启,1629年签订《阿兰合约》,胡格诺教丧失政治影响力。1685年,路易十四宣布胡格诺教非法。18世纪,胡格诺教被法国人看成邪教般的存在。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胡格诺教才恢复宗教自由。

胡格诺教节节败退的背后,是法国专制程度的逐步加强。在每一个专制国家,对于意识形态分裂,从来都是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强势镇压。

三、英国,加尔文教的胜利果实

16世纪,英格兰与苏格兰还没有合并,是两个独立国家。加尔文思想率先在这两个国家落地,与在法国的命运截然不同。我们耳熟能详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苏格兰和英格兰宗教改革的共同成果。

1、英格兰的清教徒

15世纪末,都锋王朝建立,加强中央集权,逐渐形成君主专制国家。但与法国不同的是,英格兰的国王更加依赖于资产阶级。

1534年,为加强君主专制,在资产阶级的支持下,亨利八世颁布《至尊法案》:脱离罗马教廷,英格兰国王为教会的最高首领。这就是英国国教,也叫安立甘宗。

英格兰只是否定了教皇权威,但依然采用天主教的教义和教规,改革十分不彻底。爱德华六世继位后,继续宗教改革,制定了更加接近加尔文教立场的《四十二信条》,逐步清除天主教成分。

1553年玛丽一世继位后,为巩固自身地位,拉拢天主教势力,宣布新教为异端,对新教徒进行血腥镇压,为自己赢得“血腥的玛丽”称号。

1558年,玛丽去世,她的妹妹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她的首要任务就是宗教和解。国家分裂成天主教和新教两派,议会也是分裂的:上议院由天主教控制,下议院由新教控制。伊丽莎白采取折衷策略,将天主教架构与加尔文教教义结合起来,1563年颁布《三十九条信纲》,重申国王控制教会的基本策略,所有神职人员签字认可。一直到现在,《三十九条信纲》未再改动,成为英国安立甘宗的最高教义。

伊丽莎白的策略与法国凯瑟琳女王的普瓦西会议并无多大不同,但效果截然相反,这就是国情的不同了:英格兰的天主教与新教的势力不相上下,谁也没有把握打倒对方,其深层次原因在于英格兰国王更加依赖资产阶级。

日内瓦神权共和国建立后,玛丽时期逃亡到日内瓦的新教徒,到伊丽莎白时期又带着加尔文思想回到了英格兰。教会依附国家、浓厚天主教残余的安立甘宗激起了这些人的不满,要求按照加尔文“两个国度”的思想来纯洁和治理教会,这些激进的改革者被当时的保守者嘲讽为“清教徒”。类似于我们现在称呼某些特别爱干净的行为叫“洁癖”。

由于英格兰的资产阶级已经通过下议院掌握了较大的政治权力,所以他们对政府的反叛性和革命觉悟较弱,他们更希望从内部进行“和平演变”。越来越多的商人和贵族加入清教徒,剑桥大学成为清教徒的总部。他们通过集会、演讲、发放小册子,质疑国教,宣扬加尔文思想。

如果说主教制是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在教会体制中的必然反映,那么清教徒与国教之间的宗教矛盾就进一步演变为民主平等与君主专制之间的矛盾,而这种深刻的矛盾只能通过一种方式来解决,那就是社会革命。这样就爆发了1640年代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西方往往被为“清教徒革命”)。

清教徒后来还成为移民美国的主力,对于塑造美国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2、苏格兰,加尔文教成为国教

与英格兰温和的宗教改革进程不同,苏格兰的宗教改革更加凌厉。

16世纪的苏格兰落后而弱小,经济政治情况停留在中世纪的封建割据状态,王权虚弱。为对抗英格兰,苏格兰选择与法国结盟,16世纪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者詹姆士五世和他的继承者玛丽亚女王都先后与法国王室缔结了婚姻,苏格兰事实上沦为法国的一个行省。而玛丽亚与法国国王将来所生的儿子将合法地成为法国和苏格兰两国的国王。

