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的通货膨胀真的有利于经济吗?

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是良性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美联储也将通胀率的目标定在2%左右。低通胀有利于经济,这一观点可能最先来自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发明的,他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这一理论。菲利普斯通过英国的历史数据论证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存在一种交替关系。当失业率上涨,名义工资会下降,失业率下降,名义工资则上涨。

这种关系用供需理论很容易解释:失业的人多了,市场上的劳动力富余,工作机会竞争激烈,公司就会降低工资;而失业率较低时,市场上找工作的人数也较少,公司招人困难,就会提高工资待遇。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

1960年,萨缪尔森和索洛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关于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这两位经济学家借用了菲利普斯的研究成果。他们在文中用美国的数据替换了英国的数据,并用物价上涨率代替名义工资增长率,得出了短期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简单理解就是,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下降,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下降。

最后,他们将这一理论正式命名为“菲利普斯曲线”。并得出结论,因为失业率低的时候经济发展的比较好,所以保持轻微的通货膨胀是有益的。

萨缪尔森是新古典综合派的创始人,今天,很多经济学的教科书是他或者他的追随者编写的,所以,大家就觉得经济学家都是这样认为的。其实并不是的。

1976年,弗里德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获奖演讲辞中就尖锐的批判了菲利普斯曲线。他说,菲利普斯曲线所宣扬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替换关系只在短期内才存在。

因为,物价上涨时,由于短时间获取的信息成本太高,工人和雇主都产生了“货币幻觉”:即工人错把名义工资的提高误认为是实际工资的提高,所以劳动力供给会增加;而雇主将产品价格上涨误解为需求扩大,也会增加工人雇佣量。而过了一段时间,等到工人和雇主都反应过来物价上涨只不过是通货膨胀引起的,就会恢复到原来的劳动供给和需求水平。

这段话意思是短期内市场发生了通货膨胀,工厂老板因为信息不对称,并不知道,反而可能会误以为自己的产品很受欢迎,产品价格上涨是因为供不应求的原因。

这个时候工厂老板们很自然会扩大产能,增加工人雇佣数量,失业率会降低。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老板们发现不仅自己的产品价格上涨,整个市场的原料价格都上涨了,而且工人也要求增加工资,这时老板明白过来了,原来是发生通货膨胀了,而不是自己的产品比过去更受欢迎了,这个时候很多老板会选择缩减产能,解雇工人,失业率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

所以弗里德曼认为,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率增加不会增加就业,不管通胀增加到什么程度,失业率还是原来的水平,是一条水平线。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