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小传:拯救了几百万人,获诺贝尔获奖的“三无”科学家

屠呦呦小传:拯救了几百万人,获诺贝尔获奖的“三无”科学家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名字源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1946年(16岁),屠呦呦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休学两年,病情好转后,屠呦呦以同等学力进入宁波私立效实中学读高中。

1951年(21岁),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专业是研究中药材的生药学。屠哟哟的父亲曾是一名中医,在知道女儿选了这样冷门的专业后,说:“我原以为、也只希望你长大了做一个好医生。没想到,你比我有更大的抱负!”

(11岁的屠呦呦和妈妈)

1955年(25岁),屠呦呦大学毕业,进入刚成立不久的中医研究院,做中药研究。这时,越南正与美国在打仗。许多越南士兵被蚊虫叮咬,患了疟疾,丧失了行动能力,损失惨重。越南总理向中国求救,希望能够找到治疗疟疾的办法。

1967年5月23日(37岁),国家科委(今科技部)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召开会议,决定将研制抗疟药作为一个军事科研任务。“523”成了这个项目的代号。

(年轻时的屠呦呦在做实验)

1969年(39岁),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组长的身份加入到523项目。屠呦呦与同事一起查阅了大量药方,从中找出了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中草药或方剂,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不断改进提取方法。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从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受到了启发,认为高温有可能对青蒿有效成分造成破坏,从而影响疗效。于是,她降低了提取温度,由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更低的乙醚提取,结果发现,乙醚提取法的提取物对于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均达到100%。

1975年(45岁),屠呦呦把青蒿素的分子结构弄清楚了。同年,越战结束,523项目的军事目的消失了。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

1979年这项成果发布在《化学学报》上,题目是《青蒿素的结构与反应》。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1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北京召开国际青蒿素会议,屠呦呦第一个上台作报告,报告了《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从此,青蒿素被世界所认识。

1990年代,诺华公司以青蒿素为基础,制成复方药物,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案,并推荐在全世界应用。

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起,全球疟疾发病率下降了37%;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了60%,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为青蒿素疗法避免了死亡。

2007年,美国两位博士受邀参加在中国举办的关于疟疾的学术讨论会,问在场的中国医疗工作者:你们知道是谁发明的青蒿素吗?众人面面相觑,会场鸦雀无声。于是两人开始到各研究机构寻找与青蒿素发现有关的原始文件,终于找出了青蒿素的发明者——屠呦呦!

屠呦呦这才浮出“水面”。2011年(81岁),屠呦呦获得美国拉斯克奖,这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BBC记录片中这样评价屠呦呦)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然而,她没有发表过SCI,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过洋,也没有院士头衔……她竟是一个“三无”科学家!

2016年,她拿出诺贝尔奖奖金中的10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北京大学医学部设立“屠呦呦医药人才奖励基金”,又将100万元人民币捐给中医科学院成立创新基金,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中医药科研中去。

2019年9月17日(89岁),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554篇作品,营员“长大不成人”的第27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