加尔文教向苏格兰的输出主要是通过诺克斯,由于宗教迫害1554年他逃往日内瓦,1555年重返苏格兰进行宗教改革失败后,又回到日内瓦,1559年再次回到苏格兰。

1560年,法王弗朗索瓦二世去世,由于受到婆婆凯瑟琳的排挤,王后玛利亚只得返回苏格兰亲政。此时,国内的情况是民众一半是天主教徒、一半是加尔文教徒。

日内瓦宗教改革墙,左二是加尔文,最右边是诺克斯

为了稳固自身权势,玛利亚选择了法国和天主教。一些主张摆脱法国影响、实现国家独立的贵族,选择与加尔文教站到一边,反对共同的敌人女王和天主教。宗教战争成为民族战争的代名词。

英格兰一直想吞并苏格兰,十分支持苏格兰反对法国统治的斗争。伊丽莎白一世派出军队到苏格兰参战,法国军队遭受重创后撤离苏格兰。苏格兰势力重新洗牌,改革派从此控制了议会,加尔文教成为大多数民众的信仰。

1560年苏格兰议会颁布由诺克斯起草的《苏格兰信仰宣言》:废除天主教,确立加尔文教为国教。

诺克斯效仿日内瓦,以加尔文民主、平等的思想为根据,建立长老制教会,使教会摆脱王室的控制。1567年,苏格兰正式宣布长老制为教会的法定组织结构,在苏格兰延续1000年的主教制被废止。到16世纪末,全国绝大部分教区都成为加尔文教。

爱丁堡圣贾尔斯大教堂的诺克斯纪念雕塑

1572年,诺克斯去世,他的传教事业由安德鲁·梅尔维尔来继承。继民主制教会后,进一步提出了上帝通过人民把权力授予君主,因此人民有权反对专制暴政的民主思想,比洛克等自然法家派更早地表述了君权民授、主权在民的观点。

由于苏格兰的资产阶级微弱,民主政治缺乏先进阶级的指导,它的民主思想一直停留在呼吁上。直到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后,苏格兰民主思想与英格兰资产阶级结合,终于催生出资产阶级革命。

3、胜利之花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终身未嫁,都铎王朝绝嗣,英格兰王位由她的远亲、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继承,正式形成大不列颠王国,苏格兰的历史与英格兰紧密联系在一起。

苏格兰加尔文教充分影响了英格兰的清教徒,为抵制斯图亚特王朝君主专制、1进行1640年的清教徒革命奠定思想基础。1637年,英国国王将安立甘宗强加于苏格兰,由于苏格兰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长老制教会,便引发了苏格兰的强烈抵制。1639年,苏格兰起义,英国内战,以清教徒(加尔文教)为界形成内战双方,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

四、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尼德兰是一个地理概念,而非政治概念,指的是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因海拔低也叫低地国家。

尼德兰原本属于勃艮第公爵的领地,是一个较为普通的地方。1477年,勃艮第公爵绝嗣,尼德兰由女婿、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连一世继承。16世纪初,哈布斯堡家族继承西班牙皇位,自此,尼德兰便和西班牙紧紧联系在一起,尼德兰因此命运大转折。

当时,西班牙发现美洲金银,成为欧洲美联储,是最强大的国家。地理大发现的商品,从世界各地到达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然后再海运到尼德兰,经尼德兰运送到欧洲大陆各地。尼德兰因此成为欧洲的商品集散地,崛起为富裕之地。

到了16世纪中期,那儿的商业气氛浓厚,居民广泛经商,颇有点改革开放时广州的感觉。资产阶级逐渐占据尼德兰社会的主导地位。

尼德兰的政治环境也比较独特。它属于西班牙领土,但与西班牙相隔较远,管理难度较大。所以,西班牙对尼德兰实行太上皇式的统治:足额按时缴税即可,管理权下放给当地。尼德兰便形成了17个省份,各省较为独立,通过议会进行管理。

查理五世和腓力二世时期,西班牙频繁征战,战争经费让尼德兰背负了沉重的负担。日内瓦神权共和国建立后,加尔文教在尼德兰广泛传播,1566年,尼德兰以废除宗教裁判所、停止迫害新教徒为名,破坏教堂,捣毁圣像,反抗西班牙的专制主义和剥削。

高傲的西班牙大臣轻蔑地称呼这些加尔文教徒为“乞丐”,并于1567年率领1万大军平叛,强势镇压。尼德兰一片血雨腥风。

奥兰治亲王威廉成为尼德兰争取独立的首领。以游击战形式对抗正规军,而西班牙由于开始走下坡路,税收满足不了尼德兰的军费,军队动乱经常发生。

1572年,加尔文教徒组成的尼德兰叛军,占领了荷兰和泽兰,西班牙再也无力收回,因为这个地方的海拔低于0,只需打开堤坝,就能水淹七军。尼德兰内部,加尔文教徒大量涌入荷兰和泽兰,自此,尼德兰分裂成两部分:北部7省份由加尔文教徒控制,南部10省依然由天主教的西班牙统治。现代的荷兰和比利时便诞生于此。

1581年,北部7省召开议会,宣布脱离西班牙,成立独立的尼德兰共和国。荷兰是北部最发达的省,成为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尼德兰共和国也叫荷兰。

以莱茵河为界,尼德兰分裂成南北两部分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自然不能容忍尼德兰共和国的成立。1584年,荷兰的创始人奥兰治亲王威廉遭暗杀。英格兰当时与西班牙的海上摩擦不断,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决定派兵支持尼德兰共和国。1588年,腓力二世派出巨型舰队“无敌舰队”,新仇旧恨,意欲铲除英国船只,一举平定尼德兰叛乱。

荷兰国歌《威廉颂》,就是为了纪念荷兰国父威廉一世

众所周知,“无敌舰队”全军覆没。1609年,有心无力的西班牙与荷兰共和国签订《十二年休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共和国的独立。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宣告胜利。

以加尔文教为旗帜的尼德兰共和国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比英格兰早了将近100年。没有了封建束缚,良好的商业基础,加上体制优势,荷兰的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成就了17世纪“海上马车夫”的黄金时代。

五、西班牙、德意志、意大利在干啥?

对于这三个国家而言,16世纪下半叶是“失去的五十年”。

先说西班牙。地理大发现使得西班牙“野鸡变凤凰”,依靠垄断金银一跃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国王因为有钱也随之扩大自身权力。然而,可能是幸福来得太突然太容易,没有发展国内实体经济的压力和动力,金银都流向他国了,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滞后。而且频繁征战,国库空虚,16世纪西欧几乎所有的大型战争,都有西班牙。

资产阶级的微弱,君主专制的加强,使得新教难以在西班牙落地生根。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中,西班牙成为彻底的天主教保守国家,不仅国内没有宗教改革,反而自诩天主教守卫者,频繁干涉他国的宗教纷争。作为一个实质的封建国家,这一点很像尼古拉一世的沙俄。

西班牙的衰落与英国的崛起,我会单独开篇。

1555年《奥格斯堡条约》确立“教随国定”的宗教原则,路德教与天主教在德意志平起平坐,换来了诸侯国之间来之不易的停战。在16世纪下半叶,各诸侯国忙着巩固在自己领地的权力,朝主权国家迈进,德意志作为一个整体更加分裂。这种分裂,使诸侯国陷入一种维持权力均衡的冷战,严重阻碍商业的发展,德意志陷入停滞。

意大利在16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战争中毁坏殆尽,再加上地理大发现后经济中心从地中海转向大西洋,意大利本身也是分裂的,意大利的商业逐渐萎缩。贵族势力和天主教牢牢控制着意大利,这一点与西班牙相似。

小结

在西欧的这一系列宗教战争中,加尔文教的命运迥异,其背后反映出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均衡。

尼德兰和英国的工商业发展最活跃,加尔文教取得主导地位,世界上最早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均是加尔文思想的胜利。法国的君主专制程度最高,加尔文教未能改变天主教的核心地位,但极大冲击了封建传统。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资本主义经济微弱,意大利有教皇国,西班牙有君主专制,加尔文教难以渗透。

从此以后,英法荷“新三国”快速发展,主导欧洲秩序;曾经的经济中心西班牙和意大利、好战的德意志,组成的“旧三国”衰退停滞,沦为二流国家。此消彼长,新旧交替,西欧开始洗牌。

作为宗教改革发源地的德意志,没有王权,资本主义经济缓慢发展着,在16世纪下半叶沉寂了50年后,即将在17世纪掀起宗教战争的高潮——欧洲三十年战争。这就是下篇的内容。


金融男,以经济和人性来分析历史,力求深度和理性。小炒出品,必属精品!欢迎关注:拿破仑小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